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节
日期:2013-06-1800:24:06
尽管哈拉湖流域的地缘位置非常重要,但它的草原面积却并不突出。那些能够支撑游牧民族生存的草原,主要分散在外围那些隶属哈拉湖流域的河谷中。从这一点上来说,喀拉湖流域的人口潜力并不比它南边那些河谷更大,也并不会是无雷国王城的唯一选择。
离开喀拉湖流域之后继续向南,另一条发源于萨雷阔勒岭西坡的河流将会出现在这们眼前。这流程并不长的河流叫作“郎库里河”。仔细看过前面内容中所罗列的八帕名称的话,就会在其中发现一个叫作“郎库里帕米尔”的帕米尔。很显然,郎库里河谷就是郎库里帕米尔的核心谷地。对于特别关注中国边境线变化的朋友来说,郎库里河和郎库里帕米尔,应该要特别关注一下。因为据称中国在乌孜别里山口以南,萨雷阔勒里西麓得到的,大约1000平方公里塔吉克实占领土,就是在郎库里河流域的东部(靠近分水岭的狭长地带)。如果消息属实的话,也可以认为中国在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又得到了部分郎库里帕米尔。
郎库里河在西出萨雷阔勒岭之后,很快就会遇到另一条从瓦罕走廊北上而来的河流——阿克苏河。写到这里,估计有些朋友已经晕了。怎么又出现一条阿克苏河?其实这也实在是没办法。我们在中亚——西域部分解读过的很多标签,都会有重名兄弟出现在从小亚细亚半岛到青藏高原的范围之中。由此而引发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百度百科这类大家都可以参与编辑解读当中,经常会有张冠李戴的情况发生)。
贴着萨雷阔勒岭北上的这条阿克苏河,几乎纵穿了半个西帕米尔高原。宽阔的阿克苏河谷,不仅能够成为南北连接喀拉湖地区与瓦罕走廊的重要通道。也意味着,阿克苏河谷的东侧,出现对接塔什库尔干裂谷带南段的山口(塔什库尔干河上游),在数量上会很有优势。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曾经被往来于萨勒阔勒岭两侧的牧民所利用的山口,数量上多达数十个。不过我们也经常说,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山地当中,那些可能通行的山口并不都会开辟成真正的道路(所谓“官道”)。从控制和维护角度来说,某一时期一般只会有一个山口会被正式开通(比如那些秦岭古道)。至于其它能被利用的天然通道,除了当地居民会默默无闻的利用以外。要想青史留名的话,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在战争中,以“小路”的身份被攻击的一方所利用了。
我们很难知道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阿克苏河谷与塔什库尔干河流域之间,究竟有哪些山口曾经被往来的商旅、使者利用过。不过,今天中、塔两国在这一线上所开辟的通商口岸,却是可以标定的。这个位于塔什库尔干县西北部,被中国方面称之为“卡拉苏口岸”的通道,目前也是中、塔之间唯一开通的口岸。而翻越中塔边境,或者说萨雷阔勒岭分水岭的山口,则被称之为“阔勒买山口”。基于阿克苏河谷的位置以及纵深,这一地区并不可能被游牧部落所忽视。在清帝国控制帕米尔高原时期,阿克苏河谷地区(核心地区在南部靠近瓦罕走廊部分)被称之为“小帕米尔”。
现在的话,我们基本搞清了萨雷阔勒岭西麓的地缘结构。清帝国在相当于西帕米尔高原东部三大板块:喀拉湖流域(北)——郎库里河谷(中)——阿克苏河谷(南),分别设立三个军事据点(时称“卡伦”),应该说是非常符合地缘规律的。理论上,今天的中、塔双方也应该以此为基础,打通最少三条连接东、西帕米尔高原的通道。事实上,中塔双方除了阔勒买山口的话,在中、北部也的确有通道相连。比如木吉河和康瓦西河流域,就分别有道路对接郎库里河谷。至今没有开辟成通商口岸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郎库里河谷一线那未定的国境线吧。
在我们已经解读过的内容当中,萨雷阔勒岭两侧的四个“帕米尔”,已经分别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接下来我们将改变方向,由萨雷阔勒岭西麓开始向高原西侧推进,去看看还有哪些河谷要地,值得清帝国以“卡伦”的形式进行布控。
日期:2013-06-2100:44:57
我们已经在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解读了很多河流,相信有机会前往西域的朋友,也会希望亲身看到这些承载了历史和人类希望的河流。不过真的身临其境,也许会很失望,因为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一条干涸的河谷。很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是因为,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地区所接受的湿润水气主要来自大西洋方向的西风带,因此受高原西部高大山地阻隔的帕米尔高原东部,以及结构更为封闭塔里木盆地的降水量本身都很少,象塔什库尔干一带的谷地,年降水量不过才70毫米(裂谷带北部更少,只有30毫米左右)。这种降水条件使得整个区域内的很多河流本身就是季节河;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这些年人类大规模的在低地兴修水库、进行农业开发。使得很多在地图上显示出来的河流,实际上已经没机会继续向前延伸了。
好了,让我们把视线重新聚焦到西帕米尔高原那些河谷中来。过度农业开发这件事,在这片高原上暂时还未出现。但这些河谷地表水资源本身的不尽如人意,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还是巨大的。高海拔和降水的稀少,使得整个帕米尔高原上,都很难见到乔木甚至灌木。那些依靠高山雪水补给而顽强生长的草本植物,也无法使得我们在地形图上所看到的河谷低地都变成水草丰美的草原。当然,对于生活在高原之上的帕米尔人来说,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环境而生的。只不过,恶劣的环境在增加他们转场次数、转场范围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帕米尔人的人口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