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日期:2009-09-1321:16:01
前面有朋友觉得大段的转帖的意义不大,其实如果转贴的东西能够明确表达观点,但转无妨。以后我开始分片分析中国的地缘时,由于涉及到大家所熟悉的环境,也很欢迎大家上传图片和参考材料。
不过于我个人却不喜欢转帖别人的内容,这一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偶有转帖亦会注明);二是有些内容过于专业,不易理解;三是正如我也经常出错一样,这些内容也一样可能会有错误,需要进一步考证。
正如我马上要分析的蒙古远征大理的路线一样。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蒙古人是在公元1252年12月,借黄河冰冻之机进驻“河湟之地”,然后在第二年开春进入宁夏西南的六盘山,再经临洮、松藩,到达大理国的最北界大渡河。然后兵分三路,渡过金沙江,最终征服了大理。(可百度“元跨革囊”一词了解这次战役的细节)。
这条路线看似符合我从地缘上分析出的远征路线,即借道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南进,然后顺着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前进。最后渡过金沙江,征服洱海——滇池两大政治文化中心,进而完成对整个大理国的征服。
不过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即蒙古人为什么要渡过黄河进入“河湟之地”。“河湟”指的是黄河和湟水之间的一片肥沃的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现青海省会西宁就是“河湟谷地”的东部)。我之前说过,蒙古人要想完成对大理的远征,必须借道藏区。因此蒙古人进入河湟的藏区似乎有合理的解释。不过在此之前西藏已经臣服于蒙古人了,而且蒙古人也不可能在远征之前“顺道”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完成对青藏高原的军事行动。事实上蒙古人所要借道的是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藏区(四川盆地以西),并没有必要向西拐到青海一下。而且即使要从蒙古高原进入“河湟谷地”也没有必要渡过黄河。
最终的合理解释是这一说法的作者在考据相关历史时将“河套之地”误记为“河湟之地”了。蒙古人从蒙古高原北部越过黄河进入水草最为丰美的河套平原过冬,然后再南下跨过河西走廊的东端进入横断山脉,最终跨越金沙江进入云贵高原是符合地缘情况我逻辑的。
对于“河套平原”我们并不陌生,这块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争夺的区域是那么的重要。农耕民族得此地则有足够的战马对抗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得此地则就有了进入黄土高坡地区的跳板,农耕民族就只能依靠人力建筑的长城做为最后的防线了。
我曾经一直奇怪游牧民族的渡河能力并不强,善于防御的汉族完全可以依黄河而构筑防线固守此地,为什么会在长期的拉锯战中处于劣势呢?答案其实就在温度上,因为这一地区的黄河由于拐了个90度弯,水面较阔,水流不急。加之河面浅,冬天可以结冰通行车马。在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借天气之便在河套平原上通行无阻,取得战略上的优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将这一段拿出来细说,一是想让大家知道书其实是不可尽信的(包括我在本贴中的内容也可能会有失误甚至错误);二是验证地缘研究的重要性。
再把〈蒙古攻取大理路线图〉贴出来,大家并一定要去网上查找我前面写的那些地名,我在图上已经标出来了。可以观察一下这条路线是否是一条合乎历史和地缘常识的路线。
日期:2009-09-1322:10:41
大理国的政治中心是在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处的洱海地区,政治标签是“大理城”。另一个副中心则是东面滇池边上的昆明。后来当这块区域被中原的势力完全征服后,离汉地更近的昆明变成了政治中心。
尽管大理国的控制范围最北到达了四川盆地西侧的“大渡河”,但诚如我前面所说,这一地区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区,要想构筑东西向的防线以阻挡来自北部的军事力量并不现实。因此大理国的防线最部署在金沙江一线。这也是蒙古人在到达大渡河后可以顺利分兵前进的原因。
对于元朝是否属于华夏正朔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不过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元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二。一是验证了最起码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青藏高原并非不可征服的(几百年后的清朝重新验证了这一点,当然由于满汉的融合,汉族对于这片高原也最终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
二是完成了对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征服。汉朝在高原上设立郡县的做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并不代表这不是个好方法。蒙古人依旧希望能够由中央政权直接管辖这一地区。当然在完全消化这一地区之前,土生贵族的力量还是必须借助的。因此大理段氏虽然不复为王,但还可以做为大总管协助蒙古人管理地区事务。这有点象现在的企业兼并中往往会让从前的大股东继续做总经理一样,一切都是为了平稳过渡。这两条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从汉帝国也基本是这样做的。不过蒙古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另外再做了两件事。一是迁入大量色目人(中西亚的穆斯林)来协助他们管理地方。我们一直说华夏文明一直惯用“以夷制夷”之法,其实蒙古人玩得也不错。现在云贵高原上还存有许多小规模的回族居住区,就是蒙古人的杰作。那个对世界航海史做出莫大贡献的三宝太监郑和就是出于此,他原来是姓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