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节

    日期:2013-08-1718:16:55
    2013/8/17
    既然我们提出了一个带有“走廊”字样的新地缘标签,那么就很有必要先看看这条走廊的另一端究竟通往何方。很多朋友表示,克什米尔的地形实在太复杂了。在如果复杂的山地中,循着那些河谷前行实在是一件很累眼的事(为此在选择底图上,也费了不少脑筋)。不过很快大家的眼睛就可以轻松一下了,因为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在克什米尔高原上,看到一大片低地了。
    这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相对低地,一般被称之为“克什米尔谷地”,不过“谷地”的称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线性结构。事实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片低地,宽高比完全符合一个标准盆地的要求。所以,将之命名为“克什米尔盆地”会更为合适。
    很多地缘标签,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自己的范围。比如“中央之国”或者华夏这个标签,在不同时间就涵盖了不同范围。克什米尔这个标签也是一样,它最初所指向的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解读的“克什米尔盆地”。理解这点并不困难,因为总是那些更有地缘潜力的板块,有机会将自己专属的标签,扩大到周边地区。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是核心区向边缘区的扩张。
    相比北部那些干旱、逼仄的高山河谷。克什米尔盆地的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不到2000米的海拔,能够使之免受高寒之苦;面向印度洋的地势,又能够为之带来充沛的雨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腹地宽广的山间盆地。印度河上游河流之一的“杰赫姆河”在汇入五河平原之前,先为这片山间盆地淤平了腹地,布设了天然水网(所以也可称之为“杰赫姆河上游盆地”)。这种情况,和费尔干纳盆地之于锡尔河流域的情况非常类似。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克什米尔盆地的海拔要略高些。
    在这个星球上有很多位于山间,风景秀美、气候凉爽、雨量充沛的城市,喜欢将自己比作某地的“瑞士”(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常年积雪的雪山)。比如黎巴嫩就是被称之为“中东瑞士”。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克什米尔盆地中心城市——斯利那加也都具备,也因此被旅游者称之为“南亚小瑞士”。当然,也有人想把它上升为“东方瑞士”的,不过中国人民肯定不会答应的。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克什米尔盆地和斯利那加很自然的也就成了克什米尔高原的中心板块了。
    人口是衡量一个地区潜力的重要指标。从“斯利纳加”的人口数量来看,我们也能够意识到它比较周边板块,到底有多大优势。这座面积不过105平方公里的城市,目前的所居住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要知道,面积远大于克什米尔盆地的拉克达与巴尔蒂斯坦,人口加起来也不没有突破百万。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斯利纳加在印控克什米尔举足轻重的位置,印度驻扎在克什米尔地区的40万军队中,大部分都是囤积于这座城市。如果大家哪天看到新闻中印控克什米尔出现暴乱了,多半就是发生在这座城市中(如果没见到,也并不是太平了。因为冲突太多,曾经有西方媒体内部规定:克件米尔死伤10人以上才能做一条短新闻)。
    如果不是克什米尔高原中,有这么一片得天独厚的盆地,相信那些生活在南部平原的印度教徒们,也不会对征服这片山地抱有太大兴趣。也就是说,如果说有谁谁对克什米尔高原感兴趣话,多半都是为了斯利那加和它所属的这个盆地而去了。在汉帝国的使者,终于可以踏上南亚的土地时,统治这片土地的国家,是由塞人所建立的“罽宾”(都城“循鲜”的位置,就在斯利那加)。
    这些塞人到底是怎么来的,想来大家都已经猜到了。匈奴人在河西走廊推倒的那张多米诺骨牌,其连锁反映一直延续于此。当然,塞人并不是第一个出现在此的,源自欧洲的部族。在此之前,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马其顿人,应该就已经驻足于此了。
    马其顿人应该算是第一个被记录下来的,征服克什米尔盆地的外来力量。只不过,事隔两千多年,除了在克什米尔的山地中,有些部族还愿意自称为亚历山大后裔以抬高身价以外,马其顿人对这片土地的地缘影响力,已经完全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了。真正造就克什米尔盆地,以及整个克什米尔高原现状的力量,是19世纪中叶来自于欧洲另一端的英国人,以及狐假虎威借势扩张的印度人。由二者所共同引发的这次渗透活动,甚至动摇了克什米尔盆地,在整片高原的地缘中心位置。这一点体现在这个板块的标签上,就是“克什米尔”之名的前面,被加上了“查谟”的前缀(查谟——克什米尔)。至于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