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68章
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164-168章第1百6十4章
新房里头自然处处都是红艳艳的颜色,被烛光1映,红色蒙上了1层暖融融的橘色的光。
朱慕贤白天饮了酒,当时虽然不觉得怎么样,不过用过了晚饭,却觉得比平时疲乏。
可是早早回房的原因,除了疲倦,还有1些别的——
因为有人在屋里头等着他。
因为天气炎热,又林已经沐浴过,穿着白色里衣,小英正拿着干布巾替她擦头发。朱慕贤过来接了她手里的布,小英收了又林换下的衣裳,就识趣的先出去了。
又林已经从镜子里看见他了。
“嗳,我自己来。”
“你也累了,后面又够不着,我帮你。”
她只当朱慕贤做不好,可是没想到朱慕贤手劲轻重适中,由上至下,居然有模有样的,1看就不是生手。
“你…”
朱慕贤知道她要问什么,笑了笑说:“在书院的时候,差不多的事儿都得自己来,头1两个月我也不惯,连自己的头发都梳不好,后来就渐渐惯了。”
他捧起又林的头发,用用巾轻轻碾净上面的水滴。那么1大捧发丝掬在手心里,既柔软又蓬松,还带着点潮湿的馨香。
朱慕贤很想把脸贴上去,蹭上1蹭。
事实上他也真的这么做了,触感暖而柔滑。
又林也看见了,她脸微微发热,轻声说:“热水备好了,你也去洗洗,多泡会儿解乏。”
朱慕贤嘴里应着。人却没动。
又林把头发往回拢了下,轻声催了句:“去呀。”
朱慕贤知道她不好意思,笑着站起来。
又林松了口气,自己把头发擦了。梳顺了,从妆盒里拿发绳系了1下。就听见屋里头朱慕贤喊她的名字。
又林怔了下。
他们认识的时日可不算短,但是依礼他是不能唤她名字的。哪怕知道也得当不知道,李姑娘,李妹妹都喊过。而她的名字,是洞房那1晚才开始唤的。
屋里头朱慕贤又唤了1声,又林忙应了声:“嗳,怎么了?”
“我没拿替换的衣裳进来。”
又林站在屋里1有些茫然无措,过了片刻才醒过神儿来。打开柜子给他拿了身儿替换的里衣。
1掀帘子,1股热腾腾的水气就扑在脸上,潮嗒嗒,热乎乎的。
又林把他的衣裳放在1旁的矮几上:“我给放这儿了。”
浴桶有半人高,朱慕贤正浸在热水里。头懒洋洋的靠在在桶沿上:“帮我把灯端近些。”
又林看了1眼放在屋角的灯,又看了1眼朱慕贤——咬了下唇:“你快些吧,灯放在哪儿不1样啊。”
朱慕贤1愣,转过头来,又林已经转身出去了,门帘被甩了1下,正前后微微晃荡。
朱慕贤难免有些讪讪的,知道又林看穿了他那句话不过是个借口。也不赖在水里,草草起来擦了水穿上衣裳出来。
又林已经上了床。倚在床头翻着1个针线包,听见他出来了出没抬头,指了指桌上:“老太太让徐妈妈送了汤来,交待让你睡前喝。”
看她的样子,好象刚才没发生什么事1样。朱慕贤也自在了1些,坐了下来揭开汤盅的盖子。
汤温热适中。不过喝着和平时给他滋补的汤水味儿不大1样。
以前他晚上读书,朱老太太也总打发人来给他送汤。
他在汤里捞了几下,除了削得薄薄的细葱丝没捞着别的,抬头问:“今儿这是什么汤?”
又林低声说:“我也不知道。”
朱慕贤1点儿都不傻——生长于京城富贵之家,他见的经的事情可比又林知道的多多了。他这才新婚,李老太太能打发人送什么汤来?不用想也知道。
朱慕贤1笑,把汤喝了大半,唤人进来收拾了,又重新漱口净面,这才上了床。
又林1直在摆弄她的针线活计,可是这半天也没摆弄出个什么头绪来。
其实她不过是想手里有点事儿做,不用抬头和他面对面。
白天还好,晚上两个人这么单独待着,又林实在有点儿不习惯。
他想做什么,她心里(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虽然从洞房那晚之后,这几天两人并没有亲热…可是同床共枕的,他身体的变化她不是不知道。
“这是想做个什么?”
“做个荷包…”又林把那几种花样翻来拣去的,拿不定主意,索性问他:“你喜欢什么样儿的?”
朱慕贤受宠若惊。这是要给他做?
“你看着做吧,我都行。”
又林终于抬头瞅了他1眼:“我看…你的衣裳大多是青、蓝、苍绿,霜色的,颜色都淡雅,我想用松花色的缎子料做,你觉得怎么样?上头绣什么好呢?”
朱慕贤忙不迭称好:“嗯,好,只要你绣的,什么都行。”
又林绷不住,还是笑了:“好吧,你是外头做大事的人,这些穿戴小事也要问你,倒是成心难为你了。”
朱慕贤这会儿只觉得整个轻飘飘的。
又林要给他做针线,还这么费心费力的挑拣,怕他不中意,教他怎么不得意不快活?
