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节
日期:2015-05-3120:53:40
2015-05-31
[丹麦区与凯尔特人的种族问题]
从领土面积来看,被英格兰人冠以“大帝”(伟大的)前缀的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从871年至899年在位),可能是成就最小的大帝级人物的。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仅仅是让泰晤士河流域大部(不包括埃塞克斯王国部分)、塞文河流域免受丹麦人的侵入。至于英格兰的东北部,则为大批丹麦移民所充斥。英格兰的东北地区,也由此诞生了一个分裂的地缘标签——丹麦区。
大体上,你在英格兰西海岸的利物浦与伦敦之间连条直线,就可以视作丹麦人与西撒克逊人最初所认可的势力分割线了(双方曾在公元886年有协议分割)。不过西撒克逊人,在30年后又夺回了埃塞克斯的控制权,因此真正稳定的丹麦区实际上建立在盎格鲁三国的废墟上的(诺森布里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单纯看这样的结果,会给人一种感觉,撒克逊人借丹麦人之手,把统一进程上最大的对手给消灭了。
从客观情况来看,丹麦人的入侵对试图统一英格兰的韦塞克斯王国来说,也的确起到了这个的效果。在丹麦人大举入侵之前,西撒克逊人还只能算初步取得了英格兰的霸权。要想完全消灭其它六国的王室,统一王权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即使不考虑民族渊源,大家很容易从附图上感觉到,被“丹麦区”所摧毁的诺森布里亚、麦西亚两个盎格鲁王国,将是西撒克逊人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丹麦人的入侵,不仅帮西撒克逊人消灭了两个最大的对手,更让全体英格兰人心中,消除了原有的狭隘民族藩篱,有了民族、权力统一的强烈欲望。
阿尔弗雷德之所以被英格兰人视为最伟大的君主,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丹麦人势力最盛的时期,没有让英格兰完全陷于丹麦人之手;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对在制度、文化、法律上的建树,为英格兰形成自己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不过如果没有上述“天时”,这一荣誉也很难落在这位君主身上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之说的意义便在于此。然而如果英格兰日后没有被西撒克逊人统一的话,这些努力也就没有意义了。
以大不列颠岛的地理结构来看,并不支持在英格兰低地长期存在分裂状态。丹麦人介入后所形成的南北对峙状态,与之前的七国分裂之态,最终都会结束的。唯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谁为主罢了。如果最终是丹麦人把盎格鲁——撒克逊人融合掉,那么我们今天再看英格兰历史,就会在公元8世纪与维京历史相对接;而如果是后者把前者融合掉的话,那么英格兰人登陆不列颠的历史,就仍然可以对接到罗马帝国放弃不列颠时期。
可以说,民族融合问题几乎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反复发生过,就像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也吸收了罗马人、凯尔特人的成分进来一样。总的来说,在谁把谁融合掉的问题上,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发挥影响:一是文明程度高低。所谓人往高处走,文明程度低的民族,会更原意接受层级高民族的生存方式;三是人口多少。通常情况下,文明程度高、人口有压倒性一方的族群,即使在政治上属于被征服方,也能够在数代之后同化掉对方。比如被视为奇迹般延续了数千年传承的华夏民族,就是这种情况;三是政治优势。如果各方向差异都不大的话,那么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民族,总会有更多机会的。
最后一点种族差异。种族相近的族群,融合起来要容易的多。反之,则会遇到较大困难。在这一问题上,印度就是个典型案例。印度的种姓制度之所以将影响力延续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最初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无论在文明层级还是在人口数量上,相比那些黑皮肤的印度土著,都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凸显自己的种族优势,并设立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成为了雅利安人自我保护的方式。其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仍然是一个内部分裂明显的印度。
