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
日期:2010-11-2523:20:21
有关“苴国”的情况,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很陌生。因为在我们的概念里,四川盆地应该是由巴、蜀两分天下的,怎么又冒出来了个“苴国”。其实对于这个国家,我们之前已经做过一些交待,它实际上是蜀国封建在四川盆地北部的一个藩属国,为的就是控制入川的蜀道。苴国最初封建的位置,是在现在的四川省广元市一带,国都叫作“土费城”(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说“土费城”大家可能就更不熟悉了,不过后来秦人来了之后,在这里设置了四川盆地第一个县,这个县的名字就要著名的多了,叫作“葭萌”。如果还想不起来的话,可以回忆一下《三国演义》,里面张飞与马超大战的地方就是这。
如果从地理结构上来看,葭萌这个点正好位于嘉陵江上游两条支流的交汇处(支流的结构,后面会分析)。也就是说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来,如果想沿着嘉陵江入四川盆地的话,“葭萌”都是一个节点。过了这一带以后,就可以进入四川盆地腹地了。
从地缘关系上来看,葭萌与巴国的联系,显然要比蜀国更为紧密。一则是它属于嘉陵江沿岸城市,与巴国一衣带水;二则是葭萌所处的地理环境,还是属于山地,更适合巴人而不是蜀人生存。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蜀人正是从巴人手中夺取了这个战略要点,并设置了“苴国”这个藩国以为屏障的。而巴国之所以会丧失了个门户,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要应对东线的楚国,从长江水道上所带来的压力。并且在楚国逐个夺取巴人的盐泉之后,巴人的整体实力也已经大不如前了,在这种情况下,将保卫四川盆地北方门户的重任“移交”给蜀国,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按照常理来说,蜀国在取得了嘉陵江上游的地缘优势后,应该顺嘉陵江而下,逐次攻击巴国的核心地区,直至江州(重庆)。问题是对于蜀国来说,这样做的收益太小。做为一个已经成功由渔猎转型为农耕民族的国家,能够出产更多粮食的低地才是蜀人所渴望的。而巴人在川东的那些山地,显然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也许巴人的盐可以让蜀人决心放手一搏,毕竟蜀国也要从巴人手上买盐,巴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好日子,也有蜀人做的贡献。不过那些盐泉所处的位置,让习惯了平原地区生活的蜀人想想都可能会头疼,就算占的了一时,在剽悍的巴人袭扰之下,也很难长期据有。更何况盐泉这块肥肉,已经被更为强大的楚国盯上了,再费力的攻击巴国,很可能为楚国做了嫁衣。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唇亡齿寒”这句成语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但如果巴国亡于楚的话,蜀人闭着眼睛也能想到下一个会是谁。
有鉴于此,蜀国在攻击入嘉陵江一线后,并没有再把注意力放在巴国身上(让巴人去和楚国纠缠好了),而是沿嘉陵江向北渗透,去建筑新的河谷平原去了。
如果苴国仅仅是为蜀国看守门户,苴国也许并不会有挑战蜀国宗主权的想法和能力。不过在它立国之后,北面位于秦岭和大巴山脉之间的“汉中盆地”也被蜀国所控制了。
关于汉中盆地的情况,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解读。这个位于几方势力交汇点上的地理单元,一直是几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秦人也曾经渗透进来。而蜀人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间点上向北扩张,很大程度是因为秦人的战略重点在东线,因为这个时候,秦人与魏国在河西地区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了。根本没有精力和兴趣,跑到秦岭以南去争夺这块化外之地。问题是,无论蜀人封建出去的苴国,在蜀人征服汉中盆地的过程中,发挥了何等的作用。从地缘位置上来看,身处成都平原的蜀国贵族都无法直接控制汉中盆地。也就是说,汉中盆地成为了苴国的控制区。这无疑极大的增强了苴国的地缘实力。
日期:2010-11-2600:43:24
蜀人所寻找的“新大陆”在秦岭和大巴山脉之间,如果从山脉的角度为之命名,可以称之为“秦巴谷地”;而如果从河流的角度关注它,则可以标注为“汉水谷地”。从大的地理结构来看,这条谷地的位置,是在渭河平原(关中盆地)与四川盆地之间,秦岭——大巴山脉(又可细分为米仓山和大巴山)就是这三个地理单元的分割线。
蜀人在北出“葭萌”之后,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条是顺着嘉陵江的西缘“白龙江”上行;另一条则是沿着嘉陵江的东源北上(这一路现在也被认定是正源)。如果从两条路线所指向的地理单元来看,西线显然没有太大潜力。因为白龙江等于是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上行(岷山东麓),走这条路线,沿途的地貌基本都是高山峡谷,整体的农业潜力还不如川东。更为危险的是,白龙江本身的水量很大,就算你想开发白龙江那狭窄的谷地也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是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危险也依然没有完全解除。如果大家每天看新闻的话,应当对“舟曲”县这个名字有印象。今年8月7日22点,位于白龙江上游的舟曲县发生了特大泥石流,泥石流阻断了白龙江并形成堰塞湖。共计造成了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这次灾难的形成,固然与白龙江沿岸的过渡开发,植被减少有关,但白龙江水系的水量,和峡谷的落差可见一斑。对于先秦时期的人来说,还远没有到人口爆炸的程度,因此并没有必要冒险去开发这类地区。
