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
日期:2011-01-1415:48:23
秦国新的军事行动,是针对赵国的“武安”邑。这个以武安为名的城邑,虽然貌似应该是秦“武安君”白起的封地,但其实这个赵国城邑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白起得到这个荣誉称号只是因为他的卓越武功,而并非因封地而得名。实际上作为赵都邯郸西面重要的军镇,武安邑所起的作用,是以武拱卫都城的意思。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从一条高大山脉中穿过,进入到平原地区之前,总还要经过一片过渡的丘陵区的。而这片丘陵区之间,往往会包含一个小型的盆地区,作为到达平原地区之前的前站。如果说为平原地区所控制,那就是平原地区的缓冲区。象“井陉盆地”、“林州盆地”都是太行山脉东麓的,有类似战略价值的盆地。而武安邑(现在的武安市)所处的武安盆地,也同属此类。分割武安盆地与华北平原的那条南北向的丘陵带,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滏山”,在经由滏山南端的滏口之后,东出山西高原的人就可以沿滏水北上到达邯郸了。
由此可见,秦军攻击武安邑的战术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邯郸城里的赵国机动部队驰援阚与。这次进攻甚至也不能称之为佯攻,因为如果能够同时攻击下阙与和武安,秦国很可能真的将攻击方向换作邯郸。对于军事家来说,能够直取对方的核心地区,总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韩国稳定的的秦国站在一起。不过秦国如果两战皆胜的话,惯于事大的韩国,更应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秦国进攻武安的军队,并不需要从阏与城下出发,沿清漳水一线南下。已经收服了韩国这个小弟的秦人,完全可以从上党高地的核心区——长治盆地出发,横渡浊、清两漳水后到达武安盆地。当然,你不能指望韩国军队去执行攻击任务,就像德国人不能指望意大利人去主打任何一场战役一样。对于身份尴尬的韩国来说,他们其实也清楚如果赵魏两国被秦国所灭,自己绝对没有独活的可能性。如果双方能够保持力量平衡,对韩国来说是最有利的。
不管韩国人心里怎么想的,执行攻击任务的秦军倒也不用顾虑自己的后咱为韩国所断。现在就要看赵国人是怎么想的了。如果他们想去救援阏与的话,除了要在艰险的山路中行军以外,还要面临如果绕过已经攻击至武安邑的秦军的问题。而如果越国决定放弃阏与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以邯郸为中心,开始在邯郸西、南方向加强防御力量了,并且将与秦军决战的地点放在武安城下了。
就在秦国这边已经进逼至武安城下时,赵国这边终于作出了决定,由赵国名将赵奢领军出战秦军。不过在出征的赵军,即没有想办法驰援阏与,也没有与秦军决战于武安城下,而是在向西南方向行进了数十里后,甚至还没有出滏口,就开始停下来构筑防线了。如果这真是赵军的意图,那他们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最保守的方案,即准备以邯郸为基地,与秦军展开拉锯战。换句话说,在兵锋正盛的秦军面前,赵军已经没有了野战获胜的把握,想的只是据守邯郸城,以及沿漳水、滏水一线的赵南长城,与秦军展开持久战。在当年被魏国攻入邯郸城后,赵国已经花了数十年时间来打造邯郸城南的防御体系,秦国要想在短时间内攻入邯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鉴于秦军和他们的核心区距离过远,战略补给线存在诸多变数,赵国的这种战术虽然保守,但也非没有拖垮秦军的可能。正是由于赵国据邯郸以自守的方案,存在战术合理性,加之秦国过于相信自己的武力(否则也不敢搞“中心开花”战术了)。因此秦军相信了赵国已经没有救援阏与,甚至武安的想法。因此武安城下的秦军,开始放心攻击这座可以作为攻赵基地的城邑。
日期:2011-01-1501:13:43
正当武安城下的秦军已经确定赵军不会再驰援阏与,甚至也不会来武安决战之时,赵奢所带领的赵国军队却突然开拔,出滏口向西北方向穿越太行山腹地,直插阏与。其实也不能怪秦军被赵奢所迷惑,因为从战术上来看,在秦军已经逼至武安城下的时候,作这种穿插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即使当时不被秦军所发现,但如果不能够迅速解阏与之围,那么从武安回撤的秦军就会将赵军堵在狭窄的山路上,这支赵国援军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赵国国内对于赵奢这种作法也是反对者居多,这其中就以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的老将廉颇为主。在廉颇看来,秦军远道而来是客军,只要赵国据邯郸以自守,消耗不起的秦军必将后撤,除非他们回头把把韩国的上党给吞并了,否则秦国并不会在这场消耗战中占据优势。不过秦国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韩国就只能回到三晋阵营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