就盎格鲁——撒克逊人登陆不列颠时的情况来看,文明程度显然是不高的。不过在大批罗马人退回大陆的情况下,源源不断输入的日耳曼人,在人口数量上很快树立了优势。当然,罗马人留下的空间,本来完全可以由之前退入高地区的凯尔特人来填补的。问题是留在岛上准备自治的罗马人,并不原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而最初出现在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是这些罗马人主动引入,对抗凯尔特人(包括其它觊觎不列颠的欧洲日耳曼人)的雇佣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尽管留守罗马人最初引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动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被帝国抛弃的情况下),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让后者在岛上继承了罗马帝国的遗产,为自己通过移民树立人口优势(并提升自己的文明层级)赢得了时间。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丹麦人有没有机会抓住类似的战略机遇。
首先,登陆不列颠的丹麦人,完全是入侵者的形象出现的。这意味着,这些维京人在试图反客为主的过程中,不仅得不到土著势力的帮助,反而会遭遇到英格兰人的强烈反抗;其次,以中世纪的标准来看,已经基督化了的英格兰人,显然比被视为文明秩序破坏者的丹麦人,要更有优越感;第三人口问题,丹麦人固然可以源源不断的,把他们因中世纪暖期影响,而多余出来的人口送入英格兰,但问题是,英格兰地区也是这一气候的受益者(本身条件越好,基数越大的地区,人口膨胀的越厉害)。更何况盎格鲁——撒克逊人此时并不像当年的罗马人一样,大量迁回欧洲大陆,而是正处在内部统一的进程中。在这种情况下,丹麦人并无法在人口上占据优势。
唯一对丹麦人比较有利的,似乎只有种族问题了。双方共同的日耳曼人出身,使得彼此在外貌、语言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相比之下凯尔特人就显得异类了,语言上,他们归属于独立的“凯尔特语族”(另两者属于“日耳曼语族”),不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丹麦人融合起来,技术难度都更大;另外,尽管大家都属于高加索人种,但凯尔特人却有着与日耳曼人明显不同的种族差异,那就是“红发”。
一提到红发,估计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火红头发、热情奔发的“红发女郎”形象。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你真看到这么红的头发,基本都是染发的结果。真正的天然红发,实际上是呈“姜黄”色或者“红铜”色。尽管天然红发,很多时候也被不知就里的亚洲人,归类为广义金发,但欧洲人却很容易识别出彼此的异同。由于凯尔特人的弱势地位,在中世纪的欧洲,红发人一直饱受歧视。同时这一独特的种族特征,客观上也成为凯尔特人自我识别、自我保护创造的条件。
另一个不太有利于凯尔特人的的种族特质,倒是当时的欧洲人不易察觉的。他们的皮肤实在是太白了(并且容易产生雀斑),相比其它族群更容易被晒伤。以至于这个族群成为了世界上,最容易患皮肤癌的群体。纵观历史,凯尔特人一直没有在有强烈阳光照射的地中海气候区有所作为,与此不无关联。事实上金发人对阳光的抵抗力也同样不强,以至于日耳曼人虽然在地中海周边地区取得过政治上的胜利(包括其它向低纬度迁徙的雅利安人),但最终能够留存下来的后裔,基本都不可避免的杂合成深色头发了。
需要说明的是,红发和金发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虽然隐性基因在杂合后,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外部特征,但除非携带这种基因的人,都同时丧失了生育能力,否则它们是不会消失的。简单点说,两个带有同样的浅发色基因的人,即使自己本身都是黑发,后代中也有可能出现金发或者红发等发色。好了,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丹麦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相融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与爱尔兰人或者苏格兰人了。只不过,到底谁能够把谁融合,就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空中来看了。
所谓地缘影响,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空才能反映出来的。从上述分析大家也能感受到,已经有了统一民族意识的英格兰人,比丹麦人更有地缘优势。整个10世纪上半叶,阿尔弗雷德的后代们(韦塞克斯王朝),都在为收复丹麦区而努力着。半个世纪后(公元954年),英格兰人终于取得了初步胜利,迫使“丹麦区”承认自己是韦塞克斯王室的最高统治权。不过,英格兰人与丹麦人在不列颠的融合之路才刚刚开始,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附:凯尔特人后裔1(儿童——姜黄发色)
凯尔特人后裔2(红铜发色——红发女郎)
顺便说下,浅发本身不是稳定的,红发和金发随着年纪的增长都会有变化。比如金发,成年后会变深,甚至变黑。红发变深后,有时看着就像金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