又林看他乐得那个样儿,也不想戳穿他。
于江这儿本来就有给丈夫、情郎做荷包的风俗。别家的新媳妇也会给丈夫做,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可是看他乐得那样儿,仿佛遇到天上地下独1无2的美事儿。从前他总是显得老成稳重,又林还是头次发现他有1颗虎牙呢。这么1笑,显得多了几分稚气——
说起来,他也没到2十呢,不比她大多少。
把针线包放在床头,两人吹了灯睡下。又林感觉到朱慕贤的手伸了过来,从她的衣领襟伸了进去。
又林隔着衣裳按住他的手。
“不…不早了,快睡吧。”
朱慕贤只觉得肚子里暖烘烘的,1股热气就这么1直往下顶——
老太太这汤真不知道是什么料炖的,功效太强了些,又林那点儿犹犹豫豫的抗拒根本就没起什么作用。
她起先还记得紧紧闭着嘴,不让自已发出声音,可是后来就顾不上了。朱慕贤象是个得到了新玩具的顽皮的孩子,认真而专注的开发着她的身体,乐此不疲。
又林深刻的体会到了两个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她平时觉得自己身康体健,注意锻炼和养生。可是和朱慕贤1比,她的手臂只有他的1半细,两个人之间巨大的体力和体能实在不是1条水平线上的。
小英可没敢去睡——她和翠玉轮流上夜,总不能主子要茶要水没有人答应。
屋里头的动静并不大,但是在寂静的夜里就听得很清晰。床架被摇晃得咯咯的轻响,小英起先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后来她就想开了——
这镇上,城里头,和乡下人也都1样,娶了媳妇,吹灯上炕,亲亲热热,来年生个大胖小子,人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也没啥可羞人的。
1想到自家姑娘可能来年就会生孩子,小英这丫头的思绪顿时被引到完全不同的1个方向上去了。
胖娃娃哎!多好!又香又软和,会哭会笑的。再大1点儿,就会搂着姑娘的脖子喊娘了…嗯,虽然男娃女娃都1样好,可是顶好还是先生个男娃——婆家都喜欢男孙,香火是头等大事。然后再生女娃娃也不迟。到时候她肯定把小主子伺候的好好儿的,天天抱着他哄着他。
隔天1早又林起身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为情。昨儿晚上又是半宿,朱慕贤喝的那个汤肯定是老太太特别预备的。
这种宅院里从来没有什么事情会是真正的秘密,又林觉得朱老太太今天看她的眼神儿里都满是打趣,那笑容怎么看都怎么让人觉得不好意思。大太太的表情相对来说就冷淡多了,脸上的笑容只是1闪而过,快得让人根本还没体会笑意就没了。
胡妈妈耳目非凡,她1向人缘儿好,处事又大方,本来和朱家的这些下人、管事和婆子们关系就热乎,想打听个什么事儿,都不用自己费劲儿,自然有人颠颠儿的来告诉她。
这也不光是胡妈妈自己的本事。朱家这么些下人,有得脸的,就有那不得势的。不是1条心,当然要各寻出路。
所以胡妈妈很快弄到了1条消息——虽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可是胡妈妈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午后瞅了个空子就来跟又林回话。
“黄嫂子自打到了于江之后1直管着厨房的事儿,虽说在老太太面前不大说得上话,可是里里外外,也笼络了好几个人。她这人没什么大毛病,厨房的账目也还算清楚…”
又林让小英给胡妈妈端了碗茶,胡妈妈忙欠身接了茶碗,放在1边:“看后门的人见过有人来寻黄嫂子——黄嫂子在咱们这儿没有亲戚故交,那人就有点儿奇怪。这么1留意,这来寻黄嫂子的人他还认得。不是旁人,就是咱们家5老爷的闺女。”
又林1愣,李心莲?
从族里那位守寡的姑姑去世之后,李心莲她们姐妹俩就搬回了原来的家里。他们家的地被抵了债,家的东西也搬空了,只剩了几间空屋。他们姐妹俩听说倒是本份起来,不抛头露面,也不惹事了。又林也就是自己出嫁那日匆匆见了她1面。
第1百6十5章
主子不好也是主子,胡妈妈毕竟是下人,不好直接说李心莲的不是。
但是胡妈妈打心眼儿里瞧不上李5爷那1家子人。他们家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就很不招人待见。刁钻,刻薄,还特别护短。5老爷读了几年书,没读出名堂来,倒是十分自命不凡,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正经本事1点儿没有。而5奶奶出名的吝啬,又爱搬弄是非,吹风拨火,1族里没人待见他们1家子。虽然歹竹也出好笋,但机率毕竟很低。更常见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家的几个孩子也都不讨人喜欢。
尤其是李心莲,胡妈妈觉得这姑娘天生心眼儿就是歪着长的,大人又没往正路上带。现在爹跑了,哥哥不在,她们姐妹两个没人管束,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呢!
要说李心莲和黄嫂子来往没什么所图,胡妈妈1万个不信。
“他们见过几次,都说过什么?”
“据说是见过45回吧?这是她见着的,可是黄嫂子要是跟其他人1块儿出去买菜什么的,她见不着,就不好说了。也不算短了,可能有几个月了。至于说的什么,她就不知道了。不过有1回李心莲走了之后,黄嫂子戴了1条新的抹额,朝别人炫耀过。”
李心莲为什么要巴结黄嫂子呢?
李心莲再落魄,也比黄嫂子这个做下人的奴仆要强。她又1向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什么值得她对黄嫂子这么上赶着讨好?