白龙江河谷虽然本身没有太大开发潜力,不过沿着它一直往北走的话,倒也可以到达陇西高原的西南边缘。因为从地理结构上看,白龙江的上游河谷(舟曲以上),可以视作青藏高原与陇西高原(也相当于是与黄土高原,因为陇西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的分割线。只是就算蜀人对陇东高原感兴趣,而且还敢对秦人的“祖地”下手,也没有必要走这条线路,因为相对更容易通行的嘉陵江东源,正可以直插陇西高原的核心地区(高原东部)甚至关中盆地。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白龙江在历史上,就没办法发挥战略性作用了。毕竟它也能够提供一条可能选择的道路,因此为了保证陇东高原的安全,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国,也还是在白龙江中游设立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武都道”,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陇南市。而武都在一千年之后的三国末期,有机会成为了决定中央之国命运的关键地区。由秦人故地出发的魏国人“邓艾”,就先到达了白龙江河谷。不过他和他的敢死队们,并没有顺着河谷继续向南走,因为那样的话等于还是要面对四川盆地的北大门“葭萌关”。而这个天险,恰恰是魏军想要绕过的。
邓艾之所以能够奇袭蜀汉得手,就是因为他“不走平常路”的选择,因为他没有按常理选择顺河谷行军,而是由“武都”(陇南)渡过白龙江,翻山越岭绕过了蜀道天险,插到了正面防守的蜀军的背后。这条新开辟的小路,史称“阴平道”。刚才也有朋友留言希望能够标示出。不过这条道路的开发已经属于三国的事了。我们还是遵循历史的轨迹,来探究一下秦、蜀之间的沟通路径吧(可以提示一下,在武都也就是现在的陇南市下面,有一个“文县”,在当时叫作“阴平”,是阴平郡的郡治)
日期:2010-11-2601:42:40
从地理结构来看,无论是秦人想入主四川盆地,还是蜀国敢对陇西、关中有想法。他们都必须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即使沿嘉陵江东源能够开辟出道路,这样长距离的,连续翻越山高林密的秦、巴山脉,在古典时期也是很难做到的(从广元到天水或者宝鸡,差不多都接近四百公里了)。这样长的攻击路线,并且所依仗的是中央之国核心区最难行走的道路,如果在中间没有一个有自给能力的地理单元,为秦、蜀之间的沟通作跳板,秦蜀双方,都很难对对方构成实质性威胁。而这个跳板的任务,则当任不让的落在了秦、巴山脉中间的这条谷地之上。
从地势来看,秦巴谷地所包夹的汉水流域,还是有一定纵深,来淤造平原。而冲积出来的平原,虽然比不上关中和川西的规模,但也有相当的体量。只不过整条汉水谷地,并不是一片连贯的平原区,其由西向东又可以分为汉中盆地、安康盆地等地理单元。而秦、蜀双方所关注的,主要是汉水谷地西端的“汉中盆地”。这一方面是因为汉中盆地在汉水谷地诸单元中体量最大,另一方面更因为它的位置贴近嘉陵江。无论是秦人还是蜀人,如果选定嘉陵江沿线为渗透路线的话,汉中盆地都可以作为中继站和攻击对方腹地的桥头堡。
对于位于秦岭以北,控制了陇西高原、关中盆地的秦人;与位于大巴山脉以南,控制了四川盆地西半部的蜀人,渗透入秦巴谷地的机会是对等的。这个对等不仅仅在于双方到达汉中的直线距离差不多,更在于秦岭和大巴山脉这两条山高林密的山地,通行难度都非常大。因此汉川盆地也成为了秦、蜀双国博弈的焦点地区。有时候位于川东的巴人也会参与进来,不过坐拥资源的他们,对于那些农耕民族视若珍宝的平原,并没有太大兴趣,即使是参与进来,也基本是打完了就走。
由于秦、巴山脉的阻隔,汉中盆地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并孕育出过本土的地缘力量,而在外部势力未介入之间,生存在汉中的族群叫作“褒”,他们所建立的“国家”也就叫作褒国。看见这个“褒国”,大家不应该感到陌生,因为那个引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并间接导致西周灭亡的美女“褒姒”,就是由褒人所献(所以汉中的地缘标签,在史书中有时也被标注为“褒汉”)。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汉中盆地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地理单元,最起码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和秦岭以北地区有过密切的交流了。
由于关中地区在中央之国的优势地位,因此汉中盆的的褒国优先打通与它的交通路线,并参与进周人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不过这种相对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的风险,因为既然褒人有办法穿越秦岭进入关中盆地,那么反过来关中的人,想渗透入汉中盆地也同样可以沿着相同的线路反方向行走。
虽然秦国最终还是成功的渗透入了汉中盆地,并将褒国灭掉了。但秦人并不是第一个由关中渗透入汉中的族群。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支同属华夏的部族做过尝试了。他们就是平王东迁后的一部分郑国遗民。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