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人犯落网
第九百零三章人犯落网
“忙案子?哼,我看他们是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这些天想必二位也都看出来了,局里到底有几个是真心想办案的,又有多少是暗中通风报信的让他们笑吧,等人押回来,我看他们还笑不笑得出来”于光启这几天可是受够了气,虽说自己是这个专案小组的组长,可手下人大多是阴奉阳违,面前一套,背后一套,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去蔡鑫的办公室邀功
孙学政点点头道:“不告诉他们也好,也许许市长还有别的指示,不过消息可不能外泄,以免打草惊蛇”说完孙学政还特意看了看司机,又看了看于光启
“哈哈,放心吧,王明远是我表侄,不会走漏消息的明远,可千万别跟人说起这件事”于光启也看出了孙学政的意思,怕司机泄密,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影响,说出了实情。不过想来孙学政和李阳这段时间与自己关系密切,应该不会出去宣扬。
孙学政和李阳一听也放下心来,跟着于光启一起下了车,直奔市政府大楼。市政府的门卫保安当然认得几人,向三人敬了个礼,便让三人上楼了。
来到许立办公室前,于光启小心的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人大声道:“请进”这才轻轻推开门,进了办公室。
许立一见是于光启三人,笑道:“来,请坐吧”说完又拿起茶叶,道:“这可是朋友送的好茶,你们尝尝”
孙学政当然不敢让许立给自己三人沏茶,忙接过茶叶,道:“许市长,还是我来吧”
许立顺手将茶叶交给孙学政,道:“看你们面带笑容,一身轻松,想必是有好消息吧”其实许立甚至比于光启三人更早接到嫌疑人已经抓获的消息。今天一早,崔林就接到包树仁的电话,说已经找到犯罪嫌疑人,并且在昨天夜里就已经将五人控制,询问许立下步该如何办。
许立不想暴露与包树仁的关系,又怕走露了风声,才叫包树仁今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再给于光启打电话,想必那个时侯于光启等人已经到了自己办公室。只是没想到于光启等人心怀恐惧,怕见了许立被训,有些拖拉,才在政府办公楼下接到了包树仁的电话。
许立一看于光启等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消息,不过也不要紧,想必他们也是在路上接到的消息,应该还没有通知局里,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
于光启忙答道:“许市长,五名犯罪嫌疑人今天一早已经全部落网,现在被控制在云贵某县的一个小旅馆里,我马上就派人去接应办案民警,明天应该就能将人犯押送回和连”
“好,好啊”许立也显得有些激动,轻轻拍了拍沙发,道:“这次你们可是立了一个大功,我会向上级请示,争取给你们一个立功奖励”
“多谢许市长,不过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于光启谦虚的道。
许立接过孙学政递来的茶水,笑道:“人已经抓到了,下步你们准备怎么办?有没有信心将隐藏在这几名犯罪嫌疑人身后的大鱼一网打尽?”
听到许立的话,于光启愣住了。刚才只顾着高兴,却忘了考虑下步该如何办理。现在想想,就算人犯押回来又能怎么样,就算自己任专案小组组长又能怎么样?这半个月的侦察工作可是让于光启知道了在公安局里到底谁才是一把手,明白了一把手的权势到底有多大就连这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亲自过问的案子,下面人都敢暗地里通风报信,致使自己差点功亏一篑,要不是及时醒悟,请了包树仁等人帮忙,就算自己再查一百年,恐怕也找不到人。
人犯押回来,就算自己亲自审问,问出了结果,恐怕也是白费力自己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看守几名嫌犯,而现在局里的民警,于光启真的没有几个可以信任的,到时难免串供、翻供,没准还得倒打一耙,说自己刑讯逼供,自己可就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许市长,通过这半个月的查案,我发现在我们公安系统内部有人与这伙人暗地勾结,给他们通风报信,人犯如果押回来,恐怕也很难查到幕后的指使者”于光启低头道。几句话虽然简短,却也暴露出于光启在公安系统内部的弱势,如果有其他办法,于光启也真不愿意承认这些。但为了能够抓到幕后真凶,最好是能牵扯出蔡鑫,于光启只能自暴其短。
许立对此早就了解,甚至在于光启等人进门前,就已经想出了对策。闻言许立也没有责怪于光启,沉思了片刻后,低沉的道:“光启的意思是人犯押回和连恐怕也查不出真凶,有可能不了了之?”
于光启点头道:“就怕幕后的指使者用钱、用权收买他们,甚至用家人威胁这几名嫌犯,让他们背上这个黑锅,那时再想找到真凶恐怕就难了”
“你有什么办法?”许立问道。
于光启脑中灵光一现,想起当初查案时曾与孙学政和李阳商议,借调其他市县警力协助办案一事,那时是因为时间紧,来不及,可如果将嫌犯押到其他市县,由外市县的民警继续调查,想必以蔡鑫的权势也影响不了外县市的公安系统。“许市长,我认为对于此案只能采取异地审讯、异地办案的办法,才能在短时间内查清案件,将真凶绳之以法
于光启的这个意见到是与许立的想法完全一致,而许立更比于光启多想了一步,他甚至已经想好要请丹南市长程魁帮自己这个忙。
丹南市与和连市相邻,高层领导间往来密切,下面的工作人员也有所交往,彼此间有所了解。但两市又互不隶属,蔡鑫的手伸得再长,也无法影响到丹南市的干警,由他们出面调查此案,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光启同志,只是如此以来恐怕就要委屈你了”许立看着于光启叹道。