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节

    日期:2016-09-2120:29:10
    2016-09-21
    【关键词:大津巴布韦文化】
    虽然黑非洲整体文明层级偏低的事实摆在那里,但并不代表着这片土地上没有一点让人感到意外的情况发生。除去加纳、马里、桑海三个一脉相承的西非“黄金帝国”,黑非洲还有一个孤立于南部文化代表——津巴布韦。津巴布韦这个标签,其实并不是一个古代国家的名字,而是一种用石头建筑而成的建筑。在当地土著语中,津巴布韦的原意就是“石头城”。高大的围墙以及墙内的圆形高塔式建筑,是“津巴布韦”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在津巴布韦的很多地方,包括周边与津巴布韦相邻的国家(靠近津巴布韦的地区),有数百处这样的遗址被发现。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津巴布韦共和国的东南部,被称之为“大津巴布韦”。此类建筑所代表的文化也可因此被称之为“大津巴布韦文化”,至于它能不能算是一个文明体,那就要看它具不具备其它条件了。
    一般情况下,认定一个地区或者族群是否进入文明阶段,会有几个标志:一是城市的建立;其次是文字的产生。文字对于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及文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是金属工具的使用以及灌溉技术的运用。当然,认定的标志还可以再丰富一点,不过归根结底到一个词就是“经济”。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能够让一部分人(或者说阶层)脱产,才可能意味着以“阶级”分层为特点的统治秩序的建立,并因此而产生城市、文字等进一步促进文明发展因子。
    今天居住于津巴布韦的,主要是属于班图族系的“绍纳人”。然而除了雄伟的津巴布韦遗址突兀的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以外,这些土著的居民身上,几乎完全看不到古老文明传承的痕迹。以至于最初考察这些建筑的欧洲人,完全不相信他们是他们的创作。然而大津巴布韦的建筑年代是在公元11世纪,在16世纪被废弃。这个时间段也是大津巴布韦文化的兴盛期。从这点来说,此时已经大规模进入津巴布韦高原的班图人,无疑是这个建筑奇迹最有可能的创造者。
    以原生文明的标准来说,农业产量的提升,是刺激文明产生的直接经济因素。一方面,农业产量的提升能够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发展那些“奢侈”的文明事业;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农业产出规模以及维护自己族群的安全,建造大型水利工程、战争等行为,客观上又能促进政治、社会体系的成熟。2000多年前从亚洲热带地区(印度、东南亚)传入的香蕉和薯类植物,是包括苏丹、班图两大族系在内的“典型黑人”,得以在这片大陆竞争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这两种能够提供高热量的农作物,本身并不需要特别的种植技术。上天赐予给热带草原地区的阳光、雨水,便可以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良好。也就是说,这些农作物的引种,只是让典型黑人在与俾格米人、科伊桑人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却无力为他们进入文明阶段助力。
    现在的问题在于,不管“津巴布韦”建筑本身,是否有足够力度代表着一个原生文明的产生,它的存在显然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片土地曾经有过足以摆脱原始部落文化的经济。虽然从人类整体来看,农业技术发展是催生文明的前提,但具体就某一个点来说,却未必要依赖农业来完成文明进化。商业是促进文明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源,以至于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个地球上的文明源头,分为“农本”与“商本”两种类型。对于古津巴布韦的建设者来说,如果要“因商而兴”的话,他们需要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连通一张连通其它高等级文明地区的贸易网;二是必须贸易对像所需要的高价值的商品。
    在大津巴布韦文化兴盛的年代,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中上游)流域,已经遵循上述路径进入了文明行列。黄金和跨撒哈拉贸易,是西非三大黄金帝国的立国之本。那么津巴布韦有没有可能,复制这一路径呢?最起码从黄金的角度来说,津巴布韦是很有机会的。今天非洲及至世界最主要的产金地是津巴布韦之南的“南非”,南非的主要产金地则在奥兰治河上游(北部),今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一带。其黄金产量甚至一度占全球产量的2/3(储量约一半)。不过南非黄金的大规模开采,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几乎与工业时代的到来同步。南非黄金如此巨大的产量,也主要是因为工业技术,能使之开采出地下富含黄金的矿石来。
    在工业技术出现之前,人类采金的主要手段是从河流湖泊中打捞泥沙,然后用冲洗的方法将多沙“淘”出(黄金密度高,会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今天在非洲“淘金”的,原籍中国广西上林县的“上林帮”,便是淘金技术的集大成者。只不过,他们能利用挖掘机、水泵等机械在河道中采金,极大的提升效率罢了。当然,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对当地的水土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以至于在前两年在非洲第二大产金国加纳,差点酿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
    除掉南非、加纳以外,津巴布韦是非洲第三大产金国,当地居民至今甚至还会在闲暇时候,用最原始的“淘金”法从泥沙中赚点外快。在中世纪后期,正是这些易于开采黄金,使得进入津巴布韦高原的班图人获得巨额财富,并建筑“大津巴布韦”这样的宏伟建筑。问题在于,如果津巴布韦所在的区域整体经济不发达(没有多余物资出售),那么这些黄金除了作为酋长的装饰品或者献祭给神明外,对经济并不会有促进作用。正如刚才所分析的那样,除了黄金以外津巴布韦必须还加入一个商业网络,能够帮助他们用这些黄金换取先进的技术和商品。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津巴布韦班图人不可能依赖跨撒哈拉贸易线。即使穆斯林商人能够顺着尼罗河一路南下到尽头,能够从中获得最大贸易利益的,也会是生活在东非高原上的部族。好在陆地并非是唯一的贸易平台,海洋所能够提供的贸易空间要宽广的多。
    相比于陆地,海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帮助交易对象,绕过阻隔在中间的“人”直接交易,前提是双方都拥有海岸线。早在中世纪以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就已经打通了从红海/阿拉伯半岛,前往印度的航线。鉴于通过印度的航线利益是由此的巨大,商人和航海者们缺少向非洲东海岸拓展的动力。阿拉伯人也曾从这条航线中获利,将从印度而来的香料,通过沙漠驼队输往埃及。然而在罗马帝国控制西亚裂谷带南段,建立巴勒斯坦、阿拉比亚行省后,阿拉伯人的获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及至其东部的萨珊波斯崛起后,沙漠商人们的商业版图又被进一步压缩。
    为了重获发展机遇,阿拉伯人开始渡过红海,向对面的非洲之角移民,并且逐步沿海岸线向南扩张贸易线。由于非洲之角的沿海地区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移居于此的阿拉伯人,显然比以前偶尔航行至此的航海者们要有优势的多。当阿拉伯人依靠伊斯兰教建立帝国之后,他们的海上扩张之路也变得更加顺畅。最晚至公元9世纪,穆斯林商人(这一阶段不仅包括阿拉伯人了)的贸易线就已经延伸到莫桑比克北部海岸,并建立永久性贸易据点。
    从时间线上看,阿拉伯人从非洲之角向南扩张的进程,与班图人的南下大致吻合。事实上,二者之间的确应该有很大的关联性。如后来的欧洲贸易者一样,大多数从海路而来穆斯林商人,并不需要自己深入内地寻找“货源”,而是会与贸易据点所在地部落合作,由后者充当中间人。无论是班图人先一步向南迁徙,还是阿拉伯人更早延伸贸易线,都使得津巴布韦高原-莫桑比克平原,有机会在葡萄牙人航行至此之前,成为这个“世界”的一员(而不是孤立于旧大陆之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