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车相撞
听到自己女儿徐若音所说的话,徐母的表情愣了一下,想起了上次晚宴的插曲,眉头微皱的说道:“可是你应该知道你父亲的想法,现在的顾修谨我们不能够得罪。况且在上次晚宴中发生的事情看来,顾修谨与他的未婚妻感情很好,你若是想要在其中横插一杠子,怕是不行。”
“妈,有志者事竟成,从小到大你就从来都没有教过我放弃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再说了,顾修谨娶谢青棠和娶我完全是两个级别的,难道我不会比谢青棠给顾修谨带来更大的好处吗?”
“况且现在顾修谨只是暂时被感情迷惑了,只要有人在旁边提点他一下,他就能够知道成功要比感情重要很多,而能够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功的人就只有我,我比任何人都相信这一点。”
对于这一点,徐若音有着比常人更加难以想象的自信,她可是徐家的大小姐。而且从小到大,她一直受的都是徐家正统的经商生意的教育。能力自然是不容小觑。
这么多年以来,徐家底下的公司在徐若音的经营和打理之下是蒸蒸日上,这一点就连徐家家族都不能够否认,甚至于连自己的父亲都有些嫉妒徐若音的经商天才。
话说到了这里,徐母也就知道自己是劝不了女儿了,于是走到徐若音的身边拉住她的手,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母亲知道你从小就要强,也知道你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但是母亲不希望这种要强和自负伤害到你,答应母亲一件事情,若是顾修谨再次拒绝你就不要再努力了,免得害人害己。”
对于自己的女儿,徐母还是非常了解的,再加上徐家本来就是m国非常著名的黑帮财阀,手段奇多,若是求爱不成,徐若音恼羞成怒,在背地里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
毕竟不管怎么样,在现在全球瘟疫蔓延的大环境之下,徐家能够跟顾修谨合作,也算是有好处的,而且这个合作绝对不能够因为徐若音的一己之私而废掉。
因此到了最后,徐母还是选择家族利益,徐若音并未听出这一层意思,看到母亲如此关心自己,便点了点头,只不过到最后她会不会这么做,完全凭自己的心意。
两母女间又说了一会儿话,徐母就直接出去了,甚至于直接离开了徐家的城堡。这么多年以来,徐母和徐家家主的关系并不好,若不是两个庞大的家族之间又有联姻又有合作关系的话,说不定两个人就直接离婚了。
因此,在徐若音的思想观念里面,一段婚姻即使没有感情也是可以存在的,只要两个人之间有利益的纠葛,就像她的父亲和母亲一样。
所以她觉得顾修谨爱不爱自己都无所谓,只要徐若音爱他就可以了,两个人之间只要有利益关系,就可以让婚姻存在下去,而她能够确保自己可以为顾修谨带来无与伦比的利益。
心中下定了这样的决心之后,徐若音更加觉得自己做的没有任何错了。
而在另外一边,提前三个小时,顾修谨和谢青棠就坐上了车,准备赶往机场,以免错过回家的飞机。
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了,谢青棠就不由得兴奋起来,顾修谨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说道:“看来这段时间在这里你确实是想家了,早知道我不应该把你叫来的,不知不觉间,竟让你在这里待了这么久,是我的疏忽。”
其实顾修谨一开始的打算让谢青棠这个正牌未婚妻来到m国,一方面是可以缓解顾修谨的相思之苦,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徐若音这个大小姐知难而退。
顾修谨看到徐若音纠缠自己的时候就想到了谢青棠,觉得徐若音作为徐家的大小姐,自然是骄傲无比的,不会去纠缠一个已经有了婚约的男人。
却未曾料到的是,徐若音根本就不在乎顾修谨是否有婚约,只要是她想得到的东西就必须要得到,于是谢青棠来了也没有用。反而还因为徐若音的关系跟谢青棠找了许多的麻烦。
再加上后来变异瘟疫病毒爆发,谢青棠入研究所再次研究特效药,这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就让谢青棠在m国待了将近两个月之久,真是阴差阳错。
“我们两个人之间何必说这些呢?反正马上就要回家了,外公一定很想我。”谢青棠笑嘻嘻的说道。
而就在两个人深情对望的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在两个人的耳边响起,使得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原来是一辆箱式小货车和一辆黑色轿车相撞了,两辆车相撞的地点离顾修谨和谢青棠车的地点不远,而且两辆车相撞之后却并没有停止下来,竟然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向顾修谨和谢青棠所坐的这辆车再次撞了过来。
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快了,众人都没有回过神来,顾修谨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下意识的将谢青棠护在了自己的怀中,压在了身下,而下一秒巨大的撞击如约而至。
三辆车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而顾修谨和谢青棠所坐的那辆车直接被撞到了路边,还波及了好几辆其他的车子。一时之间,五六辆车全部都因为撞击而报废在了马路当场,刺耳的刹车声让路上的行人全部都停了下来。
随后,行人爆发出了惊讶的呼喊声,众人全部都纷纷的围了过来,开始解救被撞车里面的人,还有人手忙脚乱地拨打了急救电话。
此时此刻,顾修谨和谢青棠都因为巨大的撞击而晕了过去,已经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而在马路上发生了六车连撞的事情很快就登上了新闻。
“什么,撞车了,怎么会这样,你们这群废物,为什么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还发生了这样意料之外的事情,赶快去查,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一定要救顾修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