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海岸线文学网]已经完全雪白,他站在一个角落里,佝偻着身子,仿佛女儿的死与他无关,他完全是个多余的人似的。不过,他的一双老眼里却裹含着泪水,是那种伤心的、绝望的泪水。
    我不忍去看他,更不想看到这一群人为了杨丽丽的死而哀嚎哭泣的样子,我悄悄地离开了。
    回到家里,我连洗漱都没有就直接的倒到了床上。可一合上眼,我立即看到的就是杨丽丽那抑郁的目光,她就那样直直的看着我,眼里充满着不甘与绝望,一如我刚才看到的她父亲的那种眼神。
    我霍然惊醒,睁开眼,四周漆黑一片,我看不到一丝光亮,隐约中我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躯体。我就这样木然的躺着,从我认识杨丽丽开始的一点一滴开始在我的心头如过电影镜头般的一幕幕闪现。
    无论是从过去还是从现在来说,杨丽丽都是个悲剧的人物,她开始与曹阳同甘同苦,努力的营造自己的小家。可当曹阳当上副局长,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官后,她却并没有享受到荣华,而是差点被自己的丈夫当成了性用品送给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力,逃离狼的魔爪,命运却跟她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迷乱中竟然失身给自己的父亲。就这样,她的精神崩溃了,成了一个抑郁症患者。可如今,她刚从抑郁中走出来,将又突然死于这种莫名的疾病当中,难道她这一生注定就是悲惨的存在着,又悲惨的结束?
    小时候我经常听我的外婆给我讲那些古老的传说抑或一些有关人前世今生的故事,外婆说过,人在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人死后会去很多的地方,如果生前行善,则可升至天堂,享受富贵;如果生前行恶,则会受到惩罚,被下地狱。当然这是两个极端的赏罚,大多数人在死后会由十殿阎王评判你的功过是非,然后再判令你如何投胎转世。
    对于象杨丽丽这样暴病而亡的,按外婆的说法应该是前世为穷凶极恶之人,投胎转世终是为了了其前世冤孽。而且,对于这些罪大恶极之人,一轮转世都无法消除,非得经九世沉孽之苦。
    九世,我不知道杨丽丽现在已经是她所犯罪孽的那个真身的第几世,但她今世已经受尽磨难,我觉得我应该不让她再无休止的痛苦下去。所以,我想去法华寺帮求神拜佛,祈求佛主的宽恕,让她下世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去法华寺,明天就去,我这样想着。
    奇怪的是,当我定下心来明天为杨丽丽去法华寺求经颂课后,我竟然安然入睡了,而且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法华寺。
    现在已是严冬的季节,整个江城到处都是枯枝黄叶,法华寺也不例外。
    法华寺建在江城唯一的一座小山——法华山上,这座山不高,海拔只有两百米左右,但却陡峭难行。传说法华山原为天界神仙柱的一角,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金箍棒磕碰后坠落凡间,成了法华山。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但法华山的陡峭难行却是事实,当然这也甄别了敬佛者的真假佛性。因为法华山的近千级台阶几乎都是呈六七十度角,非真心礼佛者谁会冒生命危险和如此的艰难去法华寺?
    也正因为法华寺的如此艰苦难行,所以法华寺的香火并不旺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寥落。
    从山底登上山顶,我居然没有碰到一个和尚,也没碰到一个居士或来敬香的人,而独自攀爬如此高、陡的山峰,还未到山顶,我却早已气喘吁吁了。
    好不容易来到山顶,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与我在山下看到的一片枯黄不同的是,这里尽然郁郁葱葱,一片生机。
    难道真的是诚心向佛,连上苍也感化了?在这世间万物萧瑟的时候,寺庙却能如此的生机无限?
    再细一看,只不过是寺的周围都是栽种着各种松、柏,冬青、夹竹桃等常绿植物而已。
    而在登上山顶的瞬间,我就听到了从寺庙传来的颂经作课的声音。
    寺庙里看不到一个和尚,我只能沿着声音去寻找,终于我寻到了声音的来源,法华寺的大雄宝殿。
    这座大雄宝殿的规模并不大,但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佛祖、菩萨的金身却应有尽有。一看到菩萨的慈眉善目,金刚的横眉冷对,我立即感受到了那种修善得福、扬恶遭谴的威压。也许是受到这种肃穆庄严的影响吧,我的心境立即平静下来,不由自主的合什,对着这些泥塑的金身膜拜起来。
    在正中菩萨的面前有一张课桌,一位胡须皆白的老和尚正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他哼唱一段,坐在他面前地上蒲团垫上的和尚们就跟着他哼唱一段,然后就是一片木鱼声。
    木鱼笃笃笃的响着,每一下都象撞击在我的心灵上,将我体内的浊气一下下的挤出体外,我猛然间有种世界清明的感觉。
    正当我沉浸在这种庄严肃穆中,聆听着颂经礼佛的经乐,涤荡着自己灵魂的时候,突然一声猛烈的敲击,然后所有的颂经和木鱼声戛然而止。
    我飘忽的心境猛然一惊,这才知道,和尚们今天的早课结束了。
    做完早课的和尚们开始站起来,拿着木鱼,鱼贯而出,他们都看到了我的存在,但却又象没看到我一样,竟然没一个人理我。
    难怪这个寺庙的香火不旺,恐怕这不仅是因为山高路陡的原因吧,就凭这里这些和尚的待客之道,香火也不会旺起来,我心里道。
    现在已经是商业社会,什么都讲究经济效益,就连所谓的禅宗主庭都早就开山接客,靠卖门票赚取大把大把钞票了,所况你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寺?
    现在什么最来钱?服务业,寺庙的经济来源也是香客的施舍,如果一天到晚冷脸对着香客,谁愿意来施舍呢?
    “阿弥陀佛,施主,”正在我暗自腹诽的时候,那位一直静坐未动,微闭双目的老和尚突然道,“不知施主驾临敝寺,有何”
    当我被老和尚的声音惊醒,抬头向他望去的时候,本来正准备跟我说话的老和尚却突然直直的望着我,脸上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