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荒六合>书库>都市青春>猎香无赖王> 第三百二十九章节 我不会移民

第三百二十九章节 我不会移民

    第三百二十九章节我不会移民
    油太人被排斥、迫害:作为“异教徒”他们没有公民权而被视为“贱民”,不得从事公职,不准拥有土地,不得从事手工业,不得与徒混杂,只能集中居住在油太人的“隔都”里,有的国家还规定他们外出时必须佩带黄色标章,直至受到无数次的大屠杀。百度搜索||
    历史进入近现代,油太人的上述悲惨命运仍然没有改变。典型的,要数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沙皇炮制的“屠犹”事件和发生在f国的“德莱斐斯案件”。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沙皇正府为了掩盖阶级矛盾,借涉嫌者中有油太人参与,故意挑动民族矛盾,在沙俄境内自上而下地掀起大规模的排犹浪潮:成千上万的油太人被屠杀,他们的财产被掠夺,数以十万计的无辜油太人被驱赶……。以后,这一“排犹”浪潮又从俄国扩散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匈牙利等国。自188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有上百万油太人被杀害,约有250万油太人被迫逃离东欧。
    1894年在f国发生了德莱斐斯案件。德莱斐斯上尉是一名法籍油太人,曾在法军参谋部任职。法军参谋部为了掩盖自己的**和无能,后来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面子,硬是诬指德莱斐斯为私通d国的“叛国”罪犯,刻意在f国煽起一场反犹运动。在法庭审判时,“杀死油太人!”“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此起彼伏,四处弥漫着反犹种族主义寒流,尽情制造了“因为他是油太人,所以犯下叛国罪是必然的”气氛,在f国又掀起了一股“排犹”浪潮。
    当然,对油太人来说,最重大的灾难,还是二战时期希特勒制造的杀害600万油太人的“屠犹”事件。
    希特勒为什么要屠杀油太人?这里边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宗教、文化,以至历史、传统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还有一个种族主义的原因。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
    “雅利安人,即当代的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是天生的应该统治世界的‘优等民族’”。
    既然有“优等民族”,自然需要有“劣等民族”,即使没有,也得人为地制造一个。既然油太人是一个“没有祖国”的“漂移人群”,于是把油太人当作“劣等民族”,也就“顺理成章”了。
    油太人在经受了两千多年的苦难以后,终于明白了一个历史教训:“没有祖国的侨民似猪狗”——甚至连猪狗都不如。
    正是懂得了这条历史真理,这才催生了犹太复国主义,这才有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斗争,这才有了现今的以色列国。
    弱国的侨民同牛羊
    如果说,犹太民族两千年的苦难史,是“没有祖国的侨民似猪狗”的写照;那么,近代百年z国侨民的血泪史,则是“弱国的侨民同牛羊”的明证。
    z国古代对外移民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明朝郑和远航以后不断增多。早期移民大多去往东南亚——又称“下南洋”,当地居民都称z国侨民为“唐人”,其聚居地又被称为“唐人街”。应该讲,z国古代外移的侨民虽然生活艰辛,但总体上受到侨居国的平等相待,人民间友好相处。
    近代世界历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同时,又是西方对东方的一部民族征服史、掠夺史和奴役史。
    近代z国对外移民,是从西方殖民主义者掠卖华工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洋人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问题,在z国各通商口岸,通过地痞流氓充当爪牙,或以欺骗性的宣传方式“招工”;或干脆用各种诱骗胁迫手段直接掠捕青壮年,将华工们贩卖至北美、澳洲及非洲等各个西方殖民地,把他们变为“苦力”。华工在被掠卖的过程中,他们的发辫被拴在一起,被当作货物“塞”进“浮动地狱”,锁在密不通风的底舱里,不准自由活动。由于这种非人的折磨,华工在途中的死亡率甚至高达45!
    据有关材料显示,仅从1851到1875年的短短25年,不计算被英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贩卖的华工数,仅被镁国殖民主义者贩卖的,就有128万人!这些华工在美洲、澳洲、非洲等各个西方殖民地充当雇佣奴隶——“苦力”。这一批批被贩卖出去的华工,构成了近代z国的最早移居海外的侨民。
    鸦片战争后,由于z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弱国,原有的国家主权丧失殆尽,听任西方列强宰割;由此,移居海外的侨民们在得不到祖国保护的情况下,自然陷入了任人欺凌的悲惨境地,这个局面直至1949年新z国成立才有所改变。
    华人们在侨居国遭受歧视、侮辱,还会随时被种族主义分子驱赶、殴打,直至杀害;有些侨居国正府公然对华人开征歧视性“人头税”,制定排华方案,限制华人的种种自由;每遇社会矛盾尖锐之时,更会掀起大规模的恶性“排华”浪潮。其中规模较大的“排华”事件,仅就发生在镁国的就有著名的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规定,此后“任何州法院或联邦法院不得给予z国人镁国公民身份”。华人在被剥夺平等工作机会以及拥有土地和经商、受教育等权利情况下,留居在镁国的华人活动只能局限在华人社区,集中居住在“唐人街”,靠经营洗衣店、餐馆、杂货店等下层卑微艰苦的服务业为生。许多华人仅仅因为他们的种族身份而遭到残酷殴打;更多的华人因该法案遭到监禁或者驱逐;留在镁国的华人从此失去了与祖国家人重聚的机会,更难重新建立新的家园——永远丧失了家庭生活。
    镁国开了个恶例,西方各殖民国家纷纷仿效。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先后制定针对华人的不平等的歧视政策和限制法律条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