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荒六合>书库>历史军事>色戒之杨门秘史> 第五十九章 阴谋

第五十九章 阴谋

    辽朝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称“辽”,公元九零一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九一八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九三六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九八三年改为“契丹”,一零六六年改为“大辽”,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皇帝使农牧业共同发展繁荣,各得其所,建立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扬地,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成效的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自咸平二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家将的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而从真宗时期的定州敌塔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宋辽战争长达二十五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
    宋真宗景德元,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表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宋真宗到北城转了一圈后,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加上也感觉到契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于是也就安下心来,留寇准在北城全权总理各项事宜,自己回南城住下,而这个时候,契丹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尽管他们这次出兵进展顺利,但是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萧太后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人,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心同宋朝和谈,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这也正是宋真宗的心愿,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天波府杨家将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宋真宗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契丹,纷纷表示支持合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契丹讲和。
    讲和之后,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涿、瀛、莫三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得辽宋结束了战争状态,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而澶渊之盟之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少,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战去兵”,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澶渊之盟之后,虽然辽宋两国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暗地却是风起云涌,澶渊之盟之前死去的萧挞凛的后代,因不满父亲被宋朝所杀,正勾结庞文以及西夏的李德明,三人正商议着一场惊天阴谋。
    一上午的时间,杨文广都在房内陪着柳宛如,下午的时间,杨文广又陪着宁雨歆,张乔颖,刘紫妍三个美妇,并将与柳宛如的事情告知了三个美妇,由于三个美妇平时与柳宛如的关系也不错,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四个美妇当面就开始重新称姐道妹起来,当晚,杨文广用过晚膳之后,开始夜探太师府,这一次,杨文广收获颇多,不但知道了庞文与萧武(萧挞凛的儿子)、李德明等人的阴谋,还知道了呼延家被关押的地点,杨文广在获悉这些之后,为了避免被发现,快速的离开了太师府。
    回到庞显的府衙,杨文广当即叫来宁雨歆,张乔颖,刘紫妍,柳宛如四个美妇,与她们商议了一下先前在太师府所偷听到的一切,五人详细的商议之后,这才就寝,由于柳宛如的月事,所以杨文广并没有拉着她一起大被同眠,当然,杨文广可不会因为柳宛如的月事而放弃另外的香艳,在宁雨歆,张乔颖,刘紫妍三个美妇高昂的**之中,杨文广释放了自己的生命精华。
    第二日清晨,杨文广从宁雨歆的怀中起来,穿好衣衫之后,独自离开了庞显的府衙,今天他暂时要恢复杨文广的身份回一趟天波府杨家,一来告知呼延家被关押的下落,二来告知庞文的阴谋,三来他离开天波府数日,也想念天波府那些名义上的家人以及还没有成亲的范文萦。
    在郊外褪去面具之后,杨文广往天波府方向而去,回到天波府,从下人口中得知花解语、周云镜、耿金花、邹兰秀等人并没有在府中,于是杨文广往范文萦的厢房走去,可是到了厢房,范文萦并没有在房内,杨文广正奇怪之时,突然耳边听见一丝琴音,那琴音绝美绝伦,如天籁一般从远处传来,杨文广凝神细听,很快就知道了这弹琴之人是范文萦了,于是循声而去。
    只见范文萦一身白衣,坐下凉亭之下,纤纤玉指弹过琴弦,杨文广细细的聆听着范文萦优美的琴声,直到琴声落下,杨文广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此时或许是坐累了,范文萦从地上起身,回头一看,见杨文广正陶醉的看着自己这边,喜悦和羞涩之意顿时而起,喜悦是杨文广终于回来了,而羞涩却是不知道杨文广在自己身后站了多久。
    夏日的凉风,微微的吹过,掀起两人的衣衫,树叶随风而落,一些凋零的**伴随着余香,从枝上掉落,此时两人的见面,形成了一个完美和谐的画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