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暗箭(上)
第三十一章暗箭(上)
在那个晌午,汉国公在昭姬用完午饭离开后。小春看着榻上逗弄着暖娘的昭姬,有些疑惑的问道:“夫人,为什么不答应?公爷都讲了将小公子抱到您的名下了。”
昭姬没有抬头,仍看着嘴里吐着小泡泡的暖暖,温和的笑道:“小春,我们有暖娘,不好吗?”
“夫人,您明白奴婢的。在奴婢心里,只是想夫人和姑娘将来更好的。这公府里,夫人总得有个子嗣傍身不是,再说将来姑娘在婆家里,也得有亲近的兄弟相帮寸。”听了昭姬的话,小春回道。
“过去的事,不提了。小春。”昭姬的声音传来,虽然,未看到神情,不过,小春还是从声音里,听出了一丝的伤心。她只得无奈的打住了自己想要相劝的话……
待到ju花正香时,八月的中秋已过。
这日,刘岑歇与的昭姬的房里,早饭后却并未急着离去。而是待着姨娘们与公子姑娘都来请安时,与昭姬同坐在主位上。待各人行礼都落座后,昭姬笑着道:“夫君今日可是闲时,要一道赏秋菊吗?”
“夫人有意赏菊,便压后吧。”刘岑口气到是挺和气的对昭姬说道,然后,看了众人一眼,冷声又道:“今日事,待人到齐,再处理吧。”听了这话,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凝了起来。好一会儿,平日里不在昭姬面前晃悠的侍妾与通房大丫鬟们,也入了屋,请了安。
见这样的场景,昭姬明白,刘岑这是要下手治后宅了。看了下面的众人,见大家伙的脸色都有些变了,昭姬的心里一声冷笑。这算什么?她这个当家的女主子,似乎没有治好家啊。
不多时,内府的刘管家走了进来,请了安。刘岑摆摆了手,示意的让他站在了一旁。然后,才开口道:“温氏与徐氏,前段时间暂代夫人料理家事吧?”见刘岑这般说,温姨娘与徐姨娘忙伏下身,回道:“是,公爷。”
刘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也未让二人起身,而是对贺姨娘道:“十郎最近可好?”贺姨娘低着头,回道:“谢公爷关心,据授业的李先生讲,十郎最近课业多有涨进。”
刘岑没有回话,用手指轻扣着桌子,一声,一声,清脆的声音在屋里响里。却让众人的面色各异。突然,刘岑停了手,昭姬知道,他已经有决定了。只听见耳边的声音,冷冷的道:“十郎从明日起,搬到菊院里吧。”听了刘岑的话,昭姬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道冷光,菊院?刘岑这是什么意思?让刘晁居然搬到徐姨娘的院子,是要过她的名下吗?
下面却是一面的冷气声,而贺姨娘听了刘岑的话,脸色一片青白,忙跪下身,道:“公爷,这是何意?妾可是有什么做的不好地方?”
刘岑并未回话,而是对站在旁边的刘管家,道:“把人押上来。”刘管家行了一礼,出了屋。不到片刻,两个丫鬟装束的奴仆,被嬷嬷们带了上来。昭姬看见贺姨娘的脸色比刚才更加的苍白,而且明显的带着一丝恐慌的神色。
“贺氏,你还有话要说吗?”刘岑问道。贺姨娘没有开口辩解,而是在地上磕起了头,求道:“公爷,那是婢妾一时糊涂,误信了奸人。公爷,您念着十郎,饶过婢妾这一次吧。”看着刘岑并没有松下来的神色,贺姨娘的额头却已经在地面上磕出了红红的血渍。
刘岑看着下面两个已经瘫在了地上的奴仆,两人眼神里有着绝望。只是因为嘴里塞着布团,浑身给绑着,所以,无法开口求饶。对刘管家,道:“这两个谋害主子的奴才,拉下去杖弊。不必回传了。”见刘岑摆了摆手,刘管家招呼着小厮拖着两个挣扎不止的奴仆出了屋。
“贺氏意图谋害夫人,念其膝下十郎还小,关到宗祠里去吧。”说了这话后,昭姬看见刘岑的眼里有一丝别样的光芒闪过。“至于温氏与徐氏,治家不利。闭门思过三月,不得出院门半步。”
见刘岑发了话,温姨娘与徐姨娘的心落下来,还好,没有秧及池鱼。忙谢了恩。刘岑这又才对昭姬道:“听太医讲,夫人也是调养得当了。这府里的事儿,以后还是夫人拿主意吧。”
昭姬的心里虽然有千言万语的疑问,不过,她还是回道:“是,夫君。”
刘岑见了昭姬回话,又看了众人,这件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在众人跪安离开后,刘岑倒是关心的问了昭姬,然后,才去了前院处理公事。
昭姬挥了挥手,让伺候的小丫鬟们下去后,小春有些不解的问道:“夫人,奴婢总觉得今个儿的事儿,有些不太对的味道?虽然,说不上什么,可就是直觉不对着。”
“小春,夫君都说了,是贺氏要下手,那便是贺氏吧。”昭姬回道,心里也有着相同看法,刘岑处理的太快了。对于谁下的手,她已经在查了,只是刘岑这么一处理,水已经浑了。是谁呢?昭姬的心里却是一片的荒凉,良人?刘岑吗?他这么处理了贺氏,算什么,给自己的交侍吗?
罢了,看在他给暖娘那个日字辈的排份上,这一次,她不得不收手。轻轻的叹了一声,然后,昭姬又嘲讽的扬起了嘴角……
楚朝,京都。
大业皇帝刚过了一个顺心的中秋,可就在他心气高的时候,边疆的急报,又一次给京都上了温。御书房内,大业皇帝道:“去年是蛮兵寇疆,今年又如此,众卿可有何好的解决方法?”
“陛下,据并州守将回报,去年寇边的是*人,今年却是西突厥进犯我朝边疆。”兵部尚书禀道。“因此,臣以为皇长子殿下可为帅,扬我大楚威风,吾皇英明。”说完,话里也是小小的拍了大业皇帝的马屁。
“朕是问诸位臣工,可有一劳永益的办法?”大业皇帝颇为不满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
兵部尚书听了皇帝陛下霸气十足的话,有些尴尬的回禀道:“陛下,这蛮人犯边,历朝历代不止,臣以为,这事,还得从常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