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节

    从整体环境来看,费尔干纳盆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业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从俄国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费尔干纳那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需要特别改变。对于整体上缺乏人力的中亚地区来说,类似费尔干纳盆地这样的板块,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粮食,也能为帝国补给更多的人口。因此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后来的红色苏联,玩他们在费尔干纳以及适合农耕的河中地区,做的更多的是加强当地的农业属性。通过兴修大坝、水库、运河等水利设施,最大限度的利用那些天山之水种植农作物。至于为中亚发展工业的任务,就交给那些农业基础相对较差的低地了。具体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就是境内的两条重要低地带:环费尔干纳低地带与楚河河谷,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结构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地缘使命。前者继续依赖上天赐予它的自然条件,成为吉尔吉斯坦的粮仓所在;而后者则成为了吉尔吉斯的工业中心。
    楚河河谷能够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工业中心,河谷内的“比什凯克”城能够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并不仅仅是因为它那相对较差的农业条件,所带来的后发优势。能够在政治、经济结构中承担主导作用,更多的是源自于楚河河谷的地缘枢纽地位。即使只从经济的角度对比,楚河河谷在物流、交通上的优势,也足以让它比被封闭在费尔干纳盆地边缘的天山西麓低地,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换句话说,即使不是计划经济的苏联人来负责吉尔吉斯各板块的内部分工,楚河河谷和环费尔干纳低地带,在吉尔吉斯斯坦内分别承担工业、农业中心的命运,也很难改变。
    毫无疑问的是,尽管吉尔吉斯人在古典时期的原始属性,是以山地牧场为根的游牧民族,但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吉尔吉斯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南北两块低地。而占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土绝大部分面积的高山地带,在行政、政治话语权上更多的是处于从属地位。我们甚至能够很明确的为这个高山之国,在天山上划出一条地缘分割线来。事实上,这条地缘分割线已经很明显的存在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行政版图上了。除了纵深广阔的纳伦河谷(仅指上游河谷)以外,其他流入费尔干纳盆地的河流,以及它们所依附的山地,在行政上被分割为了三个州:即北部包括恰特卡尔山——库马拉山山地大部,以及对应山前低地带的“贾拉拉巴德州”(不是新闻里经常听到的阿富汗城市);中部包括费尔干纳山分水岭以西地区,以及阿赖山东段北部的“奥什州”;最西南部则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西南角的“巴特肯州”。
    说到这个“巴特肯州”,其结构倒是非常奇特。在1999年10月13日之前,它还是奥什州的一部分。不过它的奇特之处并不在于它的年轻,而在于该州境内有四块飞地,其中三块隶属于乌兹别克斯坦。最西侧一块,则归属于塔吉克斯坦。不用说,这种让人抓狂的结构,又是苏联人当年内部平衡的结果(比如最东侧那块叫“沙伊玛尔丹”的飞地,据说当年就是为了给乌兹别克人找个山地渡假区,而划给乌的)。不管当年俄国人这样做,到底有没有让中亚各民族共和国互相牵制的意思在里面,他们给中亚各国留下的犬牙交错,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政结构,足以让中亚各国花几十甚至上百年时间来消化了。
    怎么管理那些飞地,成为了中亚各国头痛的问题,相关的置换方案也经常被加以讨论。不过相比国家内部分裂的风险,这些看起来不那么美的飞地,就算不上大问题了。刚才我们也说了,我们甚至可以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上,明确看到这条内部分裂的地缘分割线。当我们把视线停留在贾拉拉巴德州与奥什州的东部边界上,并对照相关的地理参照,相信这条地缘分割线就已经呼之欲出了。它就是费尔干纳盆地的东部边界,费尔干纳山的分水岭。以及恰特卡尔山——库马拉山与塔拉斯山的分水岭。而这条地理分割线,所隔离出来的环费尔干纳盆地存在的三个州,被称之为“南方三州”。相应的,以楚河河谷所在的“楚河州”领衔的,包括塔拉斯河上流河谷的“塔拉斯州”、伊塞克湖盆所在的“伊塞克湖州”、纳伦河谷所在的纳伦州,在内的就是“北方四州”了。
    其实,如果我们不清楚楚河河谷在北方乃整个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地位,按照上述地缘分割线来切割吉尔吉斯斯坦的话,大家可能会认为双方应该被贴上“西部三州”和“东部四州”的标签了。不过,当我们了解了低地的核心地位后,吉尔吉斯的所谓南、北之争就能够理解了。只是还有一个问题,仅仅是双方在工、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就足以造成内部分裂的风险吗?当然没那么简单。从地缘角度,最起码还有两个原因,直接造就了吉尔吉斯斯坦南北对立的局面。
    首先从地理联系来看,吉尔吉斯一南一北的两条核心低地带,要想跨越核心高地区沟通是十分困难的。无论是楚河州的居民想到费尔干纳去旅游,还是生活在南部低地的居民,想去首都比什凯克。沿天山山麓,围着费尔干纳盆地北部那片山地绕一圈,难度都会更低。只是要想经过这样一片山前低地,沟通吉尔吉斯斯坦南北的两个核心低地区,你必须穿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国家。即使没有这些地缘政治上的障碍,仅从地理联系来看,这种相隔几个地理单元的绕行,也足以让二者的地缘关系变得疏远。
    其实如果吉尔吉斯人还维持原始的游牧生活状态,南北两边低的之间的交流问题,并不会那么突出。山地牧场的核心地位,足以让吉尔吉斯人以山地为核心,辐射边缘低地。现在的话,在经济上不可避免边缘化的山地区,注定不能承担联系纽带的作用了。
    地理上的分割,并不总是会造成势均力敌的分裂状态。如果一方实力够强的话,即使一方在地理结构上,完全与核心区分离,通常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分裂的风险。比如美国人就不必担心夏威夷会有从美国分裂出去的风险。从面积上来看,所谓“南方三州”,所占据的不过是吉尔吉斯斯坦西部,那包含两个突出部的反C型地带。似乎很难对抗土地面积上占绝对优势的北方四州。但请不要忘了,衡量实力最重要指标的并不是国土面积,而是能有效承载人口的国土(想想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加拿大)。从这个角度说,南方三州那条低地农业带,所能承担的人口要远高于楚河河谷。在吉尔吉斯斯坦550万的人口当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口(约260万)生活在南部地区(主要是低地带了)。
    差不多一半一半的人口结构,明显的地缘分割线,吉尔吉斯斯坦内部的地缘分裂风险,在苏联时代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为了平衡双方的矛盾,俄国人甚至采取让南北地区轮流出任总统一职的办法(北方核心楚河州,以及南方核心奥什州)。而在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北方出总统,南方出总理也成为了一个惯例。只是在“民主”政治的大旗下,之前依靠俄国人威权治理,而维持的平衡状态,已经变得十分脆弱了。任何矛盾,尤其是事关每一个人生存的经济问题,最终都有可能演变为依地域划分敌我的对抗。而这还不是吉尔吉斯斯坦所面临的唯一问题,在南方三州内部,同样面临着另一种性质的分裂风险。至于这个风险是什么,是否仅仅作用于吉尔吉斯斯坦内部,我们下一节再解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