又林想都不用想——她图的当然不是黄嫂子,而是黄嫂子上头的别的人。
想到从前李心莲对朱慕贤很就处处留心,任何1个机会都会紧紧逮住不愿放过。可那是在又林与朱慕贤定婚之前,虽然她对李心莲干的事儿看不上,可是李心莲没有触犯到她的底线。
可李心莲与黄嫂子接触是这几个月的事,又林去年已经和朱慕贤定下了亲事,李心莲还要打什么主意,那可就令人无法容忍了。
胡妈妈显然也想到这1节了——李心莲干的这事儿称得上没脸没皮了。李家也是讲究脸面名声的人家。象李5爷这1家子,干的事儿也的确是罕见了。
不过胡妈妈没把李心莲当回事儿。李心莲能怎么折腾?往族里递个话儿,把她给看起来就完了,掀不起什么大浪。
胡妈妈在意的是黄嫂子。
黄嫂子心向着大太太。又想给自己女儿谋个好出路。
她在大太太面前肯定没少给又林下刺儿——胡妈妈简直百分之百能肯定。同是当管事妈妈,在哪1家差别不大,想上去就得把别人踩下去。换了胡妈妈处在她那个位置上,指不定也得这么干。
黄嫂子在朱家已经待了几十年了,关系深,根基稳。这么个人可以给你构成很大的麻烦——更不用说她还在厨房这样要紧的地方做事。
可是又林初来乍到,地头不熟。根基不稳,再加上又是新媳妇,头1阵子肯定要夹起尾巴老老实实的做人,想1下子把黄嫂子这样的人物给压服、或是拔除了,都不容易。
说这话的时候,胡妈妈并没有特意避人,小英和翠玉在外头收拾箱子,也都能听得见。但也只限她们两个了。其他人都不在近前,听不到她们说什么。
小英和翠玉就算现在没听到,胡妈妈也肯定会告诉她们。黄嫂子这事儿不算小事。得主仆1心,才好谋划应付。
再说,眼看朱家要进京了。进了京她们主仆几个人生地不熟,势单力孤的,那事情会更棘手。现在好在娘家近,有靠山,又是熟悉的地方,要做什么事儿都方便。
朱家已经开始在收拾着预备进京了,虽然不是立刻动身,但是多也就到这个月月底。或者下个月月初就会上路了。再晚的话,天气就彻底热起来了,别说老爷子和老太太了,就连大太太这个年纪,都不1定吃得消。胡妈妈也要给又林收拾东西。1些大件的家什器物当然不用搬去京城,想必京城也不缺这些东西。可是箱笼细软也绝对不少。哪些用得着,哪些并不必须。哪些要带走,哪些留下来,都要斟酌挑拣。
胡妈妈已经听说了,这次去京城,说不定就要长留在那里,短内应该不会有回于江的机会了。本来她还预备了好些话安慰又林,可是看又林1如既往平静从容,压根儿不用她安慰。胡妈妈欣慰之余,未免也有些感叹——果然奶奶那次测卦测的准,姑娘可不就是个远嫁的命么?
这卦还说姑娘是富贵的命,是要享福的,看来也会作准了。
主子是富贵命,她们这些跟着的人当然也吃不了亏。
胡妈妈出了门先去解决李心莲那事儿。就算她干不出什么事儿来,癞蛤蟆不咬人也够恶心人的。再说,李心莲这么干,明显是不顾廉耻了,整个李家不能陪着她1起丢脸。万1让朱家觉得李家姑娘都欠家教,牵累到自家姑娘,那可糟透了。
胡妈妈出门方便得很,都不用走大门,直接走后门,出了这边门,拐个弯,几十步就到了李家了。
林妈妈1见胡妈妈回来,脸色有些复杂,很快挤出笑脸来迎上去:“哟,老姐姐,你怎么回来了?”
胡妈妈也笑着说:“偷个空儿回来取点儿东西,再跟奶奶回个事儿。”
林妈妈还想再搭话,胡妈妈已经撇下她往前走了。
林妈妈脸沉下来,哼了1声,重重的吐了口吐沫,才往另1个方向去了。
4奶奶听了这事儿,果然脸色也很不好看。
她也从来没听说过有正经人家姑娘干出这种没脸没皮的事儿的!李心莲家现在已经与街上的那种破落户没两样了,她真干出什么来,那就是生生打李家的脸。
4奶奶又问又林在朱家过得怎么样,胡妈妈嘴里当然是实话:“老太太、老爷子、还有姑爷,那都没得说,待姑娘是1百个好。姑爷连书房都不去了,1心粘在姑娘身上哪。怪不得人家都说如胶似漆,果然好得跟1个人似的。”
4奶奶十分欣慰。女儿夫妻恩爱,这让4奶奶长长松了口气。
“她婆婆呢?”
“大太太听说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出身,心气儿高。我听朱家其他人说的,大太太刚过门,连自己婆婆都看不起,觉得朱老太太不过是小门小户平头百姓家的闺女。又跟着大老爷在任上做了几年官太太,脾气越发大了。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看着,大太太对公婆还是很恭敬的,对咱们家姑娘…虽然不算太热乎,可也没有挑刺找碴儿。”
4奶奶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这个婆媳间要是处不好,女儿往后十几年,几十年只怕都过不好。
胡妈妈又说:“姑娘今天下了厨,做了1道酒酿蒸丸子,1道糖醋排骨。大太太倒是夸了两句呢,两样都吃了不少。”
“这是应该的。”
媳妇对婆婆自然得恭敬、讨好。这不光是为了讨她喜欢,更重要的是能给自己博1个孝顺的名声。
这名声别看不顶吃穿,可有时候比吃穿都更要紧。起码在婆媳争斗中,名声好,占着理的1方总会博得更多的同情与支持。此消彼长,进可攻,退可守…
4奶奶虽然没读过兵法,可是谁说婆媳相处不需要兵法谋略呢?
有胡妈妈跟着,4奶奶也还算放心。只是女儿眼见着就要远赴京城,4奶奶1想起来就难免揪心。
虽然当着又林的时候4奶奶显得并不在乎,可那是为了怕又林难受。
孩子要远行,哪有父母不挂心的呢?
