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
日期:2010-09-1400:20:22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燕山以北的平原地带都被统称为“东北平原”。但正如华北平原可以依几条重要的河流,被切割为数个半独立的地理单元一样,“东北平原”的内部,也是存在差异的,而区别这些差异的地理基础就是那几条横亘于其间的大河,以及与各自支流所形成的水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松花江——嫩江”水系(嫩江河以被看作是松花江的北源),和辽河水系。
从平原划分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东北平原”大体上是由北部的“松嫩平原”,以及南部的“辽河平原”所组成。前者主要由黑、吉两省占据;面后者最为肥美的土地则是辽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结构来看,东北平原是一个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长白山脉合围而成的,一个倒三角型的,具有很强封闭性的地理单元。事实上这个地理单元,受行政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一般还会加入小兴安岭东侧,长白山脉北端的“三江平原”。对于三江平原,我们在中俄边境部分已经分析过了。这片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合流,所共同冲击而出的三角形平原,实际上是由中俄两国所共有的。而它的大规模开发,则要到那个如火如荼的政治年代了,在此之前,“北大荒”是它的地理标签。也就是说,在整个古典时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才是东北渔猎民族,与燕山以南的华夏农耕民族,地缘博弈的基础。而在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之中,位置靠南的“辽河平原”,则是四方博弈的焦点,无论是谁想在这场博弈中取得优势,都必须控制“辽河平原”。
日期:2010-09-1401:36:24
我们之前已经从大的地理格局上分析过了“辽河平原”的地缘位置,这是一个不则不扣的四战之地。首先,活跃于松嫩平原(在未开发之前,是属于森林覆盖区)的渔猎民族,基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辽河平原。由于气候的原因,那些在南方温暖气候作用下,能够发挥重要地缘切割作用的河流,在这里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结冰后就不具备防御功能了)。
其次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可以从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之间的缺口进入辽河平原。也正是由于这个缺口的存在,地缘背景更具有相通性的森林渔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往往要先在辽河的上游地区达成同盟后,再共同应对燕山以南强大无比的农耕民族。在这里,辽河的西源:西拉木伦河——西辽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条发源于蒙古高原,穿行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河流,引领着游牧民族进入这片枢纽地区,也为他们攻击华北平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
与绝大多数大河上游是有不同的分支一样,辽河的上游也分为东、西两源,被分别命名为东西两源。其中西辽河是主源,所冲击出来的“西辽河平原”也是北“辽河平原”的主体。但西辽河其实又有两个名字,其西段被重新命名为“西拉木伦河”。这种情况一般代表着同一条河流的不同部分,所孕育出的地缘文化有所差别。在河流的上下游部分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源头的高地民族和下游的低地民族都认为自己有权力,为流经自己领地的河流命名。
不过“西拉木伦河”有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它不仅包括大兴安岭以西,蒙古高原部分,还包括了大兴安岭东侧的部分丘陵、平原地带。换句话说就是“西辽河平原”内的部分河段,也被命名为这个带有游牧民族气息的名字所覆盖。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这里正位于草原游牧民族向东渗透的前线,也就是说蒙古高原之上的游牧民族,经过长期的地缘博弈也在“辽河平原”这个四战之地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为放牧,因此最早覆盖西拉木伦河流域(包括山地、丘陵和部分平原)的森林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然,农耕民族同样也没有将之变身为农业区,草原是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生态特征。当古典时期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占据此地时,这条为蒙古族滋养草场的河流被正式命名为“西拉木伦河”(蒙古语“黄色的河流”)。而对蒙古史略知一二的朋友都知道,蒙古族内部又被划分为不同的部落。而占据西拉木伦河流域的部族是思汗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科尔沁部,所以这片草原的正式名称被命名为“科尔沁草原”(也正因为此,现在内蒙古的管辖范围,得以从南面渗入东北平原)。
农耕民族并非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没有留下过足迹,当年的红山文明正是兴盛于此。只是当古典时期的农耕民族再渗透至此时,却很难在此立足了。当你需要同时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地缘压力,而对手又分别是那些“野蛮渔猎和游牧民族时,退出这片接触区可能是你唯一的选择。
不过5000多年前“红山文明”的消失,却并非是由于受到游牧、渔猎民族的压力。在马匹这两个边缘族群,不能凭借马匹而拥有强大机动性之前,他们是很难对生产力更高,人口密度更大的农耕族构成实质威胁的。造成红山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气候。处在这个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接触点上,游牧民族并非是唯一从蒙古高原东进的入侵者。那些反复无常的气流往往更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的地貌。因此对气候要求更高的耕地,让位于生存能力更强的“草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