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节
日期:2010-11-2400:49:45
说到四川盆地的盐,相信对中学地理还有印象的朋友,首先会想到“自贡”。自贡这个地方,有两个东西比较出名,一个是恐龙,另一个就是“盐”。在中国核心区的内陆地区,自贡算是最主要的盐产地了,也有“盐都”之称。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自贡一带位于沱、岷两江的下游,川中丘陵的南部,在战国时代亦属于巴、蜀势力相交的区域。虽然我们昨天谈到了盐的重要性,但自贡一带并没有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这种结果相信会出乎很多朋友的意外,因为从地缘位置来看,如果这里有这种丰富的盐卤资源,没有理由不成为巴、蜀竞相争夺的目标。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自贡的盐卤资源当时还没有被发现。
我们昨天也说了,在战国时期内陆的盐井多称为“盐池”或者“盐泉”。古人在用词方面是非常精准的,因为上古所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盐卤,都是随地下水自然溢出的,然后汇入河流(如三峡巫盐),或聚成盐水湖的(如运城解池)。发现和利用这种类型的盐卤,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所以也最先被人类所利用。而自贡的盐卤资源则在地下,需要钻井才能得到,开发的时间也自然靠后。从逻辑的角度推断,自贡的地下盐卤资源,应该是在开挖水井的过程中被发现的。虽然不能确定谁是最早的发现人,但可以确定的是,自贡的采盐历史,最早所能上溯到的朝代是东汉时期。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巴蜀之地还需要从那些山谷之中流淌的盐泉,来获取食盐。
日期:2010-11-2401:25:49
在巴人控制了巫盐之后(宝泉山盐泉),他们又在川东沿长江一线,相继找到了“彭溪”(重庆云阳县)、“涂进溪”(重庆忠县)等盐泉;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中,得到了伏牛山(重庆彭水县)、清江盐泉(湖北长阳县)。这些盐泉的开采利用,无疑极大的增强的巴人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当时,巴人的这种生存方式,被视作“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异类。
有了险峻的山势作为屏障,便利的水道以为外联,加上这天赐的盐矿资源,巴人能够在农业条件要好的多的蜀、楚两国之间生存下来,并成为左右长江流域地缘格局的重要力量,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巴人的这种点状分布的盐矿资源,在给巴国财富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因为它也让对手的目标更加明确。即如果你有办法从巴人手中夺取这些盐泉,那么巴国的衰弱也就在朝夕之间了。最终终结巴国财富神话的不是占据上游优势的蜀国,而是那个长江中游的霸主楚国。楚人对于巴国控制区的渗透,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在这样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想要一战而功成就很难的。
楚国对于巴国的蚕食,有两个战略方向,一个就是由夷陵溯江而上,逐步拔除巴人在长江两岸的据点,进而向巴国的纵深渗透。其战略以控制长江水道和盐泉为目的;另一条攻击路线则在南线,也就是从现在的湖南(因在长江之南,古称“江南”地。后来的江南在当时是“江东”,三国时期还是这样的划定)向西,先控制湘西的那些山地,然后再逼近长江,最终让楚国的控制区边成一片。而楚国在控制了现在重庆、贵州、湖南交界的这片山地之后,也和在三峡地区一样,设立了一个郡级机构来管理,叫作“黔中郡”。关于黔中的具体情况,我们以后在秦攻楚阶段会有具体解读(到时候还会顺带说下最近炒得很热的“夜郎国”)。今天的重点,还在于楚国对于巴国核心地区,究竟渗透到了什么程度。
日期:2010-11-2402:14:35
楚人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三峡地区渗透的,不是十分确定。不过肯定要早于公元前340年。因为在那一年,有一个二千多年后,仍然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伟大人物——屈原在楚国诞生了,而屈原的出生地“秭归”就在三峡中的“西陵峡”边上。如果从夷陵出发,向三峡地区渗透,秭归应当是最先被楚国收入囊中的地区。
说到屈原,还有一个传说与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鱼复”有关,说的是屈原投汩罗江死后,江中有一条神鱼,感其忠义,带着屈原的尸体,从汩罗江经洞庭湖进入长江,再溯江而上,想把他送回故土秭归,结果不认识路,等到了三峡的西头(现在的奉节)才发现游过头了,结果又返身回游,最终把诗人的遗体送回了秭归。这个传说倒是很好的从逻辑上解读了“鱼复”之名的来历,不过听上去更象是后世附会之言。至于说鱼复之名,究竟是得自巴人,还是楚人,倒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我们来说,知道这个点的战略地位就行了。
对于楚人来说,控制了鱼复也就相当于控制了整条三峡水道。而在此之后,除了沿两岸那些长江支流,渗透入三峡地区的山地,并最终控制盐泉以外。楚人也并没有放弃继续向长江上游渗透的机会。因为如果想彻底控制巴国的产盐区,光控制三峡地区是不够的。最终楚国溯江而上的渗透,止步于一个叫作“涪陵”的据点。
涪陵作为一个地名,想来很多朋友不会陌生,特别是喜欢吃榨菜的朋友。在巴国控制时期,涪陵除了是地缘中心——江州(重庆)在东线的最后一个江防据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巴国历代君主的安葬地点。所谓涪陵的“陵”字,也正来源于此。不过这条防线,最终还是成为了楚国进攻巴国核心区的桥头堡(命运和被魏国所占的,宋国的“襄陵”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