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节

    日期:2014-12-0122:37:32
    2014-12-01
    [条顿堡森林之战(下)]
    罗马驻日耳曼尼亚军团被歼的地点,叫做“条顿堡森林山”。在之前的内容中,日耳曼人所覆盖的中欧地区,已经数次出现以“森林”命名的山岭了。比如黑森林、波希米亚森林。此类地貌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原始森林,覆盖于山岭之上。事实上,罗马人对在此类森林地带作战,一直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最起码凯撒就不愿意去冒险。以罗马军队的作战特点来说,需要战场有足够的纵深,以使得他们能够展开阵型。如果不能做到这点的话,身体素质更优的日耳曼人,在战斗会更有优势。
    对于自己的特点,罗马人其实是很清楚的。在扩张过程中,宽阔的河谷平原是罗马的经营重心。罗马人会砍伐河道之旁的森林修筑宽阔的“罗马大道”,以使得罗马军队在行进过程中,也能迅速展开战斗阵型(遇袭的时候)。由于河谷平原本身是定居和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好选择,所以在河谷平原修筑道路、布设据点,也能够在战略上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最终逼迫对手臣服。
    自公元前12年起,罗马军队跨过莱茵河开始对日耳曼尼亚的征服起,罗马军队正是遵循上述原则,以中欧平原作为主要突破方向的。那些源自中德山地,最终注入“北海”(日德兰半岛与大不列颠岛之间的海域)的河流,成为了罗马在日耳曼尼亚建立新行省的经脉。吸取高卢战争的经验,罗马人甚至在一开始,就部署海军从高卢出发,沿海岸线北上,远征“德国”的沿海日耳曼部落。其战略重心,就是控制日德兰半岛以西的诸河口。正是因为前期已经做好了沿海据点的布局,在公元伊始,罗马海军才能够从北海上溯易北河,镇压日耳曼人的叛乱。
    然而和一切入侵者所遇到的困境一样,罗马在日耳曼尼亚的军事征服,暂时只是点线上的征服。那些在军事据点和交通线之外的日耳曼尼亚地区,更多只是慑于罗马的实力而表面臣服罢了。不管你接下来的方法有多正确,要想彻底融合日耳曼人,或者说拉丁化日耳曼尼亚,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在这个进程中,征服者一定会遇到很多的挑战。
    由于罗马这一阶段的军事控制区,只在威悉河谷及其以西的中欧平原,所以我们可以先来看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对于试图向东征服日耳曼尼亚的罗马人来说,源自中欧山地边缘,自西向东注入莱茵河的“利珀河”,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陆地征服线。由于深度不够,今天利珀河的航运功能,已经被其左岸所开挖的“利珀河左岸运河”所取代了。不过在罗马东征的过程中,利珀河却能够帮助从莱茵河出发的罗马运输船,能够一路向东渗透200公里。如果不是中德山脉,向中欧平原伸出了一个突出部,这条天然征服线本来还有机会继续向东自然延伸的。成为罗马人征服障碍的这道山脉,就是“条顿堡森林”
    (TeutoburgForest)。作为利珀河的源头,条顿堡森林山也是莱茵河流域的在中欧平原的东部起点。翻越了这条分水岭,罗马人将要进入的就是之间我们所提到的,位于易北河——莱茵河中线的“威悉河”了。
    现在,我们可以为罗马这二十年来的征服工作,大致画一个战略框架了。南北向的莱茵河、威悉河,东西向的利珀河、海岸线所围成这块中欧平原,就是罗马这一阶段在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征服核心。这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是分隔威悉、利珀两河的条顿堡森林。事实上,两河之间还有一条源自这片恐怖森林的河流——埃姆斯河,独流入海。这使得罗马人控制的这片平原地带的水网以及交通线,整体呈“扇形”状分布,而条顿堡森林山,就是这把扇子的扇柄。
    在罗马军队最适应的作战季“夏季”时,屋大维所委派的日耳曼总督会驻军于威悉河东岸,中德山地与中欧平原相接之地(明登)。如果以易北河为罗马东界的话,这个位置正是整个新日耳曼行省的地理中心。对于罗马威慑身后的中德山地,以及继续在威悉——易北两河之间延伸军事控制线都十分有利。而每当冬季来临时,日耳曼驻军的主力就会回到更加安全,背靠高卢和莱茵河的利珀河畔进行休整。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上看,在罗马所征服的这片扇形区域中,最危险也最重要的节点,无疑就是“条顿堡森林”
    。很显然,承担分水岭作用的山脊之上,不会再有开阔的河谷通道。罗马人即使通过砍伐森林打通二河之间的交通线,也无法将之变成自己能够迅速展开战斗队形的战场。更加危险的是,身为土著的日耳曼人非常清楚这点。于是在公元9年,罗马军队依惯例退往冬季营地时,悲剧便发生了。
    按照罗马军制,一般会为每个罗马人所组成的主力军团,配备来自盟友的,相当数量的辅助军团。在罗马还在整合意大利半岛时,罗马的拉丁同盟通常会充当这个角色。而在高卢和日耳曼尼亚,那些愿意归附罗马的土著部落,也会有机会承担这样的角色。要是按照我们从小所熟知的抗战影视剧来看,基本就是一队“皇军”+一队“伪军”的配置了。至于说这些所谓的“伪军”到底是忠于罗马,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就不好说了。
