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节
日期:2016-10-2123:13:49
2016-10-20
【关键词:印度河文明】
随着达伽马一步步的迫近印度,令葡萄牙及整个欧洲为之沸腾的“发现”,终于要在这个世纪相交之际到来了。无论对于贸易者还是掠夺者来说,一处文明之地远比一片荒蛮之地(哪怕资源丰富)要更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更加密集、文化/技术更发达,政治体系更成熟的话,那么它所积累的财富也必将是惊人的。
在欧洲人的思维里,印度早已被描述为一片黄金遍地的土地,不过很显然他们还需要花很长时间来了解这片土地。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问题。虽然佛教、种姓、雅利安、宝莱坞……。等种种源自印度的标签,已经深深的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中。之前随着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等征服者的征程,我们也多次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西北方向触及过这片大陆,但这些碎片式的信息,还不足以让帮助形成一个关于印度的大历史架构。更何况这次达伽马登陆的地点,是之前内容并没有触及过的“南印度”。
技术上看,大英帝国登场的登场,将是一个解读印度地缘结构的最好契机,毕竟现代印度-南亚次大陆地缘政治结构的形成,也与这个日不落帝国有殖民史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做为大航海时代开启的直接动因(寻找印度),借助葡萄牙人的登陆来梳理一下印度中世纪及之前的历史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印度比之黑非洲那些尚处在文明前(或初级)阶段的地缘板块,看起来要强大太多。随着欧洲列强在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扩张,最起码很多人会感兴趣,印度本土文明有没有机会遏制这一势头(又或为什么没有做到这点)。
基于中、印两国都是屹立于亚洲的两大文明古国,从大历史的角度将两大文明的变迁史及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做一个对比,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古老国家的前世今生。尤其二者似乎在各方面,都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两条道路。首先就“印度”这个标签的初始含义来说,并非指向的是现在的印度,而是大部为巴基斯坦所有的印度河平原。最初在“印度”这片土地上创造文明的,也不是大家熟悉“雅利安人”,而是今天生活在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这些黑皮肤土著所创造的文明被称之为“印度河文明”。
在中央之国-西域部分时,曾经对整个印度河平原的地缘结构有所解读。西南季风所带来的水气从印度河流域东侧滑过,滋润了今天属于印度的恒河流域、德干高原等地区,却没有给印度河平原带来多少降雨(同时被错过的还有阿拉伯半岛)。整体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印度河平原,纯粹从气候角度来说本该是一片沙漠的。不过幸运的是,印度河平原的西、北部是由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所组成的高地集水区,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天然水塔”。上述高地汇流下来的河水在印度河平原的北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积扇。因其主要有五条大河,所以被称之为“五河之地”。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就是在五河中“拉维河”流域的哈拉帕城,第一次发现印度河文明的遗迹,印度河文明也由此又被称之为“哈拉帕文明”。
在现在的地缘政治划分中,五河之地的“上印度河平原”通常被称之为“旁遮普”地区(旁遮普就是“五河之地”的意思);五河合流之后,向西南方向冲破沙漠的阻隔注入印度洋,这段下游河道所冲积出来的绿洲则是“下印度河平原”,也被被叫做“信德”地区(巴基斯坦信德省)。需要说明的是,旁遮普地区今天大部分属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但也有小部分属于印度(旁遮普邦)。之所以会这样,无他,实在是因为这片土地太过富庶,且地缘位置及其重要。当年印巴分治时,印度不愿意将之全数让给巴基斯坦,就像印度同样不能放手克什米尔一样。
相比之下,信德地区的情况就简单多了。与诸多大河滋养的沙漠绿洲带一样,印度河下游地区少有补水,导致绿洲平原的体量较五河地区要小。这使得“下印度河平原”的东面还存在大片的沙漠地带。这片被称之为“大印度沙漠”或“塔尔沙漠”的干旱地带,成为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天然分割线,并使得巴基斯坦能够独占信德地区。
有更多阳光和热量,同时又有高山补水的地区,总是最有机会发展灌溉农业的。灌溉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农业产量剧增,又是大多数文明产生的基础,印度河河流域也不例外。哈拉帕文明所留存的遗址,在上、下印度河平原都有所发现,文明存在时间大致在公元前2500年-前1700年。就这个时段并结合它的位置来说,很显然是受到了公元前3000-4000年,就凭借灌溉农业而兴盛的两河文明影响。另一个可以提供参考的证据,是这两个地区都属于有高地补水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共同的物理背景使得印度河流域更容易消化来自波斯湾的技术。基于两大文明的位置,两河文明很有可能是通过海路,向印度河平原输入文明因子,考古方面的证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将哈拉帕文明所处的时段对应中国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它所兴盛的年代,大体与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相对应(公元前21-前16世纪)。二大文明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处在青铜时代初期,除了部分使用青铜器以外,还有大量石器时代的工具遗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华夏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并使用了技术上最有利于承载历史的汉字。这使得后来的中国人即使再难看到夏王朝的遗迹,也有理由相信它的存在;印度河文明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案例,如果不是上世纪初的考古发现,今天的人们会依然相信,雅利安人才是这片土地的文明初创者。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有遗址支撑印度河文明,能够显露出更多的信息。如城市、灌溉农业遗址,甚至印章文字。不过如果有一天夏王朝考古获得重大突破,那么能够和历史记录相互印证的夏王朝,将比印度河文明更有生命力(如殷墟之于商那般)。印度河文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其实并不是孤例而是常例,如华夏文明这样数千年一脉相承下来才是特例。这与两大板块所处的地缘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印度河流域所处的位置,固然使之更有机会与周边文明地区交流并受益,但也让它处在一个更危险的境地。那些从西、北方向,或陆或海而来的外来因子,并不总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进入。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就要“安全”的多了。当然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一地缘上的封闭性,也曾经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的这段时间里,让中央之国没能踏上工业化时代的第一班车。
一般认为,印度河文明的终结者是从西北方向而来的雅利安人。然而就考古方面的证据来说,印度河文明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就已经呈现出衰弱的迹象。造成这一情况有直接原因,有可能是冰川融化所带来的过量洪水;也有可能是其它外来民族的入侵,毕竟印度河流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地缘板块。如果有人抢在雅利安人之前,给过这个文明以致命的破坏也属正常。不过从雅利安人的记载来说,他们的确是那些黑皮肤土著的征服者,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结构。
事实上,几乎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同时期,东亚的的夏王朝也同样遭遇了来自北方“商人”的致命一击(约公元前1600)。与终结印度河文明的雅利安人类似的是,取代夏人建立“商王朝”的商人,也是一支游牧属性的民族。做中印文明比较的话,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正是这之后的历史。东亚与南亚地缘文化的不同走向,也正是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