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节

    日期:2016-07-0320:42:25
    2016-07-03
    【关键词:葡属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
    进入西非沿海,并不代表葡萄牙接下来即将与西非土著,乃至黄金帝国爆发战争。恰恰相反,恩里克王子为葡萄牙制定的海外扩张之旅原则十分明确,那就是尽量和当地土著和平相处,以期获得贸易利益。问题在于,海上贸易之路的稳定延伸,有赖于沿线布设的贸易据点。由于塞内加尔河下游(包括冈比亚河流域),属于马里-桑海帝国的领地,并且沿贸易线而下的毛里塔尼亚柏柏尔人,肯定也不愿意看到葡萄牙人来抢生意,所以葡萄牙人希望能够在这两大势力之外,先找到一块能够快速立足的土地。
    公元1446年,葡萄牙人经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口继续向下,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登陆的地点。这就是今天位于塞内加尔河与几内亚之间的沿海小国——几内亚比绍(面积3.6万平方公里)。与“几内亚共和国”相比,这个面积要小的多的“几内亚”,仅仅是在国名后面加注了一个首都名(首都“比绍”)。类似情况在非洲并不少见,比如后面我们会看到的两个刚果之争。说到底,还是彼此都不愿意放弃“几内亚”之名所带来的地缘遗产。
    关于“几内亚”的名字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某位登陆西非的航海家(据说是法国人),遇到当地土著妇女问这是什么地方,对方答曰自己是“几内亚”(妇女),于是便误以为“几内亚”这片土地之名。是不是觉得很眼熟?类似的误会在大航海时代的传说中看起来很常见。不过法国人登陆西非比之葡萄牙人要晚得多,在此之前穆斯林商人也早就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商业开发。换句话说,就这样一块不是“新大陆”的大陆来说,后来者基本都会遵从先行者的命名习惯,因误会而命名的机率是非常小的。比如将西非称之为“西苏丹”,便是从阿拉伯人将撒哈拉以南地区称之为“苏丹”(黑人之地)的传统。相比之下,另一种说法看起来更符合地缘规律,那就是“几内亚”的原意,即为柏柏尔语中的“黑人之地”。也就是说,几内亚与苏丹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不管几内亚之名的来源如何,它的确已然成为了西非最重要的地缘遗产之一了。只是由于后来葡萄牙在西非的势衰,面积更大的法属几内亚,也就是现在的“几内亚共和国”成功的抢注了这个标签。而葡属几内亚,则不得不在后面加注一下首都名,以示区别。顺便说下,19世纪的西班牙也在几内亚湾东部,抢得了一块比几内亚比绍还要小的殖民地(2.8万平方公里),上世纪独立之后,这块西属几内亚便成了今天的“赤道几内亚”。
    尽管葡萄牙人认为自己的到来,是为了促进彼此的贸易,但并非所有原住民都能够从贸易中直接获益,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种改变。无论是在戈梅拉岛(加那利群岛)还是几内亚比绍,葡萄牙人真正能够控制的区域,长期以来都仅仅是沿海的几个贸易据点罢了。在这种压力下,类似马德拉群岛、亚述尔群岛这样的无人居住岛屿,才是进行殖民并成为稳定贸易基地的最合适选择。
    那么在西非沿海地带,有没有这样的无人群岛呢?答案是肯定的。塞内加尔河正西方向约570公里处,有一个由15个火山岛所组成的群岛——佛得角群岛。这一距离比之马德拉群岛与大陆的距离略近,较加那利群岛则要远得多。公元1456年,葡萄牙人抵达于此时,一如他们马德拉群岛一样,没有发现有人定居的痕迹。不过佛得角群岛的气候条件并不算湿润,整体属于降雨稀少的热带沙漠性气候。可供种植开发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有高地补水的河谷地带(高地则为高山草场)。
    虽然从农业开发的角度看,佛得角并不如马德拉、加那利两个群岛,但佛得角群岛的区位价值却是独一无二的。葡萄牙人在西非的收获可以在这个群岛汇集,然后向北穿越西非沙漠海岸,再经由加那利、马德拉中继,运往葡萄牙本土。这样的话,即使葡萄牙这段航线上没有一个大陆据点,也能够将贸易线稳定的延伸至几内亚湾了。不过尽管如此,几内亚比绍在大陆的作用,对葡萄牙依然十分重要,葡萄牙在西非“收集”到的商品(比如黑奴),需要几内亚比绍为之提供出海港口。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一如西班牙统治下的加那利群岛-西撒哈拉。
    基于佛得角在葡萄牙西非贸易中的枢纽地位,一直到19世纪末,葡属几内亚在行政上都属于佛得角管辖。这也使得在上世纪6、70年代的西非独立浪潮中,来自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的政治力量,曾经设想过在摆脱葡萄牙统治后建立统一国家。不过海峡所造成的地理分割毕竟是现实存在的,包括原宗主国在内的外部势力,也不希望二者统一的情况出现。“佛得角共和国”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还是先后成为了独立国家。相比之下,同时期面临同样烦恼的西班牙人看起来要幸运的多,最起码他们在失去西撒哈拉之后,还能够保有加那利群岛。
    在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建立贸易据点后,葡萄牙人三十余年来的投资,终于开始获得了回报。即使葡萄牙-西非贸易额,一时还无法与穆斯林商人所掌控跨撒哈拉贸易相比,但对于葡萄牙来说,已是足以让自己的实力了有质的提升了。然而基于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葡萄牙人暂时并没有设想过在西非进行政治扩张,而是将海外贸易获取的收益,用来支持在摩洛哥沿海地区的扩张。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先后从摩尔人手中,夺取了休达以西的丹吉尔、艾西拉、卡萨布兰卡等大西洋港口城镇(均可在谷歌地图定位)。
    当然,在地缘政治层面,葡萄牙的做法并不算错误。一则以葡萄牙大西洋国家的定位,在马格里布大西洋岸线的扩张即与自己的地理位置相符,又避免了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利益摩擦的风险;二则有了这些地处北非的大西洋港口,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贸易链将更为完整。这一地缘政治倾向所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葡萄牙在佛得角和几内亚比绍真正建立殖民统治(行政意义上的)的时间,被推迟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葡萄牙在西非及至非洲的探索就此陷入了迟滞状态呢?当然不是了。至于葡萄牙人接下来是怎么做的,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