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节

    元康帝让朝臣们举荐熟悉海战的人才,结果一个都没有。真要找人才,还得去东南沿海。那地方的人都识水性。就算不会打仗,至少出了海不会害怕,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元康帝挥挥手,他现在看到这些文武大臣就烦躁。一个个特无用。
    元康帝只能下旨东南,搜寻人才,重新组建水师。
    想要打赢海盗,就必须有一支敢战,能战的水师队伍。至于谁来带水师,元康帝还没想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
    旨意到了东南,东南官场愁眉苦脸。
    海盗继续肆虐,而且比以前更加疯狂。官员们继续写奏章求救。朝廷要是再不拿出个章程来,东南真的要乱了啊。
    东南可是朝廷的赋税重地,东南一乱,没了赋税,他们倒是要看看朝廷还怎么运作。
    这个时候,颜宓终于剿灭了苗疆最后一股反贼,也是势力最大的反贼。
    捷报送到京城,朝堂上总算有了点笑脸。听了这么多坏消息,难得有个好消息,可喜可贺。
    不过一想到东南的局势,朝堂大佬们又笑不起来了。
    东南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军人物。当地的官员,你不服气我,我不服气你,根本没办法扭成一股绳。毕竟东南不是一个省,那是牵连到好几个省。
    彼此互不统属,谁都没资格指挥对方,谁都没资格在别人家的地盘上征兵,更没资格征粮。
    事情僵持不下,局势一天天糜烂。东南那边,急需要一个有手段,地位够高,还能出海打仗的帅才型人物。
    元康帝的目光从一个个武将脸上扫过,又朝勋贵脸上扫过。
    元康帝心里头有几个人选。可是这些人选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威望不够,不足以压服东南官场。如果派到东南的人不合适,只会造成东南局势越发糜烂。
    等东南被打烂了,留给元康帝的就只剩下一地鸡毛。
    所以元康帝在人选上面必须慎重。
    其实朝中也有合适的人选,比如吴国公。
    元康帝摇摇头,他已经废了吴国公一半的武功。如果这个时候将吴国公放出去,那之前十来年的努力就等于是前功尽弃。
    元康帝当即否定了吴国公。不到最后,元康帝绝对不会将吴国公放出京城。
    元康帝的目光落在定国公的脸上。
    定国公已经老了,没有当年的拼劲。现在凡事都求稳。而且定国公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国公之一,军功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是外戚,他对皇室忠心耿耿。关键时候,让定国公守着京城,肯定不会出问题。
    所以定国公爷不合适前往东南。
    元康帝的目光在几个侯爷的脸上的扫过。
    元康帝皱眉,这一代的侯爷,一个比一个草包。能打仗的都是凤毛麟角。
    元康帝正在发愁,朝中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统兵大将,真是岂有此理。
    这个时候,有官员站出来,对元康帝说道:“启奏陛下,微臣知道有一个人肯定合适统兵,也有足够的威望整合东南官场。”
    “谁?”元康帝很好奇。除了吴国公,定国公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资格?
    官员一脸沉稳地说道:“微臣提议由晋国公领兵平东南。”
    颜宓?
    元康帝一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就皱起了眉头。怎么会提议颜宓?元康帝浑身不舒服,颜宓这个名字就跟魔咒一样,让元康帝从脚底板到头顶都冒着寒意。
    有了人开头,更多的人站出来支持颜宓。
    纵观朝堂,如今有威望,会领兵,会打仗,还能出海的人就只有颜宓。除了颜宓,其他人都不合适。
    大家从利益出发,暂时抛弃文武成见,举荐颜宓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再说了,颜宓原本就做过文官,还位居正三品户部左侍郎。有了这个资历背景,颜宓到了东南,更容易打入东南官场,整合东南的资源。
    让颜宓去东南平海盗,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可是这违背了元康帝的想法。
    元康帝还打算等颜宓班师回朝的时候,就要对颜宓下手,解除颜宓的兵权。一些列打压计划都做好了,现在朝臣告诉他,要将颜宓派到东南,简直是乱弹琴。这是在和他唱反调。
    “陛下,十天前,内务府两艘海船被打劫。损失惨重。”
    某官员站出来,提醒了元康帝一个残酷的事实。
    元康帝心痛,两艘海船,损失几十万。元康帝咬牙切齿,那些海盗该死。
    海盗不灭,贸易就没办法开展。没有海贸,户部捉襟见肘,元康帝的私库也会叫穷。
    “陛下,今年东南赋税损失惨重。尤其是关税,预计有数百万两的损失。”
    又一个打击朝元康帝砸来。
    这是压死骆驼地最后一根稻草。
    元康帝心塞,心疼。说来说去,全都是钱闹的。
    元康帝咬牙切齿,“给晋国公下旨,让他不用回京,直接前往东南扫平海盗。”
    “陛下英明。”
    在海贸上有参一股的大臣们,个个喜笑颜开。齐声称颂元康帝是明君。
    元康帝嘴角扯了扯,笑容极为勉强。他情愿不要明君这个名声,也要颜宓回京。
    在元康帝心目中,领兵在外的颜宓,俨然已经成为心腹大患,需要尽早处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