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节
日期:2010-11-0600:31:39
对于少梁城,我们并不应该感到陌生。在当年秦晋争霸的过程中,以其为中心的“梁国”就经常出现在两国博弈的舞台之上。而梁国后来也在秦穆公“收复”河西之地的过程并,被秦国吞并了。前段时间有个成龙主演的电影叫《大兵小将》,里面的时代背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而对战的两个国家,居然是“梁国”和“卫国”。且不说梁国在战国末期还有没有,卫国除了个虚名和一座城之外还有什么,单从地缘关系上来看,这两个国家即使是在春秋时期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国家。只能说香港导演在为所编造的故事导入历史背景时,态度过于随意了。
先秦的“少梁”大致就是现在的陕西省韩城市。从地形图上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韩城的位置正处在河东、河西、陕北三个地缘板块的交界处。背山、靠河,面对大平原,其地缘重要性不言而喻。秦人选择由河西之地北部切入,并沿陕北高原南麓攻击“少梁”,如果得手的话,即可以将魏国在黄河西岸的西河郡、上郡两个战略区一切为二,又有机会进而渡过黄河,攻击魏国的河东之地。
“少梁之战”并不是秦献公对魏国所做的第一次反击,四年前(公元前366年),秦军就曾经在河西之地的南线,对魏国展开过一次大规模攻击;并且在两年之后(公元前364年),由南线攻入过魏国的河东之地,并在石门(运城市南)一战中,斩首六万。
实际上当年秦晋争霸当中,秦国就经常选择南北两条攻击路线来与晋国博弈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是这样的线性攻击,那么即使能够由洛水——河水一线,打开一条战略通道,也势必会陷入晋(魏)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因此在大部分的时候,秦国即使攻击得手,还是会选择后撤回洛水以西。这种战术上的胜利,更多是对晋(魏)国的展示秦国攻击力的一种方式,以压制晋(魏)国深入渗透渭河平原的欲望。
在秦献公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对晋国所展开的这场“石门之战”“少梁之战”,所起到的也正是这种战术作用。因为秦国在取得胜利,并俘获对方主帅之后,不得不再一次的退出了河东之地。在秦、魏双方的地缘实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几场战役的胜利并不能迅速转化为战略优势。
日期:2010-11-0601:17:43
如果说秦献公时代,秦、魏两国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那么等到秦献公的继承者,秦孝公继位后,双方的实力对比就开始向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了。按照传统的历史观,秦国之所以能够在秦孝公时代,扭转局势,是因为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生产力。这当然也是秦国兴盛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战国时代本身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通过兼并小国和边缘民族逐渐壮大的诸侯们意识到,如果再延续周人所创建的层层分封制,那么他们所辛苦扩张的土地,同样会陷入一个分裂再分裂的恶性循环之中。而周王室和晋国公室的结局,也一样会降临在这些诸侯的子孙身上的。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将土地的控制权集中在公室手中,并将土地的使用权分配给自耕农,以利于平行化管理的模式,成为了大势所趋。换句话说,秦国所进行的改革,其他的诸侯国也在进行。只不过由于秦国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商鞅变法”才成为了先秦变法最成功的案例。
从变法强国的角度来看,魏国是诸侯中的先行者,秦国所做的改变,更多的是在管理模式上,与魏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真正让秦人有机会夺回河西之地的原因,并不在于秦国增强了多少地缘实力,而在于魏国的地缘实力被削弱了。所谓“此消彼涨”,有时候胜利的天平倾斜,并不一定要等到自己的实力增强,因为你的对手一旦实力受损,也就等于你的相对实力增强了。
