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那些高中的老师们
1994年的那个夏日注定是难熬的。因为那个夏日在西半球的美国,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马小池无法拒绝诱惑。可是他必须全力以赴我的高考,全力以赴自己的梦想。他没有任何余地,所有的亲戚朋友和家人都在关注这场高考,普天下的中国人都在关注的同一件事。应该说,马小池是努力的,他的努力使更多的努力的学生逊色。
“高考对你们来说就是将来穿皮鞋和穿草鞋的选择。”高考前的动员,政治老师申不虞如是说。政治老师是大专毕业,学历成为他后来在教育口发展的最大桎梏。作为一个政治老师和高三把关老师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是,他的这句话确让马小池记住了一辈子,马小池也感谢他一辈子。申不虞是个好老师,他是真的关心他们每一个人的老师,在那个充斥着高考气味的日子里,他给了学生真正的呵护和温暖。后来申不虞还是抵御不了南方发达省份的经济诱惑,只身去了南方,听说干的还不错。他只给马小池讲了一个星期的政治课,而马小池却永远地记住了他。
“高考成功与否是你们自然努力的结果,不要去刻意苛求什么。”数学老师,一个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因为“文革”从上海来到了我的家乡成为了马小池看到的第一个真正高学历、品味高的知识分子。“文革”结束后,他之所以没有回去,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和县医院的一个漂亮的医生结婚了,而且这个漂亮的女医生给他生了两个帅气十足的儿子大毛和二毛。两个儿子都遗传了母亲的脱俗的外貌,但是都坚决地没有继承他们父亲的睿智。老李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记得老李上第一节数学课的时侯,就兴趣盎然地跟同学们说用婴儿脐带包饺子吃的好处,这让好几天马小池等人都没有胃口,然后,大家就一致谴责大毛。
“乖乖,你们他妈的不好好学习,都回家他妈的种地去。”语文老姜一脸的愤慨,然后把一口浓痰愤怒地吐到地面上,大脸蛋子闪烁着营养过剩的油光,映衬着复读班里一张张因为劳累而瘦削的脸。老姜骂学生的时侯底气十足,因为第一节语文课的时侯,复读班里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几个男生正躲在学校大门口那家小吃店里贪婪地盯着那个十二寸的小电视看小组赛里的疲惫的德国队被体力充沛的韩国队一次一次冲击,遗憾的是让老姜发现了,更遗憾的是韩国队还是以2比3输掉了比赛,还有后来的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因为吃兴奋剂被惩罚,再就是哥伦比亚的埃斯科巴因为在东道主美国队比赛中的一个乌龙大礼回国后被枪杀。那个多事的夏日,偏偏和高考纠结在一起了。老姜没有上过大学,是高中毕业之后就留在二中教学。老姜很俗,但说实话,俗的还满可爱。老姜粗鲁的直截了当,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老姜是二中老人了。老姜的女儿当时还在上小学,现在应该是一个大姑娘了,如果非要祝福老姜的话,就是祝福姜女千万不要随爸爸长,否则就惨了。老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素质这个一次,他的素质就是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上语文课的时侯随地吐痰,一口浓痰砸到了地面上,溅起的灰尘在斜射进教室的那柱阳光里灰雾濛濛。他尤其和科班出身同样牛气哄哄的政治老师不对付,这就是后来当马小池和政治老于发生冲突的时侯,老姜暗中支持马小池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小池的高考在1994年的那个流火的七月扑面而来。他闻到了高考的血腥。他的家乡,所有的年轻人要想跳龙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高考,通过高考走出去,走向另外一个地方。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无法理解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了。高考,让每一个夏日变得狰狞,晚霞和血色涂抹在每一个匆匆奔走在求学路上的一个个略显单薄的身体上。所以,马小池没有任何选择。为了这个夏日,他奋斗了十多年。以至于今天的他在给周围的年轻人讲述高考的时侯给出了十个字的概括:“刻骨铭心而又温情脉脉。”
马小池把自己的学习安排的有条不紊。晚自习时间的80%用来做数学题,他知道文科生得数学者得天下,剩下的20%看英语;下午放学之后和晚自习中间这个阶段用来复习政治、历史、地理;晚自习之后的到凌晨一点左右再次巩固白天所有学习和复习的科目;早晨5点钟之后开始重新复习头一天下午复习的政治、历史和地理。马小池年轻的身体的极度透支来博取那张弥足珍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回想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就熬过来了,而且得到了美丽的回报。成为全班70人当中的6个重点线的学生之一(当时的重点线就是本科线,也就是剩下的就是大专和落榜)。
当二中传达室的那位大妈把录取通知书递给马小池的时侯,一脸羡慕无遮无挡:“我的乖,还是北京的大学。”
北京,一个遥远的北中国城市,一个只在马小池的文字中出现过的字眼。马小池在以后的岁月里就要在这里继续学习和生活着,马小池将凭借手里的那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叩开了这个城市厚重的大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只是一个崭新的充满诱惑的开始。马小池想起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尝试”。
马小池从来不缺乏尝试的勇气,只是缺乏机会,而今天机会在自己一年的努力后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
马小池把录取通知书高高地举起来,火红的封面让马小池的眼睛有了一种被灼痛的感觉,一丝酸涩让马小池觉得有什么东西从眼里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