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节
日期:2012-07-1910:35:45
作者:sunfish1402回复日期:2012-07-1902:13:36
回复
楼主,一个问题请教。
关于古代作战兵力的问题。史籍中对战争描述动辄十万以上规模的兵力,以古时的人口情况、兵力动员能力,后勤保障及运输能力,否可能和必要?
感觉中国古时文献对数字使用往往比较感性,基本上数字的使用经常不是为了定量而是当形容词使用。“胡取禾三百廛兮?”是典型代表,在各类史书中在涉及战争时,发兵百万、杀敌上万、血流成河等更是常用,其实都不是为定量描述实际情况而是以定量的方法去定性说明。
我没做为专门探究,但一个感觉是实际实况为史书描述数字的十分之一也许差不多。比如说数十万,则为数万;数万则为数千。大多数战争参与兵力应该是万人级的规模而不是经常被描述的几十万人规模。当然,后面跟着数倍的运粮“民伕”是必要的。
不知楼主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嗯,中国古代缺乏数字管理是一个事实。一些历史记载的数据,虚指、不实的成份也比较高。这种种数字模糊化的管理态度,甚至也影响到了现实的政治。比如日本人当中否认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那部分人,相当成份是对30万的数字有疑异。并由此进而怀疑到事件事情的真实性。
不过就中国古典战争而言,动辄动员数十万的战役,还是比较多的。无他,人口基数大。当然,这些被动员的人当中,真正用于作战的比例是不高的。一般来说,在正式的军队中,真正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士兵,比例约为7成左右。(维持补给线,还需要数量更为庞大民夫)。在乱世军制不严时,那些倍数于正式军队的,从事补给的民用人员,往往也会被概数进去,以充声势。而这种被记录为数十万规模的战争,真正打仗的其实就只有几万了。象历次所谓的“农民起义”,往往被记录为数十甚至上百万的规模。就更是把随军移民的,老弱妇孺都算进去了。这种“义军”,如果碰上两三万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失败是很正常的。
由于中国历史太长,发生的战争也多,我们的确很难判断,那些大规模战役中的数字,到底有多少真实性。不过不用怀疑,整体上中国历史中的战争规模,绝对是世界历史中最大的。包括象先秦那种人口基数下,数十万兵员参加的战役,也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些关乎国运的战役中,双方的动员能力都达到的极限,并最大程度的淡化了军、民之间的区别。比如秦人在长平之战中,为了向前线补给,就把运输补给的民夫,本身也变成了“补给品”。既这些人到达前线交付所运物质后,不用再回去,而是就地编入作战部队。这种情况下,双方所动员的一切力量,都有可能投入一线作战当中,数十万军队的规模也算不得虚指了。
日期:2012-07-2016:36:11
在汉军骑兵,追击匈奴南侵部队至楼烦关北,并在与匈奴左、右贤王部接战中,取得胜利时,匈奴人与代地的叛军也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应对汉军主力的北上。从代国试图割据的角度看,如果能够在忻定盆地之南,据点以自守的话是最好。这样的话,叛乱的代国才有本钱与汉军长期拉锯。当然,如果事实上无法阻挡汉军的北上,在雁门、楼烦一线设防。也就是依托恒山山脉,控制大同盆地及其以东,至太行山脉一带,仍然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这一切的构想,都是在得到匈奴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否则以代地的实力,是无法与整个帝国对抗的。
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在南侵的过程中,应该也已经观察到了恒山山脉对山西高原所起的分割作用。如果匈奴人有入主中原的企图的话,大同盆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农耕区的突出部。在这里,游牧帝国有足够的资源,学习更高一层级的华夏文明,并为下一步争夺中央之国的控制权作足准备。事实上,在后来的历史中,大同盆地以及东部的辽河下游平原,作为最北部的农业区,曾经多少为游牧、渔猎民族承担这样的战略任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鲜卑人和满洲人。正是在这两个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边缘板块,这两个边缘民族,完成了政治、文化上的华丽转身。
