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吃火锅
张晨最近的学习成绩,是张国强最欣慰的地方。以前张晨虽然学习也还可以,但不是非常努力,成天吊儿郎当的,让张国强颇为不满。但最近这小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每天都学到十二点,成绩也突飞猛进,让张国强欣喜不已。
看张国强没有反对,张晨继续说道:“爸,我觉得反正你也没事,还不如和小姑一起开个火锅店,现在人生活都好了,下馆子的人也多了,火锅方便又好吃,开起来的话一定能赚钱。“
张国强虽然卖过菜,但毕竟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听到张晨说开火锅店,下意识就想反对。没等张国强说话,小姑先说话了:“晨晨,你不知道,开店得花好多钱,大哥和大嫂的情况我也知道,基本没有存款,我这就只有单位给的八千块的安置费,也不够开店的。而且万一赔了,真就走投无路了。“
张晨笑道:“小姑,钱的事你先不用管,只要想开,怎么都能凑来钱。开火锅店最大的花销就是房租,连厨子都不用雇,找个配菜的小工就可以。而且,只要火锅口味好,绝对能大赚。“
张国强皱眉道:“好,就算能凑出开店的钱,可你看街边火锅店有多少?做的人太多了,竞争这么激烈,咱们又不懂,怎么赚钱?“
张晨笑道:“爸,这样吧,今天咱们就吃火锅,我来配锅底,你看看怎么样?“
张国强闻言有些犹豫,现在家里不富裕,吃一次火锅成本太高,让他颇有些心疼。
张晨见状忙道:“我本周的提成刚拿到手,算我请的,我也好久没吃火锅了。“
张国强心里一酸,自己堂堂一个大老爷们,都不能养家糊口,还需要儿子补贴家用,实在心酸。
见张国强没反对,张晨拍了下手,“好,就这么定了,我去买肉和配料,你们等着就行。“
没过多久,张晨就从自由市场回到家里,提着三斤切好的羊肉片、两斤木炭和一些蔬菜、鱼丸、蟹棒还有各式各样的香料。
小姑一遍帮张晨洗菜,一遍埋怨道:“你这孩子就知道乱花钱,咱们这么几个人,吃一斤半就够了,买这么多也吃不了啊。“
张晨满不在乎的道:“小姑,我妈一会儿就该回家了,这些羊肉不多,肯定吃得完。“
北方的火锅,叫做涮羊肉,用的是烧炭的铜火锅。主要涮的就是羊肉和白菜,锅底一般都是清汤锅底,里面加上蒜、葱段、姜,有条件的还会加一点干虾提鲜。
小料的主料就是麻酱,加上一些韭菜花、腐乳,用肉片蘸着吃。
可张晨这次做锅底,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方式下料。
张晨依次把自己买的香料和药材投进锅内,在锅里加上高汤,点燃了铜锅。
没过多久,锅里传出阵阵异香,苏文锦正好推门回来,惊讶道:“晚上吃的什么啊?这么香?“
张晨笑着把苏文锦拉过来做到桌子旁,“妈,今天我请你们吃火锅,锅底是我做的,你们尝尝好吃不好吃。“
这时小姑在厨房叫到:“晨晨,你没买韭菜花,没法配小料啊。“
张晨把小姑也拉到桌旁坐下,道:“小姑,你们就坐下等着吃就行了,我这火锅啊,不用蘸小料。“
“不用蘸小料?“客厅中几个人面面相觑。
张晨把蔬菜和蟹棒、鱼丸等配菜也端到桌上,又给每人面前放了一套餐具,此时锅已经开了,大量的香料和药材在沸腾的锅底中翻涌着。
张晨夹起一筷子羊肉,放到锅里涮了几下,给奶奶、张国强夫妇还有小姑等人分到各自面前的小碗中,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尝尝吧。“
张国强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好吃!妈,静怡,文锦,你们也尝尝,确实不错。“
苏文锦颇有些犹豫,她平时不太爱吃羊肉,总觉得羊肉太膻,有几次吃羊肉还吃吐了。于是对张晨道:“晨晨,羊肉太膻,你还是给我弄碗小料吧。“
此时张静怡也吃了碗里的肉片,同样惊呼一声:“嫂子,这个羊肉还真不膻,你尝尝。“
苏文锦硬着头皮拿起筷子尝了尝,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真的呀,不蘸料也不膻,而且还有股特殊的香味。“
张晨笑眯眯的看着家人,不停的往锅里夹肉,这顿火锅吃了快一个小时,吃到最后每个人把肚子都撑圆了。
张国强拿了个牙签,剃着牙,打了个饱嗝。
张晨看着家人,“爸,小姑,你们觉得这个锅底味道怎么样?“
小姑点头道:“好吃,还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火锅。“
张晨又道:“这个锅底除了好吃,你们没觉得还有几个特殊的地方吗?“
苏文锦想了想道:“嗯,用这个锅底涮羊肉,羊肉确实不膻了,我也能吃。“
张晨问道:“还有呢?“
众人摇摇头。
张晨神秘一笑:“你们没觉得,这次羊肉无论煮多久,都没有变柴么?“
众人恍然,张国强好奇道:“对啊,这次吃了这么久,锅底的肉片都没有变老。“
张晨继续道:“不止如此,而且吃到最后,即使加了汤,锅底也没有变淡,味道反而更加可口,这个锅底给人的感觉就是,肉片久煮不老,锅底久涮不淡。你们觉得,如果用这个锅底来开店,能不能赚钱?“
张国强和小姑对看一眼,颇有些心动。
小姑犹豫道:“晨晨,这个锅底是挺好的,但开个火锅店至少要七八万,咱们拿不出来啊。“
张晨笑道:“开店的启动资金,我能想办法解决,只要你们下定决心做。“
苏文锦惊讶道:“你那儿来的这么多钱?“
张晨并没有想要动投入股市里面的钱,对于启动资金,他有其他的想法。
“银行贷款!”张晨道。
众人一愣,“贷款?”
对于他们来说,“贷款”这个词实在太陌生也太可怕了。生于50年代的人,都有一个朴素的概念,就是不要欠别人钱,尤其是别欠银行的钱。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他们的理想状态是量入为出,尽量把钱存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