胡妈妈走了之后,4奶奶打发人去铺子里找李光沛,李光沛知道了这事儿,也半分都没耽误,换了衣裳就出门去了。
可是等他回来,4奶奶并没有等来自己预期中的消息。
“族里人没答应?”不该啊!这样丧德败行的姑娘,族里肯定容不下,必然会处置她的。
“她不在家中,让人翻寻了1下,她的随身之物都不在了。”
4奶奶吃了1惊:“有人透了风声给她?”
“很短,就算有人有这个心,也来不及做什么。应该是她自己为了别的缘故先走了1步。”
“她妹妹呢?”
“她还不知道她姐姐已经跑了呢,还指望她姐姐买了菜回来给她做晚饭。”
4奶奶忍住已经到了嘴边的怒骂。
这家子人都是狼心狗肺的,儿女、兄弟姐妹对他们来说没1点儿意义。他爹既然能扔下儿女跑了,他闺女也能扔下妹妹跑了。
“不过她倒是说了些旁的事儿,4丫头可没少干糟心事儿,和镇东姓唐的那几个混混都有来往了。”
4奶奶这会儿可就顾不上生气了:“她和那些人有来往?这丫头莫不是疯了?”
这不是自己找死么!那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她1个姑娘,能和那种人有什么来往?这简直想都不用想!
当初他爹要把闺女推入火坑,她还哭着喊着会跑,现在却自己就跳进了火坑了!
第1百6十6章
那伙混混地痞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杀人放火的事——当然,更多的是做了没有被捉到把柄。
这些人总是有些顾忌,其中很多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他们也没有在于江有多少劣迹。不吃这口草倒不是他们特别讲理,乡里乡亲的不好下手。而是这儿是他们的栖身之地,把这儿也祸害了,最后无法容身,对他们自己没好处。
对这些人,李光沛多少还是了解1些的。他开铺子做生意,尤其是还要跑船,和3教9流的都要打交道,码头没少拜,堂口也没少烧香。关于李心莲为什么会和那些人有来往,4奶奶是内宅妇人,只1时想到她失足,被人骗了身子之类的,李光沛想的却不那么简单。刚才知道这消息的第1,他就差了人去查问。
第2天他托的人来回话。在那边也没找到李心莲,她和1个浑号叫秃3的小把头应该是1起走的,秃3前阵子偷截了1笔钱,事发了,他们也正找他呢。
李心莲当初怎么和秃3搭上的,那边也不清楚。至于两个人往哪儿去了,他们那边也正找着,找着了就会给这边儿通消息。
虽然没问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但是却问出了另1件事情来。那边的人没当是大事,但是李光沛却立刻变了脸色。
那边的人说,前阵子秃3还领了两个人到东潭去了1趟,好象是想干什么绑票的买卖,不过后来没绑成。跟他1块儿那两人后来喝酒时候说,要是成了,好好敲上1笔,大户人家丢了女眷肯定舍得出血,事后还不敢声张,可惜没能成事。
李光沛听到东潭两个字眼角就跳了下,再1问具体日子——就是4奶奶和又林去东潭的那几日。
他们原来想下手的能是谁?
李光沛简直要气炸了肺。他虽然和老5素来不睦。可是老5落到这家破人亡的下场可和他没有半点关系,他该尽的责任也都尽到了。
为什么这秃3不冲别人下手?要说这里头没人挑唆李光沛决不相信。再说,又林她们娘俩的行踪几个混混怎么就清楚了?在于江不好下手,可是去了东潭。刘家在办喜事,人多嘴杂,要混进去可就不难了。
万1真让他们得了手,想到4奶奶或是又林会有什么遭遇,李光沛就象掉进了冰窖里1样,明明日头还照在身上,他后背却1阵阵发寒。
谁好好的过着日子。能想到旁人在背后用这种手段在算计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4奶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同样,胡妈妈也觉得,李心莲既然自己不走正道,又已经跟人跑了,这个人的威胁性也就由此消除了,全心全意先应付太太和黄嫂子才是正经。
就连又林。也只是疑惑了1下——她无法想象李心莲那种性子的人,怎么会和街上的混混恶棍搅和到1起去。她是爱慕虚荣,可不是自甘堕落的那种人。她想过更好的。被人艳羡的风光日子。又林知道,李心莲曾经向往她拥有的1切,优越的家境,受人敬重的父母,乃至于她所定下的亲事,她丰厚的嫁妆。
当这种向往变成求不得的时候,变成嫉恨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谁能说自己完全了解另1个人呢?
