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荒六合>书库>都市青春>相宝> 第468章 金券风潮

第468章 金券风潮

    事实证明,卢灿的想法过于天真。
    刚刚抵达新加坡,前来接机的温碧璃告诉他的消息并不美好:最近几天,钱伟试着给五位小股东去电话,想要约谈股份转让事宜,仅有一家表示可以谈谈,其他四家态度很坚决——直接NO。
    自己还是小看郭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响力了。
    会有办法的,卢灿揉揉眉心,接过温碧璃递来的文件,翻阅起来。
    明天将召开董事局临时会议,议题有两个,其一就是如何在股东大会上统一口径,至于其二嘛,卢灿想想后摇摇头,郭胜利这是要疯啊,他竟然要去炒金券!
    估计是答应那些小股东,元旦之前,给小股东分红。
    按照卢灿所了解的大华银行经营状况,今年只能保持收支平衡,肯定是无法分红的。
    可郭胜利在去年竞选董事会主席一职时,曾经当众承诺过,他接手大华银行之后,除非特定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否则一定会给小股东分红。
    这也是他能逼得冼家放弃大华银行的管理权利,并做出大幅撤资的根本原因。
    可是,金券那东西,能碰吗?
    最早发行金券的是民/国时期的宋子文,以及当时的央行总裁贝祖贻。
    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的法币与美元的兑换比例,维持在二十比一,可因为通货膨/胀等因素,黑市上的汇率已经突破一千比一
    四五年六月,宋子文出任行政院长,金融家出身的他,第一刀就砍向货币政策。
    他认为金融管制导致法币汇率与市场脱节,使外贸停顿,不利于经济发展,战后经济重建客观上要求实行金融开放政策,以利经济交流。
    因此,宋子文提出了开放金融市场计划——将法币汇率改为随市场供给自由浮动,并由中央银行操控买卖市场。
    宋子文之所以敢于开放汇率市场,完全仰仗于战后国库库存黄金、美元和接收物资三大储备。1945年底,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达到其历来的最高峰,其中黄金为568万盎司,而1946年仅沪上一地变卖的接收物资收入即达法币六千六百亿元。
    这样大量的外汇与物资储备,为宋子文的金融开放政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他自信可以成功,并在实施初期确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他的政策本无可厚非,但他小瞧了民众及民有资本对时局动荡的不信任感,以及国外热钱投资的疯狂炒作。
    从1946年7月开始实施自由汇率后,法币的贬值如滔滔洪水,与美元的汇率,直接从上半年的二十四比一,一直泄到1947年的七千七百比一。
    注意,这还是官方汇率,黑市汇率比这要疯狂太多。
    自由汇率所带来的另一个恶果就是,几大国有银行存储的黄金、美元,遭到疯抢,投资黄金的收益,远超过其他市场。
    眼看着国库的黄金日益变少,时任央行总裁的贝老,提出发行金券代替黄金。
    无奈之下,民/国政府发行金券,人们去银行购买黄金,提取不到实物,只有这一张金灿灿的纸券。
    金券发行的恶果非常严重,它向所有的投资者表明,国家黄金实物储备不足!
    一时间,黄金价格飙升,这就是导致民/国政府经济彻底奔溃的“四七年黄金风潮”。
    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行金券,那郭胜利想要投资的金券,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种商业金券,起源于谢利源金铺。
    谢利源金铺创办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谢瑜堂先生百多年前于奥门开设第一间谢利源,售卖自己打造的精巧首饰。
    二十世纪初,两名儿子先后加入工作,生意迅速发展,当时谢利源在港澳地区,赫赫有名,以手工好、品质优驰名,吸引不少商贾及名人光顾。
    到了五十年代,谢家第三代接手谢利源,开始分支——谢家第三代长子谢志超于香江创办同名金铺,正式分家!
    也就是说引发“八三年香江金融动荡”的香江谢利源与奥门谢利源,本质上没有任何关系。
    凭借谢家的实力以及谢利源金铺的老字号招牌,谢志超的事业发展的很红火。香江谢利源金铺一时间超过了奥门祖业。
    事业的发展,总需要有资金的支持,很快,谢志超的事业遇到瓶颈——资金不足。
    他想到一个好办法——“千足黄金积存计划”:市民可在香江谢利源金铺开设黄金账户,按当日金价买卖黄金。
    换成通俗的说法就是,你可以购买我家的金券,我来给你做黄金投资,如果你不再投资,可以按照当天的金价领走黄金或者钱款。
    这一举措,让香江谢利源金铺一年之内吸纳了超过千万港元的民间资金,他的事业也得到了大幅扩张。谢志超生生将自己的首饰行业变成了金融行当。
    为什么他的计划能成功?
