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绿色曲线
“开始喽。”沙鸣印习惯性的喊了一嗓子,就用大拇指摁住开启键,开启了油井深处的阀门,在抽油机的作用下,石油开始流出。
工作人员监测着每个侦测器和阀门,控制室内的电脑上,原油抽取的曲线正在逐步上升,这是此时最先进的抽油系统,大华实业亦无法完全自制,而是采取了进口合作的方式。参与的三家公司分别来自荷兰、法国和英国,都是中小型的公司,拥有一定的专利和技术实力,和中国供应商一样,这三家公司也被严格的合同纳入了大华战略部的供应链当中。
作为一家资产近百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如今的大华实业虽然不能与巨象们相提并论,但也是一只有实力的幼象了。
控制中小型的上下游公司,几乎是每一只幼象走向巨象的必然过程。
若不是有幼象的规模和控制力,大华实业完全不可能染指阿塞拜疆的庞大油区。瑟坦油田与之相比,就如同老鼠和老鼠窝的区别一样,即使是大庆油田这种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仍然维持产量的油区,也难以与里海地区的阿齐久油区相提并论。
为了这一天,苏城已全力准备了数年之久。
三次采油技术,正是准备的成果之一。
苏城看着抽油机的起伏,信心十足的道:“我们到控制室等待吧,那里暖和一点,还可以喝点红茶。”
“中国的红茶。那可是好东西,一定要品尝一下。”bp公司的技术总监杜卡特早就想去控制室里面看一看了,第一时间响应。
来自日本inpex公司的西冈茂用很不信任的语气道:“是否一定要去控制室?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井口处检查一下。”
他的英语是标准的以难听著称的东京腔,“检查”一词咬的尤其重。
王观脸色很不好的看了这个日本人一眼,旋即在苏城耳边道:“这是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的技术专员,在中亚地方有点名气。”
他在哈萨克斯坦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算是半个翻译半个地接的身份,担心苏城不知道inpex的来历,继续附耳道:“inpex虽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在中亚地区经营一段时间了,还曾在俄罗斯拿下了一小块油田。就信息局的分析来看,inpex在里海地区的投入很高。是个对手。”
苏城当然知道inpex,这家公司是曾经获得阿齐久油田的九巨头之一,而且是当年获得阿齐久油田的唯一日本公司。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公司,它的冲劲十足。很似大华实业……或者说。更像是大华实业的加长版。
不过,inpex有着新石油公司的积极性,大华实业亦不逊色,苏城浑不在意的对西冈茂道:“随便你看,但请不要触碰任何的设备,不要干扰工人的工作。”
西冈茂有点诧异的说“当然”。他原本以为苏城会推辞拒绝的。毕竟,被检查总归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何况是井口位置。
林永贵担心出岔子。用中文道:“苏董,保密工作不能丢啊。机械设备,还有井口这些地方,还是别让人随便参观的好。”
苏城当他是普通的担心,笑道:“控制室要保密的东西更多。没事,这些东西不是看看就能偷走的。”
林永贵对苏城的信心实在难以理解,却不好再说什么。
有西冈茂专美于前,壳牌、埃克森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也留下了技术员去看护设备,剩下的人一窝蜂的进了控制室。
这是个集装箱大小的板房,里面装满了形形色色的机器,最显眼的就是中间的两台电脑,它们连接处理争取的信息,既包括聚合物的熟化,也包括产油量的多少。
此刻,正中央的那台显示器上,全屏都是绿色的曲线和数字。仔细去看,左侧标示着时间、总产液量、总产油量、井下压力,中间的曲线右面,则是小时产液量、小时产油量、含水量等等。
虽然刚开始产油,不能得到准确的日产量,但根据这些数据,有经验的分析师也能猜出个三五分。
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含水量和产液量。
采用了聚合物驱以后,原本潜藏在孔隙中的原油,以及沉积的好像沥青一样黏稠的原油,会重新变成较轻的液体原油,汇聚到大的油藏当中去,从而令油藏的含水量下降,产液量上升。具体到该油井,还有压裂的措施,会让产液量上升的更多,含水量下降的更快。
苏城选择的旧巴库油块尚在生产,处理前的综合含水量倒是有65%,比失去价值的80%以上要小不少,说明尚有利可图,也是这里尚在开采的原因。不过,提捞100吨的液体只有35吨的原油,差不多到了二次采油的边缘。
如巴库油田这种含水量65%的油井,也正是各国油田最需要三次采油技术的鸡肋油田——财大气粗的欧美公司,不可能像是中国石油公司那样,维持数万人的庞大队伍,只为了几千口综合含水量超过90%的油田,他们高昂的人工和设备成本,会把采出来的利润都吃掉,许多公司甚至放弃75%含水量的油井,或是采取间歇性开采的措施。
bp的技术总监杜卡特,对油田的状况知之甚深,他从屏幕的一头看到另一头,再看看控制室内的其他设备,迅速掌握了要领,然后盯着不停跳跃的含水量,道:“要多久才能测出准确的含水量?”
