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迷惘
八月下旬,张盈和陈友俊回到了S城。
抵达S城之后,张盈才知道:这一次她生病住院花去了陈友俊将近一万块钱!而到了育才学校之后,张盈又得知:圆圆已经搬去和高歌同住了,今后只有她一个人住在那间充斥着小开心的回忆的房子里。
圆圆留下了大部分东西,没有让这间房子显得那么空旷而零乱。可是,站在客厅里时,张盈觉得这个房子已经是了无生气了,更重要的是,它让张盈觉得很痛苦。
陈友俊坚决要陪她,说他明天一早赶回市区上班还来得及。张盈很高兴他能不顾她的反对留下来,爱人的陪伴可以让人克服一切痛苦,而孤独则会让痛苦更加无法忍受。
当天晚上,陈友俊对张盈提议道:“盈盈,你辞去这份工作,到市区去另找一份工作吧,好吗?我们俩住在一起要好得多。”
“我可以做什么工作呢?”张盈迟疑着问道。
“实在不行就先不要做吧,我养你还是养的起的,好吗?”
张盈摇了摇头,这是她所不愿的。而且他已经为她付出了许多,她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他的负担了,她不想成为完全依附于他的“菟丝子”。
“没关系,我能坚持下来的,你放心吧。”
×××××××××××××××××××××××
第二天晚上,陈友俊又来了。送走了苏棉和高歌,陈友俊告诉张盈,他打了个电话回家,告诉他父母他已经和她登记结婚了,他说:“我爸恭喜我们俩。”当然他妈妈那绝对不是一般的不高兴,尽管他没说,他也知道张盈会猜到的。
然后,他考虑再三,对张盈说道:“盈盈,今天我看到成和了,他告诉我,这一个星期以来几乎天天都有个女人带着个孩子来找我。我想,她一定是吴茵。”
张盈的心揪了起来,她生活中的又一个梦魇!“她来干什么?”
陈友俊停顿了好久,抬起她的头,看着她的眼睛——张盈知道他一定又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说了,她有些害怕——说:“盈盈,上次我对你隐瞒了一件事情。吴茵既然来到了S城,我就不得不告诉你了。盈盈,上次我留在Y城的时候,……”陈友俊看着她突然皱起的眉头,打住了自己的话,脑海中飞速的权衡着利弊:她能够承受住这个信息的打击吗?当初听到它时他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她呢?她刚刚失去了小开心和肚子里的孩子,她还能够像以前那样谅解他、支持他吗?
看着陈友俊紧皱的眉头,眼里饱含的全是犹豫不决和担忧,张盈不觉好奇的问:“是什么事情?没关系,你讲吧,我正在听呢。她又有什么新举动吗?”
陈友俊张口想了半天,才重新开始说道:“她和她儿子一起到了我家里,讨好了我妈妈,我妈现在对她很满意,她甚至还告诉我妈她儿子是我的,而且我妈妈也相信她。所以,我担心事情会很复杂。”
张盈低下头,幽幽的问道:“是你的吗?”
陈友俊非常不安的扭了扭身体,咳嗽了一声,说:“我也不知道。”张盈扭动着身躯,转过身去,背对着陈友俊,把自己的脸藏了起来。“盈盈,我不敢确定。真的,我对那小孩没什么比较强烈的感觉,而且,我对吴茵这个人很不信任。她的话我没有一句不怀疑。盈盈,我们现在是夫妻了,我希望你能对我更有信心一些。”
张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与吴茵的故事发生在她与他相遇之前,他们相遇那天有一点状况是一致的:他们都失恋了。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跟历史去生气,而且还是没有她参与其中的历史,可是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她又实在无法不生气,所以,她只好选择了生闷气。如果那个孩子真的是他的呢?她不敢想了,她确实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去做,希望那个孩子不是他的吧!
陈友俊也没有再开口说什么。他烦闷于吴茵这个麻烦人物的一举一动,他实在想不通她为什么会紧紧抓住自己不放,难道她也会因为受到离婚的副作用的影响而判断失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吗?如果是那样的话,不知他的被降职会不会吓阻她呢?
