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节
日期:2013-04-0300:29:23
大月氏人后来的南侵,并没有延续亚历山大或者波斯的路线。这是因为,同时期控制伊朗高原的安息帝国还足够强大。在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欧亚大陆被四大帝国所统治。即东亚的汉帝国(东汉)、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以及二者之间的安息、贵霜帝国。不管这种排法,是否有拔高安息、贵霜实力的成份在里面。这两个国家在东汉、罗马两大帝国之间并立而存却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月氏一定要去争夺赫拉特、锡斯坦的控制权,然后再顺着塔尔纳克河谷东进,就得和安息血拼一场了。鉴于双方都从丝绸之路的经营上得到了不少好处。贸然将双方引入全面战争阶段,很可能就是双输的局面了。
当然,大月氏人不走,塔尔纳克河谷这条战略通道也是现实存在的。我们之所以将兴都库什山脉与苏莱曼山脉之间的这片低地带,统称为塔尔纳克河谷。是因为这条体量不大,两面受水的河流,所占据的是整个低地带的最低点。但实际上,塔尔纳克河并不能帮助我们,全程完成兴都库什山脉南麓的旅程。而这片相对低地带的绿洲,也并非都是沿塔尔纳克河分布的。最后的旅程需要接入另一条河谷——加兹尼河谷。
加兹尼河所收集到的雨水,并没有汇入塔尔纳克河谷,而是向南流入了苏莱曼山脉西北侧的洛拉河。有鉴于此,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其实也可以用“塔尔纳克——加尼兹河谷”之名,来为这条战略通道命名的。为这条战略通道扼守东大门的,是以河为名的城市——加兹尼。对于这座城市,时政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对中亚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能听过一个发迹于阿富汗南部的王朝——伽色尼王朝(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这个王朝的首都就是加兹尼。
总的来说,加兹尼的名气并没有坎大哈响,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并不是阿富汗东南部真正的大门。所谓“大门”,一定要能够将我们指引向另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就兴都库什山脉南麓来说,这个方向就是印度河平原了。坎大哈之所以能够成为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并在2000多年前就被亚历山大相中,除了能够为塔尔纳克河谷看守西大门以外,能够就此南下波伦山口也是重要原因。而如果想在波伦山口以外,再寻找一个通往印度河平原的通道的话,我们的视线就必须脱离赫尔曼德河流域了。
离开加尼兹继续向东的话,河流的流向开始出现了重大变化。既然兴都库什山脉离印度河平原那么近,很难想象这座山脉上的雨水,不会为印度河平原的形成作出贡献。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应该就是苏莱曼山脉了。有了这条给伊朗高原东部围边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南部众多河流的归宿,就只能是赫尔曼德河下游盆地了。不过,苏莱曼山脉并没有完全封堵住兴都库什山脉与南亚次大陆之间的地理联系。很快我们就会看到,苏莱曼山脉的北端,与兴都库什山脉东部之间,拉开了一个缺口。通过这个缺口,兴都库什山脉东南麓的河流(加尼兹河以东)得以汇集,并最终注入了印度河。
这样一条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与南亚次大陆之间的河谷,不仅天然成为了二大板块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提供了水源充足,地势相对平缓的低地绿洲,用以战略控制这个兴都库什山脉地区的东大门。至于它的名字,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那就是“喀布尔”。虽然我们都习惯交这个地缘标签,理解为阿富汗的首都。但事实上,它也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一条能够为中亚——南亚交通提供便利的河流的名字。
能够借由喀布尔河谷,进入印度河平原的旅行者,并不一定要走“塔尔纳克——加兹尼河谷”路线。因为喀布尔河谷所处的位置,正好对应了兴都库什山脉的最薄弱处。那些从吐火罗盆地而来的族群,也同样可以在这个点上,寻找合适的山谷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并最终进入印度河流域。当年的亚历山大就这样做了,只不过它的路线有些怪异。为了让波斯帝国最后的希望破灭,由锡斯坦沿兴都库什山脉南麓攻击至喀布尔河谷的马其顿军队,在攻击印度河平原之前,先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扫荡了吐火罗、粟特地区(波斯的末代君主逃亡至此)。然后主力再挥师南下,去到印度河平原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
真正代表北方势力,由吐火罗盆地南下,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喀布尔河谷的,是我们的重点分析对象——大月氏人。大月氏人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中叶,开始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并最终建立北至锡尔河,南至恒河的“贵霜帝国”的。然而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大夏或者土著化的希腊人建立了这个帝国。其实要从族群覆盖的角度看,这三个族群应该都参与其间了。毕竟大月氏人是没有可能,完全替代原有的土著民族的。但从政治角度看,这次征服仍然可以被视为是大月氏人的征服(参看清朝的情况)。
不管最终建立贵霜帝国的部族,在文化上到底认定自己为何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贵霜帝国对印度的渗透,是一次中亚对南亚的征服。在最初来自南俄草原的雅利安人入主南亚次大陆之后(约公元前1000年),大月氏人所主导的这次征服,算得上是又一次的地缘大事件了。不过雅利安人凭借先发优势,以及为保障自己民族血统纯净的“种姓”制度,保证了自己印度主体民族的地位没有受到冲击。而类似大月氏人一类的后来者,在衡量过利弊之后,也都满足于在这个体系中,获得一个掌握实权的“刹帝利”阶层的亚种姓。也就是说,在能够保证获得最高政治权力的同时,并不需要一定要消灭雅利安人文化代言阶层——婆罗门。类似情况,其实在满洲入主中原也发生过。只是华夏体系没有一个这样固定的模式,来吸收、隔离不同民族,满洲人最终所做的努力,在三百年后还是付诸东流了。
大月氏人之所以等待了上百年时间,才开始南侵。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糟糕的政治体制。与大部分的游牧民族一样,大月氏人内部也是以部落的形式各自独立存在的,史称“五翕侯”。也就是说,入主吐火罗盆地、粟特地区的大月氏人,内部被分割成了五块(康居内部也有五小王)。一个草原部族,内部是否独立成块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这些独立的部落能否因一个强势的核心部落而形成合力。就这一点来说,匈奴人做到了,蒙古人也做到了(他们因此而能够让其他受其统治的部落,冠以他们的族名)。而这些各据一片绿洲以自给的大月氏部落,最终也有一个部落做到了,他就是五部之一的贵霜部。
贵霜部在崛起并统一其他四部之后,他们的族名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成为了整个政权的名称。因此而建立的政权,也就被叫作“贵霜帝国”了。关于在兴都库什山脉以北时,月氏五部之间是如何分割那些绿洲的,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在他们统一在“贵霜”的旗帜之下,开始进入兴都库什山脉之南后,这些即使改变中亚——南亚地缘关系的入侵者,最终是循什么样的路径,攻入印度河平原的,却是有迹可循的。这当中,喀布尔河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于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径,沿途又有哪些地理单元可以提供战略支撑,我们下一节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