“两到三个小时,能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含水量,误差值不会偏离的太厉害。”
“现在是……62%……嗯。61%了,比注入前少了4个百分点的样子,这是不准确的缘故吧?”杜卡特说的还算委婉。如果只下降4个百分点,他觉得价值寥寥。
苏城笑笑,道:“含水量是根据提捞上来的液体分离后计算的,计算机自动取值,提捞的越多,自然会更准确。”
停了一下,他重复前面的道:“大概两个小时左右。井下的状况就会稳定下来,再得到的数值就比较接近平均值了。不过,我们不准备归零。这样的话,两个小时后的数值会有偏差,三个小时以后会相对准确。”
“理解,这么说。目前比较准确的是产液量了。”
“没错。”
杜卡特掏出笔记本看了一眼。道:“我这里记录的数字,压裂和聚合物驱以前的日均产液量是94吨,这个数字正确吧?”
杨明立刻核对了自己的笔记,回答道:“是的,压裂前的日均产液量是94吨。”
“平均每小时产液量3.92吨。”杜卡特的腿有毛病,拄着文明棍,脑子却转的飞快,接着又道:“平均每分钟的产液量是0.0653吨。嗯,这样说不准确。平均每5分钟0.3267吨,平均每10分钟0.6533吨。没错吧?”
“3的循环和6的循环,没必要四舍五入。”秦院长更是个考究狂人。
杜卡特呵呵一笑,低头记下刚才说的受罪,然后抬头看向显示器,道:“现在是27分钟,产液量3.051吨,嗯,相当于……”
“每分钟0.113吨,每5分钟0.565吨,每小时6.78吨。”秦世维飞快的得出了结论。
“若是保持这个速度,日产量能有……163吨?”杜卡特讶然道:“产液量增加的可不少,有73%了,这是压裂的效果吧?”
“没错,而且比较稳定。”苏城对这个数字并不惊讶,笑了笑,又道:“就我们的经验来看,熟化和压裂结束以后,产液量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毕竟是机械提捞作业。接下来就看含水量的了。”
杜卡特微微点头,道:“即使含水量不下降,光是这个产液量,就能提升产油量了,怪不得你说产油量能超过50吨,光是一个压裂作业,就有57吨的产油量了。”
他说到这里,自己陷入了思索。
秦世维双手相握,捏的手骨嘎嘣响,笑道:“你们也测试过压裂作业吧,有过几次73%的产液量提升?”
大华实业掌握的技术里面,三次采油和压裂作业是一体的,更是有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该技术细节。这种人力和资源上的投入,是远远超过同期的其他公司的。
杜卡特恍然道:“你的意思是说,大华的压裂技术增加的产液量更多的?”
“不是这么简单的。”秦世维得意的双臂抱胸,隆起的肌肉块像是健美先生似的。
“那是为什么?”难听的东京腔再次响起,却是西冈茂从井口回来了。
秦世维看不惯小日本,嗤道:“你不是去检查了吗?”
“看来没有问题。”西冈茂实话实说,接着又问:“大华的压裂技术,有什么复杂的地方吗?”
“这就是我们的事了。”秦世维不客气的转过头去,理都不理他。
林永贵轻拍额头,暗想:没想到张玉明做活做的挺好的,果然是国际水平的计量专家啊!
西冈茂没有检查出问题,林永贵毫无疑问的归结于张玉明的作弊水平,且默默的得意中。
“含水量降到60%了。”始终站在屏幕前的是菲纳公司的吉乐斯,他用法国人特有的音调,语带赞叹道:“含水量好像还有下降的趋势。”
含水量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在163吨的产液量下,就相当于多产油1.63吨,对一口油井来说没什么,但就比例来说是不少了。目前许多三次采油实验室的实战数据,也不过增加两三个1.63吨罢了。
杜卡特看了下屏幕上的时间,依然不到30分钟的样子,不禁暗暗吃惊,含水量下降的这么快,说明实际含水量可能更低……也许,能下降到58%?
含水量下降7个百分点的,普通的三次采油实验室也能做出来。bp自己的三次采油实验室,就曾得到过比这还好的数据,不过,他们的产液量增加有限,最多不超过20%,比目前所见的73%相差巨大,如此一来,最终数据相差的就很不少了。
当然,bp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一样,都是多点投入,针对三次采油实验室,每年的经费不会超过千万,多数时间只有500万左右。杜卡特暗忖:如果按照含水量下降7个百分点,产液量上升73%的数据来看,拿出几千万买下大华的技术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聚合物干粉的成本有多高。
正想着,法国人再次用舌尖蹦出一句:“含水量59%了。”
“好快!”杜卡特不由的看向屏幕,只见曲线中的一条,快速向下,丝毫没有要触底反弹的意思。
……(……)
ps: 今天吃了道“退骨牛肉”。带骨煮熟的牛肉,煮的极烂,整盘的端上来,配着各种调料吃。结账时只要称量盘子和骨头的重量,减去上菜时的重量,就是肉的重量,按肉的重量付钱即可。真正的大块吃肉,极爽,炫耀之……感谢政府,感谢读者,让我过上了楼上电灯电话,楼下梁山好汉的日子。
话说,我要是到了梁山,大概会被孙二娘做成退骨豚肉吧,到时候喊什么口号好呢?
好汉且慢,我能为您著书立传?
好汉们多半还是更喜欢豚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