起码在又林出嫁的那天,看到的李心莲…对又林来说就已经十分陌生了。
她也不会想到那件差不多被她忘记的小事,会和李心莲有什么关系。
当时磕的伤早好了,连1点痕迹都没留下。那件事也快湮灭在记忆深处了。即使想起来。也是因为那时候正好见了朱慕贤。
朱老太太正跟孙媳妇1处说话。因为收拾东西,有许多带不走的,就分送给亲戚邻里了。每个女人都有衣箱,里面装满了心爱和曾经心爱的衣裳。朱老太太也不例外。而且从那些衣裳的颜色、质地、式样来看,朱老太太年轻时必然十分爱俏,且性格很是奔放。
有1只箱子里装的衣裳。不是大红就是大紫,还有那种特别艳的绿。上头绣的花也是光彩夺目,不是富贵牡丹也是类似的纹样。
朱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那会儿不懂什么是好衣裳,觉得料子贵,颜色亮,绣得好就是好了,就是有身份的人穿的了。后来让人笑话了几回才知道,这1看就是暴发户穿的。这些都1起做的,可不便宜,咬牙狠心做了,结果都没穿出去,又舍不得扔,就1直收箱子里。还得年年翻出来晒整,真是自找麻烦。”
的确,穿又穿不着,扔了又白瞎了这么贵的料子,这种衣裳也不能拿去赏下人,于是就这么1年1年的压了下来。
又林知道,朱老太太出身也不算高,后来乍然成了官太太,要和人应酬往来,必然不习惯,肯定吃过苦闹过笑话的。看她平时不小气,可也不奢糜,从来没有做了干的要吃稀的,有了绫罗又要穿绸缎的那样的人。
又林觉得她和这位太婆婆是很对脾气的。
可是自己的婆婆…就不那么容易讨好了。又林做了投她所好的拿手菜讨好她,朱大太太也就不咸不淡的夸几句,过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又林知道她没那么容易讨好,也不灰心生气。反正来日方长,她又不是长媳,按现在俗例,朱大太太将来肯定是跟着大儿子过活,她只要大面上尽到个本份就行。
长子长媳担的责任重,相对的,在家产承继上头,长子可以分到7到8成,其中包括祖宅、田地、还有其他产业。这时候不讲什么诸子均分,这也是为了家族延续。倘若诸子平分,下1代再平分,那分不了几代,1个颇有底蕴的大家族就要瓦解冰消了。
这时代个人的力量太小,声音也太小,凝聚在1起才有力量。所以1姓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田地也都连在1块儿。
当然,人多了难免是非也多,比如李心莲那1家子。朱家的亲戚里头也有这样的人,又林也见过,有人趁着朱家办喜事,上门来打秋风的。坐下了就哭穷,昨天又林去大太太那儿的时候,还有个4十来岁的女人在那儿喋喋不休,说得那个惨哪,似乎家里眼见就揭不开锅了1样,大太太已经下了逐客令她还是当听不懂,就坐着不动。
当着儿媳妇的面儿,大太太好不尴尬。又林很是识趣,权当什么都没听到,先避开了,过了1会儿才又过去。
本来大太太找又林过去,是想敲打她1下。虽然是新婚夫妻,可也不能不为着丈夫的身体和前程着想,闺房之事也要有所节制。妇人当贞静自重,可不能有放荡淫行。尤其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当主母的人要贤淑恭俭,才能服众。
可是被那打秋风的穷亲戚那么1扰,大太太也没心思说这些了。
她心里头还是没把又林也当成朱家的人,而偏偏让她看见了朱家人也能干出这么没脸的事来,觉得折了颜面。
其实又林真没那么想,谁家没有穷亲戚?就是皇帝家也有,何况他们这种平头百姓?
于是大太太另找了话题,说起要是到京城该怎么安置的问题。朱慕贤原来在京城的时候岁数小,也没有自己单独的院子,就是大太太院子旁边砌了墙,单开了门,里头也就3间屋子。现在他成了家,院子里这么多人,那是绝对挤不下的。
当然,这些详细情形不是大太太费劲的说,而是范妈妈殷勤的替她说的。
“空着的地方,也有。1处是靠东边,那个院儿里有3间正房,两间厢房,地方还算宽敞,就是靠街近了,怕是不大安静。还有1处是靠后院儿,这个倒是安静,地方比东边的还大1些,出门就能看见花园的假山,就是屋子旧了1点儿,空了好长了。”
又林正要说,这件事情她不能决定,还得问朱慕贤的意思。大太太已经发话了:“我看就住后院里,那儿宽敞,将来再添了人口也住得下。旧1点不怕,翻修1下就成,用不了多少日子。”
那还问她的意思干什么?大太太这都做了决定了。
再说,听大太太这个意思,又要整房子,还琢磨着添丁进口,分明就没有再回于江的打算了。
又林晚间问朱慕贤这件事,朱慕贤倒也赞成住后院那。
“正好靠着花园,又幽静。东院那边靠街,确实有些吵攘。”
既然朱慕贤也这样说,那说明后院儿应该不错。大太太总不能给自己小儿子弄个破烂的地方猫着。
朱慕贤1时兴起,还把整个朱家宅院的大致图样画出来给又林看了。
虽然画得几个框框套在1起很是抽象,但又林也大致是看(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这院子看起来是不错,左右两边都是花园,左边花园里有个不大的池子,据说夏天还有睡莲花盛开。
又林指着右边隔了1段距离的1个小院子,顺口问:“这里住的谁的?”
