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荒六合>书库>都市青春>重回之风云路> 第四十章 上任一把火

第四十章 上任一把火

    林海回到了小河公社即刻就在公社正式走马上任。
    他首先把在平阳数天来所做的工作,单独向党委书记王士安作了汇报,并提议王士安暂时不要声张。他要用此来在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做篇文章。
    对林海再次的大手笔,王士安彻底服了气。他拿着那两份协议反复看来看去,又激动又担心。另外对林海还没有到公社正式上班,就利用在家的时间为公社做了那么多事感到意外,对他这么快就实现了角色转换多了一分慰藉。
    有林海来撑着,今后公社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王士安向林海详细介绍了公社的机构和人员情况后,又把副书记万明德叫来一起做了一下分工。决定林海主要分管全公社的经济工作,其他方面的事情由王士安和万明德负责,尽量不要分散林海的精力。
    全公社的经济工作,这个概念可有些模糊,可大可小、可伸可缩林海本来想把范围问清楚,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估计王士安也是好心,给自己留了余地。还先按自己的想法干了再说。
    年后公社的第一次党委会很轻松热闹,还带有一些过年的余韵。
    前面讨论其他议题时都还顺利,可到最后一项讨论全年经济工作时,大家就默不作声了,眼睛都往林海这边瞟看着。有的人是期盼,也有的人是想看林海是否江郎才尽。总之都在等着林海发言。
    林海觉得现在是应该给这些拿工资的公社干部们敲敲警钟、让他们产生压力感和紧迫感的时候了。于是在众人注视之下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林海道:“同志们,我们先不谈今年具体怎么样抓经济工作的事。我们换一个话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的主副业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有哪些优势。”
    在座的委员一听这个话题好谈,于是便七嘴八舌的发表起自己的看法来,会议气氛又一次热烈了。
    等大家议论的高氵朝过去,会议室内的声音渐渐稀落了后,林海这才说道:“刚才大家谈得不错,确实把我们的优势摆出来了。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优势归根到底就是一条,我们先行了一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种粮、养鱼、养猪、种菜,这些项目我们和平原上以及靠近城市的地方相比,如果是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话,我们毫无优势可言。论交通他们比我们方便,论人均耕地他们比我们多,论底子他们比我们厚。现在我们的发展面很窄,两个军工厂的需求,一个光明大队就可以包下来,其它大队怎么办?当然开展劳动竞赛粮食可以增产,头两三季可以有明显效果,可以后怎么办?就眼看着别人把我们的暂有优势一点点夺走,就在那里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如果真出现了那种局面,你们会满意吗?群众会满意吗?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思路放开阔一些,不要局限于现有的那点家业上打转转,要从寻找和开发我们潜在的优势上入手。”
    说到这里,林海停了下来。小声和王士安交谈了几句。王士安点了的头道:“大家就按林海同志说的再议一议,多用点时间没关系。”林海则打开了笔记本做着记录。
    这次大家的发言虽受到了林海的一定启发,但说起来还是零零落落的头绪不太清楚,一看就是没有什么思想准备。
    林海不禁有些哀叹,这些公社干部长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了,又缺少大队干部那种直接面对群众的压力,一时半会也很难扭转。可是工作还得要人来干,下一步在尽力提高他们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往这里充实点新鲜血液。
    想到这里林海道:“我看讨论就暂时到这里。大家都开动了脑筋,提了不少好建议。我们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山区。我们就是要围绕山区的特点来做文章。我们面前这些山可是个宝,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可是我们以前为什么就没有看到这些优势,反而把它当成负担了呢?说到底就是一个观念问题。党把我们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是要我们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去引导和带领群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否则就要考虑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称不称职。”
    看到有的干部脸开始发红,林海缓了缓口气又道:“刚才的话说重了一点,这也是为了工作,同时也是对我个人今后工作的一个要求。现在我和大家既然同坐在这里,就承担了同样的责任,下一步的工作还要靠大家共同来动脑筋想办。我们前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产生的惯性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考虑怎么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就是要在山上做文章,建立和发展山区经济模式。我建议在坐的每一位同志、还有公社所有的在职干部,每人都要写一份报告,主题就是我刚才说的怎样建立和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模式。一周之内交稿,对好的建议给予表扬奖励,对应付差事的也不谈什么批评处罚,只把你写的东西拿到会上念念就行。到时候我们再来讨论今年及今后的经济工作。大家看我的建议怎么样?”