    这场叛乱的策动者,正是一支日耳曼人辅助部队的指挥官。由于长期跟随罗马军队作战,日耳曼总督麾下的这名日耳曼将领——海尔曼(Hermann拉丁文名为阿米尼乌斯Arminius),甚至还因功被授为了罗马骑士。在罗马人看来,这类有幸成为罗马公民的日耳曼人,是绝对没有理由再回去做野蛮人了。只不过海尔曼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日耳曼人。抛开民族立场不说,海尔曼的经历有点像一百年前在汉匈之战中,曾为汉将,后复为单于副手的赵信。只不过日耳曼人日后的成功,使得海尔曼和条顿堡森林之战,更有机会被认为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罢了。
    当罗马人的队列缓慢行进到条顿堡森林之中时(一方面是因为地形,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大量非战斗人员随行),海尔曼和他的部队率先叛乱,并且与事先联络好的日耳曼部落,从密林中对罗马人发起攻击。由于海尔曼对罗马军队的战术特点非常了解,加上日耳曼人明显更适应在狭窄的森林地带作战。这场战役最终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更为悲剧的是,在罗马军队主力遭遇伏击之时,他们在日耳曼尼亚境内的各个据点,也同时遇到了麻烦。
    在罗马军队的统帅,获知自己在利珀河畔的大本营陷落的消息后,调整了突围方向,准备在下山之后沿埃姆斯河北上,退守罗马海军在河口建立的据点。然而要做到这点的前提,是你必须活着走出这片森林。不幸的是,最终只有不到百人,能够活着走出这片森林。在这场战役中,罗马的三个军团,以及随军非战斗人员,总计约25000人被日耳曼人歼灭。由于罗马人深知自己被这群野蛮人俘虏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很多军官在突围无望后选择了自杀。
    自克拉苏在“卡莱战役”中败于帕提亚骑兵之后,罗马还从未遭遇过如此惨败。这也让罗马不得不再次审视,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征服日耳曼尼亚。虽然后世的很多研究者,将此次战役的失败归结于指挥官的轻敌和无能,但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的话,罗马人完全可以卷土重来。就像他们在辛布里战争前期遭遇失败后,通过马略军改重整军制,并最终完胜日耳曼人一样。对于罗马来说,当下所要考虑的还是在于战略层面上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值不值得为这片蛮荒之地下那么大的本。正如我们在本节开始时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一定要打的话,倒不如选择帕提亚。最起码获胜之后,帝国在美索米亚的收益足以填平支出。
    在条顿堡森林之战后,几经权衡,罗马帝国还是放弃了在莱茵河以东建立行省的想法。帝国与日耳曼尼亚之间的边界,再次退回了莱茵河——多瑙河一线。不过罗马人的退出,并没有为日耳曼尼亚带来和平。相反,由于没有了罗马帝国这个绝对强者维持秩序,日耳曼尼亚境内那些尚未开化的部落,很快便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战当中。
    日耳曼内战持续了整整两个世纪,在这期间罗马也渡过了它最为和平的岁月。不过地缘博弈就是这样,一个内乱不休的地区,总会让邻居忍不住多看两眼。公元74年,罗马再次开始渗透日耳曼尼亚。不过罗马人这次的方向是在高地,也并没有想过要占领整个日耳曼尼亚。其战略目的,主要是想完整的拥有“莱茵河中游平原”(包括德国的法兰克福及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以及“巴伐利亚高平原”这两块风水宝地。只是在这样做了之后,就不再会有连续的天然河道,来帮助帝国与日耳曼人划分边界了。为此,大约在公元83年,一条西起莱茵河东岸(波恩)、东至多瑙河北岸(雷根斯堡),蜿蜒翻越中德那些丘陵山地的防御体系被修建了起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这条人造防线被进一步加强。
    罗马在德国境内所修筑的这条长城,被后人称之为“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它还有一个被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的名称——日耳曼长城。一直到公元3世纪中叶,日耳曼长城都在为都为帝国的北方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日耳曼长城并不是罗马人所修筑的唯一一条“长城”,也不是名气最大的。远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大不列颠岛,还有一条更为人所熟知的——哈德良长城。(以上内容可参看附图:《日耳曼长城示意图》、《条顿堡森林之战示意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