朱慕贤转头看了1眼。
“是3婶儿和6弟。”
又林就(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第1百6十7章
朱慕贤索性又拿起笔,把哪1处住的谁都给她写上了,又林笑着说了声多谢,仔细的看着这张图。
如无意外,这就是她将来要住很久很久的家了。
又林有些忐忑,不过更多的是如何规划布置这个未来的新家。
看起来这院子的确宽敞,正房3间,两侧有耳房。左右还各有两间厢房。朱慕贤虽然画得抽象,但是很细致,连院子后面有扇小门都画上了,从小门出去就到了花园,这要是吃完了饭或是睡醒了觉想找个消闲散步的去处,倒是非常方便。再比对靠东面的那个院子,这里无论是大小还是方位,都更加理想。
他们夫妻当然是住正屋,她带的人里头,两房陪房可以不在府内住。到京城之后她肯定会再置点地或是买个小铺子,让他们打理着,不求有什么大营生,只不过钱放在手里就是死钱,不如做个营生,少赚多赚的都不要紧。至少这样1来,不至于对外头1无所知,要让他们跑腿带话采办东西都方便。
剩下的就是胡妈妈和几个丫鬟了。小英和翠玉还是管着她身边的这1摊事儿,白芷和茯苓又林还要再看1看再做安排。至于傻妞和半夏,1个是傻大姐,1个是另有打算,都不能大用。
这么大的院子,住下这几个人是绰绰有余了。算起来,说不定人手还不够用。
书墨说,朱慕贤在京城的时候,身边有两个丫鬟伺候的。但是因为当时于家表姑娘总因为她们发脾气,所以她们很少近身伺候。换句话说,对又林都没有丁点儿威胁。
于表妹的醋劲儿是够大的,不过她当时辛苦是为了她自己占的地盘儿,现在却归了又林了。
人手不够倒是不用愁,比着周榭她们几个先出嫁的例子,婆家肯定会再给指派人手的。比如那个曾经误报消息给她的3妞儿。就是为了给周榭使唤才买的。但是她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儿,让舅妈在客人面前丢面子,大概是不会轮到近身伺候的活儿了。
很残酷,可能因为1个小错就断送了前程。这辈子都很难出头。
老爷子和老太太当然住的正院,大太太的住处在后1进,2房住靠西边的院子。3房就母子俩,估计伺候的人也不会多,所以他们母子那小院儿连大带小才4间屋。
又林想了想怎么布置,朱慕贤也兴致勃勃的帮她出主意。
“那院子我以前进过,东屋靠南墙是暖炕——北方家家都睡炕。暖和。你可能1时习惯不了,日子长了就好了。”
又林点头,他们肯定是住东屋了。屋里头要放桌椅、梳妆台,穿衣镜、衣柜,这些都是必须的。要是宽敞的话,还能放个屏风盆架之类的。西屋1般是白天待的地方,见客说话也可以在这里。所以要花点心思布置的体面精致1些。挂个字画,插把花儿什么的。桌围椅袱也得花点心思。因为能在这儿见的肯定都是自家人、亲戚,全是女客,所以倒没别的忌讳。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又林嫁妆里头不缺这些。到时候挑1挑,全有了。
朱慕贤还指了下东屋:“在这儿给我理出个小书房来吧。”
又林有些意外:“府里不是有书房吗?”
从朱慕贤画里的图上看,不光有书房,还有两个呢。1个外书房,还有个小书房。
朱慕贤摇头:“外书房其实是长辈们议事见客的地方,不合适。小书房其实是家里以前兄弟们1起读书的地方,当时还请了个先生坐馆,都不合适。”
又林就(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那就是说家里孩子都在那儿上课,大小孩子混1起,朱慕贤以后肯定不会再和他们1起念什么“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了。
“好。”又林笑着应下来。
朱慕贤看着她的笑容,心里微微1热,凑过去在她唇边亲了1亲,又蹭了1下。又林微微垂了头——幸好屋里没别人。
她平时也不习惯在唇上擦什么香露胭脂,不然朱慕贤这么蹭,肯定要蹭1脸胭脂去。
“家什器物家里都不缺。”朱慕贤压低声音说:“我才45岁的时候。祖父有次让管事去库里拿东西,我也要跟去。祖父指着1套书案橱架给我说,那是给我将来预备的。”
又林1笑,能让朱老爷子这么说,那东西肯定错不了。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记在家里公账上的,管公产,可不算他们小两口的私产。到时候如果分家,这些东西除非指明分给他们,否则他们不能带走。
真正属于他们的,只有她的嫁妆,和他们将来共同齐心协力存下的私房。
小夫妻跟着大家族1起过日子,吃穿用度大面上大家都是1样的,还领月钱,自己的其他收入不摆在明面上,都归自己兜里。这就是所谓的吃官饭,攒私钱。
又林1算,得,她这亲结的,朱慕贤等于1无所有,她却可以称得上1个小富婆了。可是她的嫁妆虽然算是她的,她对自己的嫁妆是享有财产权的,可女人在这世道没人权啊!可以说连人身自由都不是自己的,她的财产归属于她,她自己却归属于别人。
动身起程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就在下月月初,正好是他们成亲满1月。俗话说新房满月不空夜,不管怎么说他们这新房也的确住满了1个月。又林自打知道要去京城,就没起过收拾这屋子的念头。反正收拾了也是白收拾,以后不知还能不能回来住。东西从箱子里拿出来再装回去这么倒腾1次,还不够费事的。