那一夜,两个人心情各异,没有再说话。
××××××××××××××××××××××
第二天上午,张盈醒来时,陈友俊已经不在了。她起床后,去教务科领了教材和备课、教学用资料,下午学校继续开会。
晚上,陈友俊打了个电话来,说今晚他有事必须要做,不能过来了。于是,百无聊赖的张盈来到了办公室上网。
她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卡萨诺瓦》,一部是《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Isolder》)。选择这两部电影是因为二者都是爱情片,而且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
卡萨诺瓦是18世纪意大利的名人,学识非常渊博,一生从事的职业众多,是个名副其实的冒险家,当然,这中间都不会少了爱情。他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情圣之一,一生中拥有女人无数,上至公爵夫人,下至低等妓女,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十分罕见,真可谓阅尽人间美色。据有关人士评论,他的行为对整个欧洲的男女的爱情观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可是《卡萨诺瓦》这部电影却把他的后半生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让男女主人公从此以后过着幸福而安宁的生活。这显示出电影也是一种商业,这也说明坚贞而又持久的爱情一直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美好和幸福。可是张盈不太喜欢这个结局,总觉得这是一大败笔,给人一种强词夺理的感觉。不过,张盈也承认,整部片子都比较搞笑,电影中卡萨诺瓦的胆大、幽默以及他的荒唐倒是十足的体现出来了。整部片子好像都是在威尼斯拍摄的,因为那是他的故乡。早就听说意大利人热情似火,在这部片子中倒是能够充分领略到。
《崔斯坦和伊索德》据说取材自英国和爱尔兰的一个传奇故事。这则故事广泛流传于崔斯坦的故乡——英国的康沃尔(Cornwall)和伊索德的故乡——爱尔兰的凯尔特(Celt),并被诗人斯皮尔伯格写成了一首史诗。崔斯坦是公元5-6世纪英王的得力助手和最优秀的骑士,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他被伊索德发现并救活,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他逐渐恢复了健康,两人之间也迸出了爱的火花。回到英格兰的崔斯坦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为国王赢娶公主伊索德。等到他拼尽全力战胜其他求婚者之后才发现:他以国王的名义赢娶的公主竟然就是他的梦中情人!悲剧由此展开:她成了王妃,心里却又爱着他;他每天只能躲得远远的看着心爱的她。无法抑制的情感让两个人冲破了礼教的束缚,两个人开始幽会,并一发不可收拾,直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并揭发。张盈怀疑历史上的事实是他们俩被直接处死了,而不是像电影中所演绎的那样因为国王的同情和爱怜而被释放了。不过有一点导演处理的是对的:这只能是一个悲剧。但是他设置了一个更悲壮和更辉煌的理由:崔斯坦在为了挽救国王的王国和地位而在与众多敌人周旋的过程中力挽狂澜,最后因为失血过多而英勇牺牲。
这两部电影拍摄的都很好,给人的印象都十分深刻,一部喜剧、一部悲剧,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事实上,张盈认为,《卡萨诺瓦》的结局也不可能不是悲剧,因为卡萨诺瓦不会为了任何一个女人停下他匆匆的追逐的脚步。《崔斯坦和伊索德》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是因为男主人公的死亡,死亡让爱情变得更刻骨铭心!这不禁让张盈想起了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想起了《牛虻》。爱,到底应该包含一些什么呢?怎样的爱才是彻底的爱或是坚贞的爱呢?爱,到底需要怎样去演绎呢?张盈不知道它们的答案。她总觉得自己不是个健全的人,不是指她的身体不健全,而是指她的心态不健全,因为她从来就不觉得自己对陈友俊的爱有那样浓烈,如火花四射般辉煌灿烂。为什么她不能有那样的感觉呢?那样波涛汹涌、电闪雷鸣的感觉?为什么她没有呢?!陈友俊对她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很自然的,她知道自己是很平淡、很低调的一个人,平淡得很有些平庸,所以,她不觉开始怀疑自己的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