第17节
(事实上,我们上大二的时候,所有班干部中,第一批干部只占了不到1/3。
第一批班干部,四个区队长,只有2区队长来自徐州这样的小城市,其余三个,均是C市、成都、太原这样的大城市。12个班长,10个来自城镇。
事实求是地讲,这种选择有其合理性。
因为,那个时代,城乡的差别实在太大,我们这些农村学生,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其余就知道些农业知识。而城镇人,可以看电影、听广播、看报纸、进图书馆。
我们除了样板戏外,其余的文体活动只会跑步,而城镇的则会乐器、会足球、篮球。
但这差别,完全是由于我们的待遇差别造成的。
一年后,我们这些农村学生,拼命地利用国家资源补课,我们不但知道了水门事件、墨索里尼,更学会了踢球、看球。
所以,还是陈胜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用了一年时间,补上了城里人近20年的课。
但,孙卫国没给自己机会。
射击开始后,先有军事教员组织了几组,然后由各区队长担当本区队的指挥。
王建国发令,持枪,稍息,立正,卧姿装子丨弹丨,预备,射击。
“卧姿装子丨弹丨”就是左脚向前一步,向右侧卧倒,然后枪放在身体右侧,向弹夹装子丨弹丨,装弹夹,枪到位,匍匐卧倒。
但是,孙卫国却直接匍匐卧倒,然后,只能翘起屁股装子丨弹丨。
王建国见状,喊“孙卫国,退子丨弹丨,起立”
孙卫国不明所以,退下子丨弹丨站了起来。
“再做一遍”王建国发令,“稍息,立正,卧姿装子丨弹丨”
孙卫国又把他的动作做了一遍。
此次别人已经就位,所以全场都在看孙卫国,他那翘屁股的姿势引来全场哄笑。
“你有意捣乱是吧?”王建国说,“退子丨弹丨起立,稍息,立正,卧姿装子丨弹丨”
结果孙卫国又一次引来哄笑。
“退子丨弹丨,起立”王建国说,“大学,你考了4遍都能考上,就不信这么个动作你学不会。”
“你说什么”被叫起来两次并被哄笑两次的孙卫国本就有些挂不住脸,一听到讽刺他考了4次高考,恼羞成怒。
“我说,4遍连大学都能考上,卧姿装子丨弹丨就能学会。”
此次起立时,孙卫国没退子丨弹丨。
听了王建国的充满蔑视的讽刺,他端起枪。
一梭子子丨弹丨有半梭子打在了王建国身上,由于枪的后座力,有半梭子打到了天上。
孙卫国被后座力顶的后退了办步,但马上冲到邻位,抄起枪,一步跨到已经倒下的王建国身旁。
一梭子子丨弹丨,把王建国的脑袋打的开了花。
前后,不到两分钟。
在场的人全愣了。
军事教员声嘶力竭地喊,“放下枪”并迅速扑上来,把孙卫国摁在地上。
现场乱了套,直到带队的谈队长从弹道观察室出来。
日期:2018-02-0310:39:29
当天晚上,总后勤部总政治部有关领导即到达。
学院训练部、二系、军教室和学员队的主要领导均被关了禁闭。
本来,这样一个事件不足以把正师职的训练部领导关起来,但是被打死的是王建国。
听到孙子被击毙的消息,他骂道,“把郑大武给我抓起来,老子毙了他”,郑大武是训练部主任。
虽然处了孙卫国杀人的恶性事件,但李晓达的英雄壮举是不能抹杀的。
9月29日,李晓达的追悼会在学校军事训练场举行。
总部一副部长参加,院长主持,政委致悼词。全校师生胸佩白花臂戴黑纱。李的父母,由他们县武装部陪从从甘肃赶来见了儿子的烧焦了遗体。
李晓达被追认为**党员、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一次。
追悼会上,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都肃然而立。
我和曹振刚马海还有11班的其他人则是泣不成声。这是我有生16年来第一次直面死亡,几分钟前还活生生的生命,转眼就灰飞烟灭。
而我们,包括专业的消防,面对远去的生命却只有听天由命。
9月30日,我们的入学入伍教育,也就是新兵训练结束,正式颁发领章帽徽――那时的军装叫做1978式,不分军衔,官兵一致地是左右领子各佩一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帽子正中央钉一颗铝制的红色五角星,也就是领章帽徽,俗称“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
颁发领章帽徽仪式由各学员队自行组织。
起床号刚一响,队长就急匆匆赶来,让正在洗漱的我赶快到队部,“写一张全新的军人誓词。”队长说,昨晚接到通知,总部首长参加我们队的颁发领章帽徽仪式,原来的军人誓词是从别的队借来的,旧了。
我在一张大红纸上用正楷抄写军人誓词,李军等人找来红色条幅,我随后写下“学员八三二○队入伍仪式”贴在条幅上。
教导员和队长几次过来问“写好了吗?”其实是催我。但我知道,绝对不能忙中出错,忙乎到了快8点半,总算就绪。
9点整,总部首长在校长政委等校首长的陪同下准时来到我们活动室。
队长主持仪式,教导员带领大家举手向军旗宣誓。
我们依次走上主席台,总部首长和校长政委分别把领章帽徽捧给敬礼的我们。
此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军人了。
一个月魔鬼的磨练,我们自认为无愧这红星与红旗。
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觉得我们这红旗和红星来之不易。
毕业20周年聚会时,已经是校政委的队长穿着一件夹克参加了我们晚上的会餐。在开场白中,队长不止一次强调,你们是我带出的最NB的一届,可是总部首长亲自为你们颁发的领章帽徽啊,一般的学员都是队长教导员颁发。
会餐时,我们回忆了四年的所有趣闻轶事,但是,唯独让我们NB起来的李晓达没人提起。
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的NB是李晓达生命换来的。
其实,我自己在队里的名气也是由他带来的,是那篇军报通讯让我NB。
在新兵训练的一个月里,我是出尽风头,但大家都认为我不过是仗着一手好字。
直到9月30日,当我被点名,和另外几名同学上台领领章帽徽时,总部首长,也就是总部副部长和我握手时专门说,“李红兵,文笔很好。”
这7个字的分量,可谓一字千钧。
它奠定了我高人一等的地位。
9月30日的军报,头版转二版刊发了长篇通讯《一个军校大学生的生死抉择》。其中,李晓达在家乡部分是兰州军区采访,在军校部分,和现场特写,是我主笔。通讯的署名是几个军报记者,最后是特约通讯员李红兵。
军报,在那个时代,是NB大了报纸,文丨革丨中“两报一刊”是文丨革丨小组的旗舰。
日期:2018-02-0314:57:39
30号下午,我们自由活动,大家主要是照相留念。
晚饭时,队长找到我说,让我6明天留在队里值班。
“明天不是开学典礼阅兵式吗?”我很奇怪,为什么留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