远行在即,很多东西都要预备。什么衣裳预备路上穿,什么要装进箱中封起来。路上预备的吃食,常备的药,1些00碎碎的东西,都要想得周全。几个丫鬟里头,象小英和傻妞这样的,想法单纯,牵挂不多,对远行十分好奇和雀跃。象茯苓和翠玉她们,就抓紧找机会和家里见面送东西告别。不过不同的是,茯苓是把东西和攒的月钱赏钱往家送,翠玉的家里人则是倒过来给她塞钱塞东西,千叮咛万嘱咐的。虽然翠玉这些年稳重多了,可是要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以后再也照应不到,他们家人当然不放心。
朱老太太很是通情达理,体贴的让朱慕贤再陪又林回娘家去坐坐,反正离得近,来去方便。以后就算想回娘家也难了,趁现在让她和娘家人多说说话多聚聚吧。
对这事儿大太太没反对,只是私下跟范妈妈抱怨:“老太太这也是,谁家新媳妇出了嫁不是1样?偏她就不容易了,隔3差5的往娘家跑,让人看见了肯定说闲话。”
范妈妈知道她的性子,顺着她说了几句,又劝:“都说隔辈亲隔辈亲,老太太这是疼孙子,顺便也体贴孙子媳妇。有个文绉绉的词儿不是说什么?爱间屋什么的…”
大太太颇为得意的纠正她:“是爱屋及乌。”
这么1想,大太太心气也平了。反正往后日子还长着,她1到了京城,举目无亲,家里可人疼的晚辈可不是1个两个,儿子还要读书,还有正事,不会象现在1样新鲜热首。到时候大太太让她往东她不能往西,不想规矩也不行了。
范妈妈1笑,手不由自主,摸了摸另1支手腕上的镯子。
那是只成色相当好的金镯子,沉甸甸的,手工也精致。
这是新少奶奶赏她的——胡妈妈还跟她说了许多话,无非是初来乍到,请她多提点照应。
范妈妈是当下人的,到她这年纪能图什么?不过想多弄些钱好养老。大太太从前出手大方,现在今非昔比。可是少奶奶是什么人?那嫁妆厚的人眼热,1出手就这样大方,范妈妈的心当然会有所偏移。虽然不好明着替她说好话,可是大太太要是有什么不满,范妈妈就会象今天这样帮着些。
另外,范妈妈也向胡妈妈点出来了黄嫂子。
双方都对这个人有敌意。范妈妈防备黄嫂子,纯粹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动摇。而胡妈妈则是因为她对自己家姑娘的中伤和敌意。两人心照不宣——有共同的利益和利害关系,迅速就结成了同盟。
当然,这种关系很脆弱,可是至少目前,在消除黄嫂子这个威胁之前,她们的立场和目标是1致的。
4奶奶又偷偷给又林塞过1些东西,有行军散、棒疮药,寒露丹这些。夹在药盒里的还有银票,和几张普通的药方子夹在1起,不仔细根本看不出。
又林眼尖的瞧见了,忙给抽了出来:“娘,我不要。”
“拿着。”4奶奶很坚持:“你要是1直离娘家近也就算了,离家远,别人都靠不住,自己手里有钱才能不慌。这些钱平时不要动用,真出了什么事儿,没别的办法了,用来救急。就和药方子什么的收1起,旁人不会留意的。跟谁都别说,就是胡妈妈、小英、就是你丈夫,也不要说。”4奶奶叹了口气:“我宁愿你1辈子都用不着这钱。”
第1百6十8章
朱家要起程动身,船自然是李家帮忙安排的。别说两家已经成了亲家无须见外,就算没成亲家,李光沛和朱老爷子隐然成了1对忘年交,邻里间帮1把也是应该。
李光沛和4奶奶都来送行,4奶奶握着女儿的手,眼圈红通通的,扑了粉都盖不住――又林1看就知道她昨天夜里肯定没有睡好,而且还哭过了。
她又是心疼,又是不舍。
没到要走的时候,又林1直觉得自己很坚强。可是事到临头,她才现自己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冷静克制。又林真想抱着4奶奶大哭1场――父母养她十几年,今日1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想要如从前1样在父母膝下承欢尽孝那是再也不能够了。
“你要好好儿的…别惦记家里…”
李光沛也舍不得女儿,可是他理智得多,说:“时辰到了,别误了他们动身。”
4奶奶终于松开了手,脸上的那个表情,仿佛被人狠狠挖去了1块血肉那样哀痛不舍。
又林紧紧捂住嘴。如果不这样,她1定会嚎啕痛哭。
船起锚离了岸,4奶奶往前走了1步,又走了1步。可是她的脚步是追不上船行的速度的。
又林用力朝她挥着手,示意她回去。
岸越来越远,父母的身形也越来越模糊。
小英心里也难受,在1旁劝:“奶奶还是进舱里吧,看船头风大。”
又林根本没有听见她说什么。
朱慕贤走了过来,示意小英避开,然后伸手握住了又林的手。
他的手大而有力,又林怔忡了1下,缓缓转过头来。
朱慕贤把她揽在怀里,轻声说:“想哭就痛快的哭出来吧,别憋坏了身子。”
又林把脸埋在他胸前,无声的低泣。朱慕贤感觉到胸口被泪湿的潮热。把她抱得更紧了1些。
她以后远离家乡和父母,没别人可依靠了。所以他要加倍待她好才对。
顺风顺水,天气适宜,船1路走得很顺利。又林自幼长于江南,习惯了出门坐船,并没什么不适。朱老太太毕竟有了年纪,头1天还好,后面几天胸闷头昏。恹恹的没有精神,饮食也吃不下。大太太也不习惯坐船,又林于是跟船家说了,停船时取了几只鲜鱼来做了汤,多搁了香醋,还用了陈皮、老姜、青梅、甘草等料入汤。这1道汤是李家的秘方,朱老太太喝了1碗,果然觉得很开胃。船上其他人也都分到了1碗半碗的,人人都对新少奶奶交口称赞――这些人未必是真心感恩,不过花花轿子人抬人。老太太都夸了,其他人当然都跟着随大溜1通附和。
就算是大太太。俗话说吃人嘴软,也少不得对着又林时多露了些笑模样儿。
这4德里头,妇功这1项,是挑不出她什么毛病来了。女红厨饪都拿得起放得下,在长辈面前也温顺听话。
可是这不过是刚开始,才这么短日子,哪能看出1个人本性来?