    这要得益于从六十年代开始的,连续十七年的黄金涨幅——银行出售黄金是有限额的,而且要剥去一层利润。
    所以,谢利源金铺的黄金账户,大受欢迎。
    谢志超的这一“金券发行”举措所带来的超高利润,很快受到东南亚其他金饰品行当的学习。再加上黄金的持续涨幅,为金券购买者带来不错的红利,购买者众多。
    因此,包括新加坡在内,各类商业金券发行量非常大。
    其短、快、灵的操作模式,快速分红的短期回报效果,超过各家银行所推出的“黄金理财计划”。
    这也是郭胜利被小股东逼急了,想要投资金券的直接原因——他想要从金券投资中,快速拿到一笔红利,在年底之前,分到各个股东手中,以应付自己在年初的竞选承诺。
    这样做,真的好吗?
    卢灿再度摇摇头。
    姑且不谈这样做给大华银行投资部门的声誉带来何等负面影响——这明显是承认大华的黄金投资,不如那些商业金券的利润率高。
    单就是投资金券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很多商家拿到客户的黄金投资后,并没有按照客户的需求去购买实物黄金,而是用作商业拓张的资本。这就意味着,他们所拥有的黄金实物,与其发行的金券,是不等值的。
    一旦遇到黄金挤兑风潮,这些发行金券的企业,一定会垮,那时,投资都收不回来,还谈何利润?
    郭胜利老于金融,他看不到风险吗?
    不是!他这是在赌!赌大华投资这些金券的时间范围内,不会遇到挤兑风潮。
    因此,第二天的董事局会议上,卢灿坐在郭胜利的下手,一言不发。
    在投票表决时,他很干脆的投下反对票。
    除了卢家的两票反对,竟然还有一票反对,反对者竟然是邱家新任董事邱千健。
    邱千健是邱德扒的第二子,邱百龄的哥哥,今年九月份替代大哥邱万殿,出任大华银行的非执行董事。
    随着邱千健的举手反对,会场上气氛一凝!
    谁都知道“邱郭联盟”是郭家用来抗衡“卢冼联盟”的,邱家竟然头反对票?这就有意思了,难道卢家将邱家拉拢过去了?
    郭胜利眉头微皱,眼睛眨都不眨的盯着邱千健,继而微笑道,“千健,说说你的反对理由!”
    邱千健今年三十五六,之前一直在美国游学,有些美国嬉皮士的纨绔模样,一只手衬在桌子上,另一只手在不停的转动手中的记事铅笔。
    他抬抬头,随口说道,“没理由!直觉!直觉告诉我这种金券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性!”
    靠,这些在座的董事都有些傻眼——兄弟,这是商业投资,不是玩直觉的时候!
    “我们这是短期投资,虽然金额大一些,但我们也分散到东南亚六家金铺进行投资,一旦有风险,我们可以立即抽回资金。没什么风险吧?”
    听到他的回答,郭胜利有些恼火,邱家将邱万殿抽调到马银之后,怎么派来这么个二流子?可为了邱郭联盟,他还是耐心解释一句。
    是的,郭胜利做过风险评估,也做出预案。
    按照之前投资部门的计划书,此次投资金券的全部资金为两千万新币,约合一千六万美元左右,分到东南亚六家回报率不错的金铺投资,其中就有卢灿一直很关注的香江谢利源金铺。如果一切顺利,这些投资的回报率,大约在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能在年底,给各位股东分红四百万新币——聊胜于无,总算能兑现承诺。
    郭胜利认为自己已经很有耐心,哪知邱千健不冷不热的扔出一句,“我坚持观点,反对这种功利性的投资。”
    这句话让卢灿对邱千健刮目相看——这种功利性投资确实不符合一家金融银行的身份。
    郭胜利面色一冷,跟个二愣子没什么可解释的,随即宣布投资方案通过。
    二十一名董事中,三票反对,四票弃权,十四票赞成,将将通过。
    表决结束,这次临时召开的董事会议散会,郭胜利的脸色很不好看,匆匆离开会议室。卢灿夹着笔记本,慢悠悠的从十八楼往下走,冼德荣、邱千健则乘坐电梯回家——他俩是非执行董事,在大华银行内部没有职位。
    “卢少牛啊,这么快就反击一个十四票……”葛佳存追了过来,笑着说道。
    呃,这说的是上次,有关投资自动柜员机及加入威萨系统的提案投票,那次,卢家被郭家卡了脖子,刚好十四票通过。
    今天算是反击?卢灿摇摇头。
    这次,还真没有串联。
    卢灿想要的是吞下大华银行,引入志同道合的资金,譬如许佳闻许家的,阿尔达汗的,然后用这家银行作为自己小联盟的总控中心,实施扩张计划。
    邱家,不在他的联盟之列。
    今天邱家的表现,他没看懂。
    如果说今天的反对票是邱千健的个人行为,卢灿是不相信的。他既然能被邱德扒派驻到大华担任董事,一定不会是个简单角色。
    邱家想干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