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拯救
下午高粱就直奔张玉香家,带着足足的底气去的,他要拯救一番张玉香,让张玉香不总在自责中过活。
白天去了就不比晚上摸门,张玉香的老娘和小外甥在家,就没那么放肆了。高粱扯了个谎,跟张玉香老娘说来给高晓晓借书的,因为张玉想是老师,这个理由说得过去,张玉香老娘也没说啥!只不过瞧高粱的眼神没以前热切了,肯定是受到了高驼子造谣的影响。
过了前院踏进里屋,高粱朝张玉香的房间里进去,先朝门缝里猫了一眼,看见张玉香在屋里有些走神。
“张老师!我来了。”
张玉香瞧见是高粱,身子一僵,表情很不自然,嘴巴蠕动着想说点啥,最后还是长叹一口气。
“小粱,我……是我不好。”
“啥不好!张老师,高驼子骗大伙呢,我好着呢!啥事儿也没有,学校送菜的活我也还在干,野菜干我卖到县里去了,挣了不少钱。”高粱语气坚定,随即又变成愤怒。“高驼子那五短货,总有一天我得收拾他。”
张玉香瞧着高粱的表情,好像被高粱的坚定信心打动了,看着样,高粱又添油加醋,说:“张老师,你放心,跟你干那事儿,我一点也不倒霉,准发大财,你瞧瞧,这不是赚了么,以后还要跟你多睡睡!”
“小粱,我不许你挂在嘴边说,我妈就在外面。”张玉香起身扒拉一下窗户,瞧见她老娘还在院子里井边洗衣服才放心。“你别仅说我喜欢听的好话,小粱,我本来就不该跟你干这事的,我不是个好女人了。”
高粱急得牙痒痒,张玉香可不是好糊弄的女人,琢磨琢磨心思就透了,高粱哄骗不住,偏偏她在这事上犯轴,让高粱一阵头痛,不由得有点躁动。
“张老师,我还偏不信了,今日我就要跟你睡,让你好好的好受一番。我得让实际行动证明,你就是个好女人,跟你睡只有走运,没有倒霉的。”高粱冲上来按住张玉香的肩头,让张玉香很复杂。可再复杂,张玉香也是清醒的。
“小粱你疯了,大白天哪能干那事!你快放手,不然我可生气了。”
高粱怔怔的放下手来,刚才确实有点儿冲动,哪能不管不顾的瞎搞事了。“张老师,那我晚上再来,今天说啥我也要跟你干一下,这事就这么定了。”
高粱的语气很坚定,今天和张玉香干,不是为了好受,而是拯救张玉香,让高粱觉得沉甸甸的,充满了爱意。
“不行!小粱,以后我都不会跟你瞎混了,这对你和我都不好,你还小,以后要娶媳妇的。”
高粱很焦急,张玉香说以后都不跟自己睡了,不像是开玩笑,让高粱比掉了一块肉还不自在。“张老师,那你以后咋办,都尝不到好受的滋味了。”
张玉香摇摇头,不说话了,神情有着淡淡的忧愁。
“我不答应,张老师,你说说,让我干啥你才跟我睡,我啥也干!”高粱琢磨了一阵,掐住了事情的源头,心里忽然就像点灯一样亮堂里,找到了主意。“我知道了,张老师,我证明给你瞧瞧,你才不会让我倒霉呢!明日我就去把野菜干卖掉,赚上一笔,这次不是瞎糊弄,实打实的,你该信了吧!”
“这……能行么!”张玉香有些信心不足。
“不行我就想辙,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去,说不准就有人把它当金子!张老师,到时候你就没啥理由了,得天天跟我睡。”
高粱很兴奋,觉得自己很有办法,一下就想到辙了,这个法子要是成了,证明白虎倒霉啥的全是扯淡,张玉香就不会使劲埋怨自个了。
张玉香默认了,心里面泛起了一丝欣喜。自己男人陈明亮只会说添倒霉,就从来没想着为自己出头过,心底里是嫌弃她的。而高粱的坚定让张玉香暖暖的,有种被包裹的感觉。
“张老师,就这么说定了,好不好!”
这时候窗口外面传来张玉香老娘的声音,说:“玉香,给我拿块肥皂来。”
“小粱!你快回去吧,大白天在我这待太久,让别人说道多不好。”张玉香催促着,对着窗外喊:“哦!我找找看。”
“张老师,你还没答应呢!”高粱嬉笑着站住脚步。
“行!小粱,我答应你,你先走吧!”
高粱心里窃喜,不过就这么走出去,张玉香老娘和别人肯定得怀疑,还缺少个幌子,这个幌子高粱进来的时候就想好了。
“还不能走,张老师,我进来的时候说来你这借书的,没书咋走啊!”
张玉香回头在书桌上随便拿了一本,塞到高粱手里,高粱这才心满意足,大摇大摆的出了门。
高粱的身影逐渐消失远去,张玉香拢了拢面颊上的头发,摸了一把脸蛋,上面热乎乎的,威风徐徐而来,扑在面颊上一阵的凉爽。
“张玉香啊张玉香,有个半大小伙给你出头,让你舒畅好受,就算是再胡闹,再瞎折腾,也没啥计较的了。”感叹完,张玉香转身进屋去找肥皂。
高粱拎着厚厚的一本书,很惬意的走在村道上,看树梢上嫩芽快长成小树叶,爆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春意。
明天去趟县里看,能不能想想啥办法,把野菜干卖了,不亏就行!高粱低着头一边想事儿一边走。
这时节还是有很多人下地干活,瞧着高粱夹着书本,像模像样,就有人打趣了。“小粱!啥时候爱学习了,是不是送菜这活不干了,再去考大学?”
“我看还是和支书家闺女的事儿有关,人家是大学生,小粱也得充充数不是。照我说,小粱,别瞎折腾,没戏,你家支书丈老爷不待见你。”
高粱在岸上,听了打趣也不示弱。“你们知道啥!我学习,是要带领大伙发家致富的,跟那事不着边。瞧着吧,等我学习透了,地里能种出来金字,哪像你们,就知道种玉米、水稻、高粱,一辈子土里刨食。”
高粱打开从张玉香那拿来的书本翻几页,书壳上几个大字《经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