朱大太太归心似箭。1时惦记孙子,1时又愤恨的猜想2房不知道又搞出什么事端来。连着几晚上都睡不踏实,哪怕范妈妈再宽慰她也没有用。
这其间还有件小事。众人都没在意――黄嫂子不知是着了凉还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在朱家动身起程之前闹起了肚子。煎了两剂药吃,不但没见好,反倒起不来床了。这样她自然没法儿跟着上路,也没有让所有人停下等她1个人的道理,黄嫂子只能留下来同另外1房家人1同看房子。说是等她好转了再回京不迟,可是黄嫂子自己(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这1留下,再上京就遥遥无期了。她是奴籍,又是女流之辈,断没有放她1个人上路的理。除非京城再打发人来,能跟着1起回去,或是再找旁的机会――可是那机会只怕1两年也碰不上。
黄嫂子真是哭都哭不出来。她也知道自己肯定是中了别人算计了,可是到底是谁算计她,那可就不好琢磨了。厨房里头也有几个人有嫌疑――把她留下,那回了京她的差事肯定要被别人顶了去。想顶掉她的人可不少,哪怕是平时对她嫂子长嫂子短的人,也保不齐暗中出阴招。小厨房这1块差事又肥美又轻省,黄嫂子当初为了得这个位置也算计过别人。
这事儿胡妈妈和范妈妈都心里有数。
黄嫂子再能折腾,她见不着大太太,和她闺女也到不了1处,也就没什么威胁了。这招釜底抽薪,轻轻松松就把黄嫂子给冷置了。
船到离京4十里地的下清停下来,京里打发来接的人已经等了两天了,1直有人在码头守望,这会儿急忙迎上来接。天色已晚来不及进京,就在下清歇了1晚。又林在船上倒是习惯,脚1踩着实地,倒觉得人点儿虚浮了,脚底下总觉得踩的不实在,象是走在棉花堆里。
不独她,坐了这么多日的船,其他人也都有这种感觉。入住客栈之后,主子能梳洗歇息,下人却还要伺候忙活。又林从家带来的这几个丫头从没到过北方,看什么都觉得新奇,而且也觉得处处不惯。头1个不惯的就是晚饭,那馍馍和饼都特别的厚,也特别的硬。几个人累得腰酸背痛,坐下来拿起饼1咬――饼没动静,牙给硌得生疼。
翠玉皱起眉头:“这…这饭让人以后可怎么吃啊。”
白芷忙说:“没事儿,这在外头少不得将就,等回了京应该就不这样了。”
小英已经开始动手,把饼1点点掰下来泡在汤里吃。被热汤1浸,饼就软和多了能入口了。其他几个人也跟着有样学样,翠玉也照着做了,结果喝1口汤――又咸,又油腻,她是硬着头皮才算把这1碗吃下去。
等要睡的时候,也没法讲究,大家挤在1间屋里,1张铺上。铺也不算宽敞,又硬。她们把带来的被褥多铺了两层。可这么1来,又热了。翠玉睡不踏实,总觉得有蚊子在鼻子耳朵附近绕来绕去,扰得她心浮气躁。
其他人都累得不轻,傻妞头1沾枕就睡着了,她还打鼾。翠玉心烦得很,坐起身来想把她推醒,可两人中间还隔着3个人呢。
早知道她不如跟小英换,去主子那屋的门边打地铺呢!
朱慕贤也怕又林不习惯――她看起来实在太娇嫩了些,江南女子的皮肤都细致,又林1身上下,嫩得都象能掐出水来。
“暂时委屈1夜,明天就能到京了。”
又林点了下头:“早些歇息吧,刚才听徐妈妈说,明日要早起赶路,你晚上就别看书了。”
朱慕贤笑着应了声好。虽然他习惯每天临睡前总是要看1会儿书的,可是1来这里的确不合适,2来小妻子发了话,他也欣然从命。
“你以前没来过北方,肯定有许多不惯之处。要是委屈,可别自己忍着,要和我说。”
又林笑着应了。可是她心里(超多-书农在线书库),朱慕贤又不可能1天十2个时辰陪着她,男人白天钻房里可是会被指责抨击的。就算他肯,家里其他人也不会放任。再说,女人在后院的那些事儿,男人根本插不上手也帮不上忙。
第2天天不亮,朱家诸人都起了身赶路。又林坐在车里头,又不能掀开帘子朝外张望,加上晚上又没睡好,难免靠在那儿瞌睡起来。中午也没有下车,带的饭菜热过之后,将就着吃了些。中途下车方便过两次。因为人多行李也多,车走得不快,进城的时候日已西斜。
又林还是没忍住,撩开车帘1角,远远的朝城门处望了1眼。
她久在江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时候的京城是什么模样。
城墙高而深,是大块大块的青石砖砌成。城楼巍峨,日头斜挂在角楼的飞檐处,久历风霜的京城看起来象是金红底上的1道雄浑的墨影,令人目眩神驰。
又林怔了片刻,回过神来,急忙放下了帘子。
京城又有内外两城。内城住的多是达官显贵,外城就不1样了,3教9流,什么人都有。朱家的宅子当然是在内城。又林又透过车帘缝朝外看过几次――起先还有些方向感,后来干脆就不看了。看也是白看――她已经完全辨不清楚方向了。
朱慕贤特意过来1次告诉她,前头转过弯,就要到了。
又林隔着帘子应了1声。朱慕贤听她声音比平时要低,知道她赶这路辛苦,可是这种场合又不好说什么,只能轻声说了句:“再忍忍,到了家就能好好歇着。”
那不大可能。
她是新媳妇,要和1大家子人见面,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
小英打开了妆盒,又林打起精神,手脚麻利的替又林拢齐了鬓发,扶正簪钗,又打开胭脂盒子,重新匀过面妆。
平时再随便,这会儿是头1次见2房3房的人,可不能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