    林海一说完,王士安马上就表示赞成并道:“林书记这个建议很好,包括我在内都要按时完成。”
    二把手的建议,一把手力挺。别的委员们也只得跟着表示没有意见。怎么说呢?建议是不错,但个别地方也太损。
    一散会,王士安就把林海拉进自己的办公室道:“今天是大长见识,茅塞顿开。山区经济模式这个提法绝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我看写报告的范围还要扩大到大队和社属单位,集思广益嘛!你再辛苦辛苦,把具体的要求写下来,我马上安排刻印发下去。”
    林海道:“王书记你也不要太夸我,有些想法我也是在会上受到启发临时想出来的。你刚才的话就比我考虑的要全面,以后很多事还要靠你把关。我现在就回办公室去写提纲。”
    尽管林海已到了公社,但晚上回家后,何本志等大队干部还是经常来坐坐,喝杯茶抽根烟,有事议议,没事随便扯上几句。大家都不愿意因林海到公社任职就疏远了相互关系。何况林海还兼着大队支部副书记。
    而不管是干部也好社员也好,对林海“小书记”的称呼仍然没有变,反而越叫越顺口。最后全大队只有三个人不这样叫。何本志称呼林海“林书记”,孟凡军直呼林海姓名,孟凡英则开始喊“哥”。当然许亮王晓燕是另算。
    由于王晓燕和许亮还没回来,每天早晚林海单独和孟家兄妹说话的机会就比以前多了。特别是孟凡英,林海过年前那一楼和那几句深情话语深深的印在了她心底。她再和林海相处时也比原来多了一分亲情,每天还帮林海收拾打扫房间。林海晚上写东西百~万\小!说晚了,她也会象王晓燕那样给林海冲一杯麦乳精或奶粉。林海见面时总用手抚摸一下孟凡英的头发,似乎已成了习惯动作,彼此间倒真有些兄妹样子。
    孟凡英告诉林海,文化室除了三十和初一外,其它时间一直开放,每天来的人都不少。三十晚上他们兄妹还放了不少鞭炮,上门来看他们的人比以前多多了,连公社王书记也都来过。还有一些人家请他们兄妹去吃饭,不过都没有林海做的好吃。另外说亲的也来了好几个,林海他们走的当天,门口那块牌子就被何本志拔掉了。
    看到孟凡英在自己面前话比以前自然多了,林海心里一高兴就逗孟凡英道:“来了那么多人,有没有给你提亲的?要是有我和你姐帮你参谋一下。”孟凡英羞红了脸一转身跑了。
    按往年的规律,年一过完社员家里的存粮就不多了。而今年光明大队的情况就有了跟本性的转变,林海特意到一些人家里看了,家家留的粮食都足够吃到夏收了。不过农民多年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大部分人家在农闲时还是一天要吃两顿稀的,并且还搭上红薯干玉米等粗杂粮一块吃。但“家有存粮,心里不慌。”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嘴里虽嚼着红薯干,心里脸上却美滋滋。不少人家已开始盘算盖新房或给房顶换瓦。
    根据大队的调查,原来那些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孩子,等学校一开学家里面就都准备抢着让他们重新入学,还有十一二岁从三年级念起的。别说现在上小学不要钱,上中学还有补贴。就是要掏钱也会让孩子上学。很多家长说的理由把林海吓了一跳。
    “让孩子多读点书好,将来学学人家小书记。”
    过年前后这段时间看到社员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林海心里感到了很大的慰藉。
    正月十五过完的第二天,王晓燕和许亮就搭乘拉饲料的车回来了。
    车到公社门口停下后,许亮跳下车便大出一口气对林海道:“人交给你了,下次打死我也不和这位小姑奶奶坐一个车了。”看样一路上被王晓燕折腾的不轻。
    王晓燕让许亮跟车把东西带回去,自己要在公社等林海下班坐他的自行车一起走。许亮叹着气摇摇脑袋边走边道:“一路上就嫌汽车开的慢,现在坐自行车就不嫌慢了。不就是才几天没见面吗?”
    当天晚上,五个人把从家里带来的菜和现做的菜摆了一桌,补了一顿团圆饭。这个年就算过完了,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就在林海他们补团圆饭的同时,何本志也正翘二郎腿,一手夹着一根烟,一手在酒桌上点滴磕着。一旁数个大队支部书记伸直了耳朵。
    何本志摆够了架子才在众人期待下缓缓道:“林书记上任这一把火主要不是对你们烧的,这个报告你们就大着胆子去想去整,只要不拆台就行了。根据我对林书记的了解,你们等着看吧!要有大动作了。这顿酒不算,原来打的赌一个都跑不了!”
    由于布置下去的报告已陆陆续续开始交上来了。王士安让林海先看,所以林海每天都用了很多时间仔细翻阅这些报告。这些报告里面确实有不少好的建议,也提供了不少信息,林海都认真做了记录,然后把看过的报告勾出重点再转给王士安看。
    林海感到最可喜的是一些干部已开始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的建议和设想很大胆。林海认为对错暂且不论,敢想才是最重要的。
    两天以后,一份东兴大队交上来的报告引起了林海的关注。
    这份报告一看就与众不同。它在分析了山区的经济自然条件后,把可以开发利用的项目按自然,种植,养殖,加工等进行了分两类,还按近期,中期,远期做了排序。对有些项目还做了经济分析。林海不由拍案而起,连声叫好。他觉得写这份报告的人见解独到,对情况掌握的清楚,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很多方面强于自己。东兴大队那几个干部的水平林海知道,不要说和自己比,就是和何本志比也要差一截。
    “他们背后肯定有高人。”林海立即丢下所有的事,拿起报告骑上车就直奔东兴大队。到了大队部一见到大队支部书记,就掂着那份报告问道:“赵书记,这个报告是谁写的?”
    赵书记一看漏了陷,吞吞吐吐的道:“是——是我们支部集体写的。”
    林海看他还在掩饰,心里好笑道:“把这个人交出来就功过相抵,否则按弄虚作假大会上作检讨。”
    赵书记知道在瞒不过去了,只得说出了实情。
    原来写报告的人叫刘文辉,家在陆山县城,本人在外县工作。这次是和母亲一起来姥姥家过十五的。这几天大队里为完成公社布置的任务,动员社员们提建议,刘文辉知道了就写了这么一份东西交给了大队,大家一看都觉得写得好,就当作大队的报告原封不动交到了公社。
    “这个刘文辉还在不在这?”林海急切地问。
    赵书记道:“昨天交报告的时候说过两天走,今天应该还在,离这里不远,一会就能走到。”
    林海说:“你现在就马上带我过去,只要人还在你就没事了,报告也算你们大队的。这也是你们发动群众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