魏国的实力之所以削弱了,是因为他们除了在西线必须承受秦国越来越强的压力,还因为他们在东线的强势扩张,不仅动了边缘大国:齐、楚两国的利益,就连三晋另两个成员:赵、韩也颇有微词,并与之产生了尖锐的地缘矛盾。这期间,公元前354年,因魏国攻赵而引发的齐、魏“桂陵之战”;以及公元前341年,因魏国攻韩而引发的齐、魏“马陵之战”,就是这种地缘矛盾的暴发。
魏国在华北平原,与山(崤山)东诸侯们纠缠不清,一方面迫使其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秦人在西线,可是一直虎视眈眈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魏国在西线与秦国的对战当中,无法得到赵、韩两国的支援了。单从地缘平衡的角度看,黄河才是山西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地缘平衡线。也就是说,如果单纯比较双方的地缘潜力,秦人夺回河西之地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这一点,在当年秦穆公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现在魏国虽然在山西高原占据了河西之地,但却得不到赵、韩两国从侧后方的支援,甚至有可能被背后捅上一刀。就算齐国不发难,魏国也很难再在西线有所作为了。
日期:2010-11-0602:21:31
很难说齐、秦两国在对魏国的战争中有没有进行过沟通。也许更多的是乘对方与魏国交战时,再落井下石吧。总之,齐国在东线施展著名的“围魏救赵”之策时(前354年,桂陵之战)时,秦孝公在西线也再一次攻击少梁得手。这一次,秦国最少在河西之地获得了两个稳定的据点,“少梁”和“元里”(现澄城县南)。8年前,秦献公攻击少梁得手后,又不得不退出去,很大程度是因为魏国得到了赵国的支援。而现在,被魏国围困在邯郸城的赵人,当然不会再去河西支援魏国了。为了同时应对东西两线的战争,魏国并没有选择与秦国进行决战,而在被秦国所占据的“元里”、“少梁”的东、南侧,修筑了一道新的长城,以阻止秦人吞并整个河西之地。
当魏国决定以防守的姿态来应对秦国,其实就已经意味着失败了。因为对河西之地势在必得的秦国,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待魏国在东线耗费更多的人才和物力。更何况魏国和这道长城,相当于默认了秦国打通了洛——河之间的战略通道。这样做的战略后果就是,魏国的上郡和西河郡,被秦人切割开了。而秦人下一步的战略重点,就在在河西之地的南线,将渭河与秦岭之间的那条通道打通。这条战略通道当年曾经是郑国为西周王室所扼守的东大门,即使是后来秦、晋两国在些所建立的城邑,也还是以“郑”来命名的。
秦人希望得到郑国故地,倒也还不是为了进一步占据崤函通道,以便入主中原,因为如果不能占据河东之地,就算占据整个河西之地,也无法控制崤函通道。秦国这样做的最大目的,是可以从三个方向包夹魏国的龟缩在长城之内的“西河郡”。而随着魏国在东线战场的败退,秦国终于在公元前330年“收复”了河西之地。失去了河西之地,又在与赵国争夺蔺地的战争中,未能占据上风。魏国设立在陕北高原的“上郡”,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于魏国来说,收缩防线,固守河东之地成为了新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丢失西河郡两后之后,即公元前328年,魏国将上郡15城和平的交割给秦国,以期和秦国达成划河而治的局面。
其实魏国对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后,是否会继续图谋它的河东之地,心里也是没底的。毕竟自春秋以来,秦国曾经多次攻入过河东之地。只不过由于晋国和魏国的强大,秦人的这些攻击在达到了战术效果后,并没有长期据有。而现在,魏国已经能够感觉到自己独木难支了,或者说已经很难同时应付东西两线的地缘压力了。因此早在秦献公攻击少梁城的那一年(公元前362年),魏国就在中原腹地设立了东都“大梁”城,并对宋、楚展开了一系列蚕食战争。在公元前339年,马陵之战失败后,魏国正式将都城从运城盆地的安邑迁到大梁。
大梁城政治地位的提高,并不能说虽然魏国就此放弃了对河东之地的经营,以及保住河西之地的希望。但却明白无误的发出一个信号,魏国已经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东线,并希望在地缘形势更为复杂,合纵边横施展空间更大的华北平原,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换句话说就是,一直在为向东还是向西而苦脑的魏国,已经彻底放弃吞并整个渭河平原的想法了。
今天就写到这了,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