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节
日期:2014-04-1600:24:21
2014/4/15
实际上,对于波斯这个的大陆国家来说,征服并统治希腊半岛的代价可能过于高昂。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央之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处理上。不过对于正处在势头上的征服者来说,他们往往只有在碰壁之后,才会明白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在此之前,任何与帝国接壤,并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可能成为被征服的目标。就象波斯在征服埃及之后,也尝试过向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及西部的利比亚地区用兵。最后还是发现,有埃及就够了。
如果作为希腊城邦的两位盟主:雅典和斯巴达,也象其它城邦那样,向波斯献上代表主权的水和土,那么用羁縻的方法,统治希腊半岛,的确会成为波斯帝国的选项。然而现在,在两次远征未果之后,雅典俨然已经成为了波斯帝国的耻辱。如果就这样放过雅典的话,那么受到影响的,就不只是希腊半岛上的那些城邦了。有鉴于此,在获知落败消息后,波斯帝国的第二代君主“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5在位),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动员令。帝国所统治的每一片土地,都开始为第三次远征希腊的战争做军事和物资上的准备。
根据希腊人的描述,波斯最终所组建的军队,数量高达百万(更夸张的说法有军队两百六十万,加上辅助人员有五百万之巨)。当然,做为最终的胜利者,往往会愿意夸大对手的实力(以凸显自己)。不过,波斯所动员的军队,即使没有百万,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军队,应该也数以十万计。加上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数十万人的规模应该还是有的。
在发出动员力之初,大流士所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挖掘帝国的潜力,以对希腊形成压倒性优势。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你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军队投送到希腊半岛,并保证他们的后勤补给通畅了。然而大流士一世本人,并没有机会考虑到这一步了。因为公元前486年,同样在地缘结构上,属于不稳定的地区的埃及,出现的叛乱。这些为远征希腊所准备的资源,必须先用来解决埃及人了。
在一直处在战备状态的波斯军队面前,埃及人独立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然而在平定埃及的叛乱之后,大流士的生命也走到的尽头。取代他统治波斯帝国的君主,是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5年——前465年在位)。当然,对于一个地缘贴来说,谁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顺带交待一下,只是让大家能够与看到的参考资料对应上。
新的君主上台之后,波斯帝国所发动的第一场战争(公元前484年),仍然是针对埃及的。如果埃及的叛乱者,能够一直消耗波斯国力的话,也许希腊就能免灾了。不过埃及的地缘结构,显然不如希腊那么复杂。大陆文明为征服者带来的好处,就是你只要让它金字塔社会(政治)结构的上层表示臣服,就能够得到整座金字塔。在这种背景下,波斯帝国很快就让埃及人老实了。
现在,是时候完成大流士未尽的事业了。鉴于波斯帝国需要把如此庞大的军队,运送到希腊半岛,象第二远征那样,横渡爱琴海就不太现实了。尽管在第二次远征之时,波斯人考虑过建立岛链补给线,以添油战术持续对雅典保持压力(就象特洛伊战争)。然而马拉松战役的失败,让波斯人失去了在希腊半岛建立桥头堡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让波斯人觉得,必须把压倒性的兵力,一次性的呈现在希腊人面前,才有可能让希望人彻底臣服。
要想做到这点,第一次远征所采取的,沿小亚细亚半岛、希腊半岛沿海平原,n字形运动至希腊的陆地线路,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了。问题是,当数十万大军,必须整体移动至欧洲大陆时,象达达尼尔海峡这样狭长的水道,也成为了影响效率的地理障碍。为此,波斯人并没有采取船渡的方式跨越海峡,而是在达达尼尔海峡上,架设了几座浮桥。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欧、亚大陆历史性的在此完成了陆地连接。
据说最终波斯军队在通过浮桥进入色雷斯境内时,总共花了七天七夜时间。不过这点时间,和摆渡的方式比起来,绝对属于高效了。在为陆地进攻做这些准备的同时,波斯帝国也准备了庞大的舰队(战舰上千,运输舰三千)。可以说,无论海、陆两方面,波斯人都对希腊人形成的压倒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波斯人完全有力量同时采取第一、第二次远征的线路,完成远征。既一方面让陆军主力沿海岸线,n字形运动到奥林匹斯山下;另一方面以海军为主,横渡爱琴海,直接攻击雅典。
不过,最终薛西斯并没有采取双线出击的战术,而是将让海军舰船沿海岸线,与陆军伴行。这样做是因为,如此宠大的陆军,如果没有水运的话,是很难保证补给的。而如果运输船没有战舰保护的话,在海洋上拥有优势的希腊人,很可能会想办法切断波斯军队的海上补给线。正是基于这层考虑,波斯海军在启动战役之时,仍然算是波斯陆军的辅助兵种。
虽然波斯海军,没有独自开辟攻击路线及战场,但总的来说,要是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话,庞大的波斯陆军,也足以在陆地上,完成大流士征服希腊的遗愿了。不过如果不是陆军的补给任务过大,薛西斯有可能真的让海军去独挡一面的。因为现在所拟定的攻击线路,以及海陆两军配合的方式,与第一次无异。问题是,在帝国的第一次远征中,造成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希腊人本身,而是伸出马其顿地区的那个狭长半岛——阿陀斯半岛顶部边缘的风暴。在这种情况下,波斯海军会更愿意走第二次远征的路线,横渡爱琴海(最起码验证过是安全的)。
为了解决海军的顾虑(其实也是自己的),薛西斯有继位之后就做了一件,今天看起来没有价值的工作,即在阿陀斯半岛与大陆相连的地区,用了三年时间开挖了一条长约2.5公里的运河。以此来绕过,波斯人心目中的死亡风暴区。实际上,当年那场风暴只是一个巧合罢了,并不代表阿陀斯山下有多大风险。不过在相信神迹和命运的时代,做这些无用功却是必须的。
当这些技术上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后,波斯人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对手了。在上次的远征当中,雅典成为了唯一的对手。而这一次,波斯人面对的,还只是雅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