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
日期:2011-03-0301:20:06
从战略上看,秦国的优势已经是无可逆转了,其一国的实力足以同时应对两三个国家的攻击。在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秦国也并没有停止东进的步伐。事实上对于秦国的百姓来说,战争是绝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为如果因军功而受爵的话,就可以使自己一家人马上步入有产阶级的行列。而为了长久的保持这项制度的活力,因军功所援的爵位并不能世袭。看来秦人也知道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太多了,会消弱国家的竞争力。有鉴于此,秦人在战后的恢复期总是要比其他国家要短的多(个体的主动性强)。
作为秦国东进的正面对手,韩、魏二国自然是优先被攻击的。韩国当然是不值一提了,而魏国信陵君病亡后(前243年),最后的希望也随之而去了。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魏国在河北平原、河济平原节节败退,基本被也象韩国那样,被压缩到了济水以南,成为了一个奄奄待毙的国家。按说这个时候,赵国应该要对这二个三晋兄弟施以援手了,否则唇亡齿寒,亡了韩、魏,赵国也没有独活的道理。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国,却在北线应对另一场战争,暂时还无暇顾及韩、魏的生死,因为燕国又一次的对赵国发起了攻击。要说在秦国一统天下的意图已经很明显的现在,燕国的这种“内斗”的确让后世之人感到很不应该。不过这也就是人性的弱点,在火没有烧到自己眉毛时,总是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多些。从燕国的地缘位置来说,他们向北已经没有拓展空间了,除非燕人觉得蒙古高原或者东北平原能够种出粮食来。如果要向南拓展战力纵深的话,就只有打赵、齐两国的主意了。抛开实力不说,从目前的国际关系来看,攻击齐国在政治上风险会相对比较大。因为秦、齐两国已经结成了战略联盟。虽然这个战略联盟所达成的状态是一个折中方案,即齐国始终保持中立状态。但如果燕国主动攻击齐国的话,那么秦国在外交上势必会表态支持齐国了(派援军也是很有可能的)。这样的话,本身处在秦国攻击区外的燕国就等于引火烧身了。所以的话,如果燕国想扩张的地盘,就只能打赵国的主意了。
从实力上来看,燕国比较赵国还是差了些火候的。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国已经成为了抗秦的主力,西线承受在巨大压力,在信陵君领导的那次合纵攻秦行动中,虽然暂时的把秦国赶到了函谷关以西,但秦国随后就开始了报复行动,将战火重新燃烧到了中原腹地。而赵国在河北平原的利益,虽然暂时还没受到太大影响,但借合纵攻秦的胜利重新收复的晋阳,也在第二年就重新被秦国所攻克(前246年)。同时,赵国在西北方向,还是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匈奴。在这种格局下,燕人认为赵国不大可能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应对来自燕国的蚕食。另外在政治层面,即使燕国此举不是与秦国达成默契的表现,但最起码不会得罪这个超级大国。只是燕国还是低估了赵国的战斗力,这一次的攻赵之举和十年前那次落井下石的侵赵结果一样,又一次以大败而告终(前242年)。
虽说燕赵之间的胜负,于整个中央之国的地缘格局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但赵国这次大胜燕国,却让赵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回头来帮助他的三晋兄弟了。很自然的,在东北战场取得大胜的赵国成为了这次合纵(前241年,也是战国史上最后一次)联盟的主导者。而除了燕国这个刚被打残的“小兄弟”外,齐国照例维持着他的“中立”。其实上一次魏国(信陵君)组织的那次合纵攻秦中,燕国倒是参与了,不过记错了,写成燕国没有参与。其实没有燕、齐,而有卫国的五国合纵是这一次。
由赵、魏、韩、楚、卫组成的五国联军,在这最后一次反攻中,战术的运用倒还算比较成功。吸取了前几次合纵攻秦功败垂成的教训,这次的联军并没有选择崤函通道这条线路。而是由河东渡过黄河,直取关中平原。也就是说,秦军重点防御的函谷关被绕过了。以前晋、魏两国据有河东的,倒是经常渡河攻秦。不过自从三晋退出河东以外,这条攻击线路已逐渐被人谈忘了,函谷关虽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但如果攻克了这个要点,秦国的东大门就等于被打开了。而由河东入秦的话,很可能在河东就会陷入一场拉锯战。
不过从赵国的角度看,和韩、魏,甚至楚国相比,他们对于直接连接中原与关中的崤函通道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如果让他们做组织者的话,最有可能的是由太原盆地出发,然后经由横穿吕梁山脉,由“蔺”地渡河进入陕北高原,然后再南下攻击关中平原。问题是现在太原盆地和吕梁山脉都已经是秦国的控制区了。因此赵国人所能想到的第二条攻击线路是,由上党高地突袭河东,攻击秦国。当然,所谓合纵攻秦,并不是说大家要集合在一起行动。当赵国由上党高地向河东发起冲击的同时,韩、魏、楚、卫四军可以由轵关陉向西攻击,最终双方在黄河西岸会师渡河。
从秦国方面来看,他们应该是没有想到诸侯们还敢反攻秦国,尤其是没有想到联军没有攻击大家都认定的天王山“函谷关”。因此在联军南北两路的攻击之下,措不及防的秦军退回了关中平原,而联军也破天荒的攻入了关中平原,渡过洛水,直逼咸阳。如果秦国是处在防御的一方,他们最少能够由河东、黄河、洛水布置三道防线,逐级抵抗,联军也基本没有机会攻击到咸阳东部。但问题是,秦军在战略上一直是处在攻击位,重点布防的区域也是在崤函通道一线。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秦军在战术上都是在做攻击准备,根本没有想到会遇到如此强大的反攻,让联军一下子插到自己的大本营附近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二千多年后的二战战场上,德、苏两国也同样上演了这一幕。从战略实力对比上来看,德国和苏联其实是处在同一数量级的。而苏联之所以在战争一开始兵败如山倒,被德军迅速攻击到自己的核心区,就是因为他们其实也在做着攻击的准备,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防线的构筑上。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差点被德国闪击得手。
如果说苏联能够最后耗死德国,很大程度利益于自己的战略纵深够大,资源够多(加上美国在物资上的支援),那么秦国的情况其实也是一样。五国联军攻击的越深入,反过来所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最终秦军在现在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一个叫“蕞”的地方(相当于咸阳的外围阵地),稳住了阵脚和联军展开了决战。和后来的苏德之战有所不同的是,秦国并没有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而是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了联盟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楚军身上。之所以选择将楚军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楚国是这个联盟中行军最远(客军中的客军),也是和黄土高原感情最弱的一员。无论是从战术上还是战略上,楚军都是最有可能先打退堂鼓的。而这种“联军”,与单一成分的军队,在组织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无法真正做到号令一致。一旦楚军被击溃,退出攻击序列,联盟中的其他成员也就无心再战了。
最终,这场被后人称之为“蕞之战”的,战国最后的合纵攻秦之战,还是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而接下来,大撤退的就是五国联军了。所谓来的快,去的也快。秦军也很快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控制范围。经由这次战役,秦国意识到,赵国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仍然是他们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因此秦国又一次的把攻击的焦点集中到了赵国身上。而这一次的赵国,不知道还有没有好运,再逃出生天了。
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