大同盆地和辽河下游平原,之所以屡次成为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准备基地,和他们的地形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辽河下游平原北部的平原结构,使得无论是东北渔猎民族,还是沿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东进的蒙古游牧民族,都很容易对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大同盆地北部的丘陵地形,也同样不足以抵挡住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相比之下,阴山东麓这些丘陵地带,所自然生长的草场,对游牧民族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更加有利。
基于大同盆地以及下辽河平原,在防御上的困难程度。一旦中央帝国内部的整合度不够高时,是非常容易被放弃的。帝国的统治者们,会认为把资源投入到两个边缘农业区南部的恒山、燕山两大山脉之上,费效比会更高。当然,如果帝国真的决定把长城,收缩到这一线的话,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所面对的就不会是纯粹的“游牧”(渔猎)帝国了。这些得到属于自己的农业区补给的边缘民族,在适应定居生活,并在农业区变得更“文明”些后,大部分都会尝试成为真正的华夏之主。
作为最早建立游牧帝国的匈奴人来说,他们还没有这么高的政治理想。定居和据城以自守的方式并不是他们所喜欢的。匈奴人对于进入农业区的渴望,纯粹是出于原始的“渔猎”兴趣。在之前韩王信与汉军的决战中,匈奴人并没有真正“帮忙”,而现在对于帮助代国叛军稳定防线,同样也不会有兴趣。正是因为匈奴人并没有兴趣,帮助代国人稳定防线,因此集结于恒山山脉南部“代谷”的匈、代联军,在汉军主力开始北上时就主动撤退了。甚至于有雁门、楼烦之险的恒山山脉,也没有成为拉锯战的战场。促使匈、代联军没有稳定恒山防线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汉军的骑兵在追击回撤匈奴人的过程中,已经突破了楼烦关,并开始向东收复失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执着于建立恒山防线的话,匈、代联军在战术上会受到汉军的两面夹击。
既然作为大同盆地南大门的“恒山山脉”,对于汉军来说已经不再是天险,那么汉军完全收复大同盆地应该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即使面临数十万汉军压力的代国人,他们可以选择的是在大同盆地以东,蔚县盆地——张家口盆地一线设立防线。这一地区也是“代”这个地缘标签,最初出现的地区。在赵国和秦帝国的行政区域中,被称之为“代郡”。只是这样一个,两面承受压力的(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由一系列小型盆地所组成的板块,如果没有匈奴人的强有力支持,基本是无法达到割据要求的。
在轻易放弃大同盆地之后,那些不愿意融入汉帝国的赵国遗民,一定会为即将到来的压力感到惴惴不安,但对于匈奴来说,却是让自己在战略战术上,置于了更加有利的地位。已经占据并经营河套平原,阴山东部草场(分为“阴北丘陵”“阴南丘陵”两个地理单元)匈奴人,能够对大同盆地造成全面的压力。换句话说,他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随时出击占据大同盆地的汉军。这比起以自己所不熟悉的,大同盆地农业区为基地,和忻定盆地的汉军展开拉锯战,要更容易发挥匈奴人的优势。
从匈奴人的后来的表现来看,在放弃恒山防线,让汉军轻易突进到整个大同盆地之前,匈奴人就已经做好了在大同盆地与汉军进行决战的准备。也就是说,这次主动后撤是一次“诱敌深入”战术的成功实践。可以提供佐证的是,当刘邦同样对与匈奴决战感到不安,并急于了解匈奴主力实力时。匈奴人在代谷一带并没有集结自己真正的主力,而是将一些老弱之军放在汉军情报人员,能够窥探到的地方。这种故意示弱的做法,不仅骗过了汉军的情报人员,也骗过了刘邦以谈判为名,派往匈奴营地的外交人员。在十几批出使匈奴的使臣,都汇报出同样的结论后。刘邦终于相信,挡在他面前的匈奴人,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强大。
并不能十分确定,匈奴人之前的快速后撤,以及在楼烦关北与汉军骑兵所展开的接触战,是否也有故意示弱的成份。但从结果来看,这些或主动或被动的示弱战术结合在一起,足以让刘邦产生了轻敌的想法。当北出楼烦的汉军骑兵,回报他们在大同盆地的军事行动异常顺利后,刘邦决定不再跟随行动相对缓慢的步兵步队(数量占大多数),而是快速北上与骑兵部队汇合。而这个时候,汉军的骑兵已经由马邑向西,收复了大同盆地东部最重要的据点——平城。平城的收复,也意味着整个大同盆地重新回到了汉帝国的控制之中。接下来刘邦所要思考的是,是先向东剿灭收缩于代郡的叛军。还是先向西、北方向,寻机与匈奴人展开决战。
到达平城与汉军骑兵汇合的刘邦,究竟是怎么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我们并无法得知。因为接下来,汉军就会发现,战争的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从刘邦进入平城的那一刻起,一张早已为他准备好的大网,就开始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